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1:24
8月11日,港股醫藥盤中拉昇超1.4%,港股醫藥ETF(159718.SZ)現跌0.4%,溢價0.28%。成分股方面漲跌互現,晶泰控股(02228)領漲5.34%,和黃醫藥(00013)上漲2.55%,藥明合聯(02268)上漲2.05%;亞盛醫藥-B(06855)領跌7.09%,錦欣生殖(01951)下跌5.62%,同源康醫藥-B(02410)下跌5.46%。
創新葯高位回調之際,資金借道ETF反向加倉。數據顯示,港股醫藥ETF最新資金淨流入904.15萬元。拉長時間看,近10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2901.78萬元。
近期特朗普的言論對創新葯板塊影響有限:其藥價訴求矛頭指向美國PBM中間商(而非藥企本身);同時美國藥價的下降反而加速價格合適的中國創新葯出海。總體來説,中國創新葯主要以對外授權BD的方式出海,此次言論事件對中國創新葯影響較小。同時疊加2025年H1 BD交易額達660億美元(超2024全年)強力印證了「中國研發、全球變現」的模式。建議持續關注事件引發的短期回調機會,分批分節奏參與創新葯投資。
國金證券指出,上周醫藥板塊創新葯行情有所調整,但長期來看整體政策環境對創新葯的支持不變。歷經十批仿製藥集採后,頭部pharma集採風險逐步出清,在強大的研發&臨牀資源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創新葯管線嶄露頭角。建議關注頭部pharma轉型成果和更多產品出海機會。我們認為創新葯依舊是投資主線,在全球MNC面臨專利懸崖,積極尋找大單品潛力創新葯BD合作的浪潮下,可重點關注泛癌種潛力的雙/多抗藥物、解決未滿足臨牀需求的慢病藥管線的創新葯板塊投資機會。同時關注半年報潛在業績超預期的創新葯產業鏈投資機會。
港股醫藥ETF聚焦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覆蓋百濟神州、藥明生物、石藥集團、三生製藥等創新葯核心企業,極具前沿性和稀缺性,充分受益於全球創新葯研發紅利。政策紅利、出海「爆發」、盈利兑現,三力共振推動港股醫藥估值重塑。美國經濟/就業數據弱化,反而將強化並加速美聯儲降息的節奏,這將強化全球流動性與科技股的趨勢,建議關注港股醫藥ETF(159718.SZ)及其聯接基金(A類:019598,C類:01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