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增量流動性推動A股行情向趨勢性產品轉移

2025-08-09 20:00

(來源:ETF鍊金師)

中信證券的研究人員裘翔表示,歷史上增量流動性驅動的市場走勢通常表現爲行業集中性增長,而非低位品種的高頻切換。這一趨勢表明市場資金更偏向於高共識的主流品種,從而推動了近期A股的行情演繹。

  截至2023年8月5日,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新高。這一增長顯示,流動性在市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前兩融余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2.3%,而成交佔比則高達10.2%。在此背景下,部分行業如計算機、有色金屬、傳媒、國防軍工及通信等領域的兩融余額佔流通市值的比例均超過2.75%。

方正證券指出,展望未來,A股有望延續趨勢性慢牛行情。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3%,經濟運行保持穩定,宏觀基本面表現出一定的韌性。企業盈利已接近下行周期的尾聲,結合政策的支持,預計盈利將逐步恢復。投資者應着重關注TMT(科技、媒體及電信)、順周期和消費板塊,券商板塊也有望在短期內得到補漲機會。

  在權益市場方面,中信證券提出投資者應集中於趨勢性產品。裘翔指出,市場對資金流動性的追逐促使了行業的集中,而非散亂投資於低位品種。隨着7月市場的表現,趨勢性投資品種逐漸受到追捧,表明高切低的投資策略效率並不理想。

  萬家基金的黃海分析稱,儘管下半年可能面臨國內外宏觀壓力,但在政策空間充足的情況下,A股市場仍有較強的韌性。當前市場存在較多的結構性機會,投資者可採用「啞鈴策略」,即在順周期和供給側改革受益行業中尋找投資機會。同時,萬家基金對紅利周期資產的投資價值持樂觀態度。

廣發證券的戴康也表示,目前國內資金驅動的行情已經啟動,類似2014-2015年的行情。居民儲蓄轉向股市,投資者偏好主題投資與符合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成長股。建議採用優化版的「槓鈴策略」,在保持高股息比例的同時,增加彈性品種的配置比例。

  在行業層面,國泰海通的吳信坤提到,南向資金在近期加速流入互聯網行業,7月30日至8月5日,港股通淨流入達400億港元。流入的主要行業包括軟件與服務、零售及汽車等,顯示出投資者對這些領域的偏好。

浙商證券的劉雯蜀強調,OpenAI發佈的GPT-5將推動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成本的降低刺激企業應用場景的開發,預計將在醫療、教育及金融等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華商基金的鄧默則建議關注小盤成長股,認為在市場流動性寬松及經濟温和復甦的背景下,小盤成長股的彈性將受到資金青睞,具備較強的業績彈性和長期成長潛力。

  在宏觀經濟與固定收益投資方面,中庚基金指出,當前經濟數據疲弱且通脹水平較低,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升溫,短期債券市場吸引力上升。利率債有望受益於此,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機會。

  廣發基金表示,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加強,投資策略應關注降息周期中資產表現的規律,歷史數據顯示,黃金和債券通常在此期間表現優異。當前需警惕市場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建議相應調整資產配置。

  博時基金的呂瑞君預測,隨着出口同比可能趨於回落,外部需求對國內經濟的支撐將逐步減弱,宏觀政策放松的步伐有望加快,預計年內將有更多降準降息的政策出臺,助力市場流動性改善。

  在資產配置方面,中金公司認為美國最快將迎來通脹上行,可能影響美聯儲降息預期,進而影響全球資產配置邏輯。在此背景下,黃金價格將受到結構性支撐,建議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逐步增配黃金及中國資產,尤其是在科技成長板塊中尋找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