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5:20
大河財立方《極刻》第1056篇
大河財立方智庫研究員 何鳳娟
正值暑期,在「外賣大戰」的助推下,部分新茶飲門店銷量激增,市場一片繁榮。
然而,繁榮景象的背后,是冰火兩重天的現實。一面是行業在過去一年里新增近11.8萬家門店;另一面卻是超過15.7萬家門店黯然關閉,加盟商紛紛選擇離場。
在此背景下,加盟茶飲品牌的真實盈利狀況如何?哪些品牌仍具備投資價值?行業未來的增長點又在哪里?
答案或藏在各大品牌的定期報告里。大河財立方聚焦開店數量領先且有年報數據的Top5茶飲品牌,從單店經營能力、成本結構、品牌增長趨勢、市場潛在空間等四個維度切入,通過對詳實數據的拆解,破解茶飲品牌加盟迷局。
看經營:1家霸王茶姬日均經營流水≈4家蜜雪冰城/滬上阿姨
加盟茶飲品牌到底能賺多少錢?單店日均經營流水(單店日均GMV/單店日均零售額)和日均銷量(賣出杯數),是決定奶茶杯里是「蜜」還是「淚」的關鍵。
誰的「吸金力」強?1霸王茶姬≈4蜜雪冰城/滬上阿姨
2024年Top5奶茶店中,「茶飲新貴」霸王茶姬的賺錢能力斷層領跑,以單店日均GMV超1.7萬元將其他品牌遠遠甩開。
茶百道和古茗位居第二梯隊,單店日均GMV分別為6641.2元(估算)和6500.0元,這也僅相當於霸王茶姬的約2/5。由於茶百道2024年年報未披露相關數據,此數據依據2022年與2023年增長率平均值估算。
「國民頂流」蜜雪冰城單店「吸金力」略顯不足,與滬上阿姨同處第三梯隊,其單店日均GMV分別為4184.4元(年報未披露,依據招股書中公佈的前三季度數據)和3753.0元,僅為霸王茶姬的1/4左右。也就是説,霸王茶姬1家店1天的收入約等於蜜雪冰城/滬上阿姨1家店「苦干」4天。
值得注意的是,滬上阿姨是2024年單店日均GMV唯一未達到4000元大關的品牌,品牌影響力和「吸金力」有待提升。
誰在狂飆,誰在掉隊?中端品牌陷「負增長」困局
單店日均GMV增長率就像品牌發展的「晴雨表」,既能反映單店盈利能力的爆發力,也能揭示品牌后續發展的可持續性。
從數據來看,霸王茶姬無疑是近兩年最亮眼的「增長明星」:2023年單店日均GMV同比暴漲171.94%,2024年增速雖回落至6.01%,但依然領跑行業。
蜜雪冰城則保持穩健發展態勢,連續兩年保持正增長,但增速從4.87%放緩至1.37%(前三季度),顯現出增長略顯乏力跡象。
中端市場的競爭格局更加激烈,多個頭部品牌出現增長失速。
滬上阿姨下跌最為嚴重,單店GMV增速從2023年的3.92%暴跌至2024年-12.11%,跌幅高達16個百分點,成為頭部品牌中表現最弱的選手。
古茗同樣陷入增長困境,增速從9.68%的高增長轉為-4.41%的負增長,下滑幅度超過14個百分點,增長動能明顯減弱。
誰是茶飲「銷量王」?最高日銷量是最低值的近4.7倍
誰纔是茶飲界真正的「人氣王」?單店日均銷量見分曉。
數據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以日均837杯的亮眼成績領先,這一數字不僅是第2名蜜雪冰城(468杯)的1.8倍,更達到滬上阿姨(184杯)的4.7倍。古茗與茶百道銷量相近,分別為384杯、370杯。
從單店日均銷量增速來看,霸王茶姬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23年單店銷量同比暴漲167.10%,2024年仍維持4.63%的正增長,展現出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其他品牌集體遭遇銷量「增長寒冬」。
最令人意外的是蜜雪冰城,其2024年銷量遭遇滑鐵盧,單店銷量增速從15.64%斷崖式下跌至-23.03%,跌幅高達38.6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其單店GMV卻逆勢上揚,這種「賣的少卻收入增多」的現象,可能是因為產品價格上調,或是暢銷的產品結構、渠道和銷售方式等發生了變化。
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滬上阿姨、古茗。滬上阿姨增速下滑21.06個百分點,從10.61%跌至-10.45%;古茗下滑16.22個百分點,從8.31%降至-7.91%。
看成本:蜜雪冰城開業20萬起步,每賣一杯34%付給總部
想投身甜蜜的茶飲賽道,只知道收入多少錢可不夠,成本結構與毛利率也至關重要。
加盟、設備採購、原料、店面裝修……不同品牌存在怎樣的成本差異?哪些屬於「大頭支出」?各品牌商品銷售毛利率又相差多少?
開店費用有多少?開業20萬元起步,設備費及裝修費佔大頭
研究發現,不同定位的茶飲品牌開業費用(不含租金、人工等日常經營性支出)呈梯度上升趨勢。需説明的是,本數據來自品牌官網或加盟手冊,不考慮分期、補貼等因素,為最低開業費用,僅反映行業趨勢,實際投入可能有差異。
平價品牌蜜雪冰城開業成本超20萬元,但加盟費採用年付制,也就意味着,品牌方收過加盟費后,每年還要依據城市層級按0.7萬—1.1萬元/年繼續收取。
中端品牌中,古茗以46.18萬元居首,其於2025年起實施9.88萬元加盟費分期支付政策;茶百道35.3萬元起步,其加盟費採用「首年0費用+階梯收費」模式,即經營滿1年、2年、3年分別收取2萬元、4萬元和3萬元;滬上阿姨開業費用相對較低,17.48萬元起步(不含裝修費),主要得益於管理費、培訓費等7項費用全免。
高端品牌中,國風茶飲代表霸王茶姬開業成本已突破50萬元,其裝修費及設備費均相對較高。
儘管品牌定位及開業成本差異顯著,但成本結構卻呈現高度一致性,裝修費與設備費是最大的兩項支出,合計佔比約60%。其中,古茗的設備費最高,達21萬元,涵蓋咖啡機、製冰機、泡茶機等設備;而霸王茶姬的裝修費最高,15萬元起步。
需説明的是,上述數據僅反映顯性成本,並未包含選址過程中的「點位費」、原材料採購溢價等隱性成本。此外,持續性運營成本(如租金、人工、水電等)同樣關鍵,這些成本往往與選址策略、門店規模及區域消費水平等相關。
銷售毛利率表現如何?蜜雪冰城採購費用佔比超34%
開奶茶店,加盟商需要持續從總部採購果醬、奶製品等原料,這筆採購費決定了單杯產品的成本,影響着加盟商的利潤空間。
這筆費用如何量化?加盟商的採購費用,對應着品牌方的收入,我們使用品牌方全年銷售商品和設備的收入,除以當年門店總數來衡量該指標。
數據顯示,2024年霸王茶姬以167.53萬元的採購費用居首;古茗其次,為70.88萬元;茶百道與蜜雪冰城較為接近,分別為55.41萬元和52.09萬元;滬上阿姨的單店採購費用最低,僅為28.68萬元,顯著低於其他品牌。
評估奶茶店的利潤空間,要看採購費用佔單店日均GMV的比例。比例越高,意味着每賣一杯奶茶,你能賺的錢就越少,商品銷售的毛利率也相對越低。
數據顯示,2024年蜜雪冰城以34.11%位居榜首,顯示出其成本壓力相對較大;滬上阿姨則以20.93%的佔比表現最優;茶百道、霸王茶姬、古茗處於中間水平,比例分別為22.86%、27.28%和30.02%。
令人意外的是,儘管霸王茶姬的絕對採購額遠超同行,但其27.28%的佔比卻優於蜜雪冰城的34.11%。這也反映了高端奶茶品牌通過高客單價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壓力,而平價品牌則面臨「薄利多銷」的經營壓力。
看增長:滬上阿姨閉店率10.78%居首,茶百道加盟商流失率高達16.6%
2025年以來,儘管新茶飲行業新店不斷開業,但門店總量卻呈現淨下滑態勢。
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國奶茶店總數約42.63萬家,近一年淨增長為-3.92萬家——這意味着在11.8萬家新店開張的同時,超15.7萬家門店黯然離場,關店量超過新開店數量。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選擇加盟品牌時,應優先考慮具備持續擴張能力、經營穩健且抗風險能力強的優勢品牌。
誰擴張最快?霸王茶姬3年狂飆近6倍
從門店擴張速度來看,霸王茶姬增長速度較快,2023年門店數量同比暴漲223%至3511家,2024年繼續保持83.42%的高增速,達到6440家門店,成為擴張最快的品牌。
蜜雪冰城作為行業龍頭,近兩年增速相對平穩,均超20%。憑藉龐大的基數優勢,2024年年末門店總數已突破4.6萬家,穩居行業第一。
中端奶茶品牌的門店擴張步伐在2024年普遍放緩,其中滬上阿姨的增速下滑最為顯著,從2023年的46.77%大幅下降28.96個百分點至17.81%;古茗緊隨其后,增速下滑24.82個百分點,由34.97%降至10.14%;茶百道增速下滑15.02個百分點,從22.64%降至7.61%。
誰閉店率最高?滬上阿姨10.78%閉店率居首
雖然各品牌加盟店總量都保持增長態勢,但行業競爭加劇導致閉店現象突出。
詳細來看,2024年滬上阿姨以10.78%的閉店率位居榜首,全年關閉加盟店987家;茶百道其次,閉店率為10.62%,關閉890家;古茗、蜜雪冰城閉店率相對較低,分別為6.80%、3.46%。
中端品牌2024年閉店率較2023年均略有上升,其中茶百道增幅最大,較2023年飆升超3倍,從2023年的2.82%升至2024年的10.62%。
誰加盟商流失多?茶百道流失率高達16.61%
隨着各品牌門店運營效益持續走低、關店規模不斷擴大,加盟商流失現象也逐漸顯現。
具體來看,2024年各品牌的加盟商退出情況明顯加劇,其中茶百道的情況最為嚴峻,達16.61%,平均每100個加盟商就有近17個選擇退出,全年共有1144個加盟商離場。
古茗和滬上阿姨的情況也不樂觀,加盟商流失率分別為15.18%和14.04%。
從變化趨勢來看,古茗的加盟商流失問題最為嚴重,加盟商流失率較2023年增加了近7個百分點。茶百道和滬上阿姨的流失率也比2023年上升了約6個百分點。蜜雪冰城較為穩定,加盟商流失率波動幅度相對較小。
看市場:下沉市場驅動增長,健康養生點燃加盟新熱點
作為一名加盟商,選擇奶茶品牌時,不僅要算清營收、成本和增長潛力這本「經濟賬」,更要洞察行業趨勢,捕捉優質賽道。
當前,茶飲行業正從「野蠻生長」轉向「精耕細作」,藴藏着下沉市場、極致性價比和健康化升級等新機遇。
增長主陣地在哪?三線及以下城市成關鍵
茶飲市場規模增速將呈現下降趨勢,「增量時代」已逐漸落幕。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達3749.3億元,同比增速從2021年超50%下滑至5.7%。更嚴峻的是,2026年至2028年增速預計將持續下滑至1.5%。
面對增長放緩,出海與下沉市場成為兩大突圍方向。相較於出海面臨的文化差異和供應鏈挑戰,下沉市場憑藉龐大的消費羣體、較低的經營成本以及成熟的加盟模式,正成為品牌爭奪的主戰場。
三線及以下城市正成為現製茶飲市場增長的關鍵。觀研天下數據顯示,以終端零售額計,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以22.8%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28年的2682億元,其市場規模佔比將從2023年的28.8%增長至2028年的66.8%。
價格帶「卷」向何方?10元以下賽道增速最快
隨着新式茶飲市場的快速發展,行業格局已逐漸清晰,形成平價(10元以下)、大眾(10元—20元)及高價(20元以上)3個價格帶。
10元—20元茶飲消費佔據市場60%以上,10元以下市場增速較快。紅餐大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人均消費10元以下的價格區間從邊緣走向舞臺中央,份額從7.1%升至30.2%;10元—20元則從60.2%增長至66.3%。此外,人均消費20元以上的高價市場份額斷崖式下滑,從32.7%大幅萎縮至僅剩3.5%。
哪個新概念異軍突起?健康養生品牌迎爆發式增長
隨着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茶飲掀起養生熱潮。紅餐大數據顯示,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期間,樣本茶飲品牌推出的新品中,含有枸杞、人蔘、羅漢果等傳統養生食材的產品佔比已達16.5%。
專注於健康養生的新茶飲品牌迎來爆發式增長。目前,全國已有超30個主打中藥或草本養生的茶飲品牌,如陸藜·開了個方子、青楠五味茶、椿風等。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國主打現制養生茶飲的門店數量已超6000家,相比2023年底激增1倍。
研究員觀點
當前,新茶飲行業正從「野蠻生長」邁向「精耕細作」。一方面,霸王茶姬等展現出強勁的單店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中端品牌面臨增長壓力、部分區域閉店率及加盟商流失率攀升等問題,行業分化明顯。
作為奶茶行業的意向投資者,面對市場上的新興品牌與知名品牌,應如何選擇?
一是資金實力與品牌投入門檻匹配。高門檻的品牌,更適合現金流充裕的專業投資者;對於競爭激烈的中端品牌,則需結合市場健康度(如存活率、流失率等)、促銷活動的性價比及總部的扶持力度等綜合考量;對於低門檻品牌,應儘量搶佔「高需求、低密度」的優質點位,以地理位置優勢形成競爭壁壘。無論選擇何種品牌,都需預留充足資金以應對突發狀況。
二是目標區域市場與品牌戰略定位匹配。在城市商圈,精細化運營是核心。城市核心商圈租金高、競爭激烈,可優先選擇具有強品牌號召力和穩定客流的品牌。在縣域市場,差異化競爭是關鍵。可加盟下沉的中高端品牌,吸引追求品質的年輕客羣,避開門店數量較多的品牌。在鄉鎮市場,更追求極致的性價比,可優先選擇客單價較低的品牌。
三是賽道選擇與消費趨勢演變相匹配。當前,健康化、高性價比與文化體驗等成為新趨勢。加盟商應優先選擇產品創新力強、數字化運營成熟並擁有文化內核的品牌,以順應並引領市場潮流。
選定初步意向后,加盟商也應投入足夠時間進行系統性、全方位的深度調查。一是深度實地考察。在目標門店駐店觀察,系統記錄客流量、客單價、外賣訂單量等核心經營數據。二是全面成本覈算。除顯性成本外,需將外賣平臺抽成、營銷活動攤銷、設備維修與折舊等隱性成本納入覈算。三是評估總部支持力度。通過官方社羣等渠道,深入瞭解品牌在供應鏈響應、營銷支持、區域保護等方面的具體政策。
總之,新茶飲加盟早已不是「躺賺」的生意。想成功,選對品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加盟商能否完成從「機會主義者」到「價值共創者」的角色轉變,只有將自己的資源、能力和品牌優勢結合起來,才能讓門店走得更遠、更穩。
本文數據均來源於公開渠道、品牌招股説明書或年報,旨在為讀者提供行業動態、經營分析等,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誠邀您在評論區分享您的獨到見解,我們期待與您一同探討,共話茶飲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