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6歲女童命喪戲水池,「左腿被回水管吸住」,媽媽就在身邊卻救不了

2025-08-10 20:12

(來源:上觀新聞)

媽媽就在她身邊,

卻眼睜睜救不了她……

本該歡樂的戲水遊玩

卻因為「致命黑洞」

瞬間演變成了生死離別

前不久,小新剛報道過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上海一名男孩在浙江安吉一家酒店的温泉泳池游泳時,手臂被泳池戲水口吸入無法自拔,最終溺亡。

今年7月18日,6歲女童悦悦(化名)在雲南一「兒童水寨」戲水池玩耍時,左腿陷入回水管,被牢牢吸住,不幸身亡。

涉事「兒童水寨」戲水池

女童水中玩耍

左腿陷入回水管

7月18日下午,悦悦與媽媽隨旅行團抵達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西雙版納景洪雨林公園戴斯温德姆酒店並辦理入住。據旅行社介紹,該酒店的特色權益包含温泉與户外泳池,每個房間享有兩個使用名額,只需在負一層温泉前臺部用房卡換取手牌即可使用。

當日18時左右,媽媽帶着悦悦穿過室內泳池來到户外,路過温泉池、户外戲水池,再走過一條小路才找到「兒童水寨」 戲水池遊玩。這個水寨位於酒店客房附近的温泉區,採用動態循環水系統,遊樂區域由平臺、滑滑梯、水蘑菇等設施組成,水泵啟動后,水流通過回水裝置形成噴泉效果。悦悦身高1.25米,水寨內的水位剛好沒過她的膝蓋,旁邊的告示牌上明確標註着該區域供3歲至8歲兒童使用。

「媽媽在岸邊看着,她在水里玩得很開心。」悦悦爸爸説,悦悦在水寨里玩耍時認識了兩個小朋友,原本媽媽已經叫她上岸,打算去參加當晚的結營晚會,但孩子説想再玩一會兒,媽媽便應允了。然而沒過多久,當媽媽再次抬眼望向水中時,卻只看到那兩個新朋友,唯獨不見悦悦的身影。

媽媽發現,悦悦身上那件顏色鮮艷的碎花連體泳衣,正隱約出現在兩個小女孩身旁的水下—— 悦悦的身體呈后仰狀態沉在水里。起初,媽媽以為孩子只是不小心滑倒了,便立刻下水想扶她起來,可當她伸手去拉時,卻發現根本拉不動。仔細一看才驚覺,悦悦的左腿深深陷進了一個水管里。

媽媽急忙抱住悦悦的身體,一邊拼命想把孩子的口鼻托出水面讓她能呼吸,一邊使勁兒想將孩子的身體從水管中拔出來。但讓她絕望的是,無論怎麼努力,不僅無法讓悦悦的口鼻露出水面,孩子的身體更是被牢牢卡住,卡住的位置一直到大腿根部,連一部分臀部都被水管吸住了。

「兒童水寨」戲水池中間的回水管

四個成年人合力

也救不出孩子

據鄭峰介紹,由於兒童水寨現場既無救生員值守,也無安全管理員在場,悦悦媽媽情急之下,急忙讓兩個小朋友幫忙去叫人。其中一個小女孩朝着户外泳池的方向跑去呼救,「可彼時正值晚餐時間,户外泳池配備的救生員被換出去吃飯了。」

幾分鍾后,一名身着藍色制服的工作人員趕到兒童水寨。他嘗試與悦悦媽媽一同將孩子從水管中拉出,卻始終未能成功。隨后,他試圖打開排水口閘門降低水位,好讓孩子的口鼻露出水面 —— 但閘門必須藉助工具才能開啟,他徒手根本扳不動。見此情形,悦悦媽媽急聲催促他趕緊出去找人幫忙。

很快,第二名工作人員趕到,可重複了同樣的施救動作后,悦悦的身體依舊被牢牢吸在水管里。

這時,泳池區域的幾位成年人聞訊趕來加入救援,即便四個成年人合力拉扯,也沒能將孩子的身體從水管中拔出。直到温泉部的一名收銀員提出關閉動態循環系統,繞到設備后方關掉水泵,水管內的吸力徹底消失,孩子才終於被從水中救出,可一切都已太晚。

「媽媽就在她身邊,卻眼睜睜救不了她……」鄭峰説,18時40分,悦悦被從水中抱上岸,救生員立刻對她進行心肺復甦和人工呼吸。當晚,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悦悦不幸離世。

醫院病程記錄記載:悦悦於當日19時19分送入醫院,入院時已處於意識喪失狀態,無自主呼吸;經搶救后,於20時32分宣告搶救無效死亡。死亡診斷為溺水、呼吸心跳驟停。

回水管近景

事后,鄭峰迴到事發現場查看,發現 「吞噬」 悦悦的回水管呈外方內圓形狀,恰好位於滑滑梯與平臺的扶梯中間區域。因水蘑菇處的噴泉一直在持續噴水,流動的水流完全遮擋了視線,讓人根本無法察覺此處暗藏的危險,更談不上及時避開。經測量,該回水管直徑達27釐米,管深95釐米,平時上面蓋着一個白色塑料格柵。「這個格柵脆弱得用手輕輕一掰就會碎裂,這里簡直就是一個隱蔽的‘捕殺器’。」鄭峰表示,儘管兒童水寨外圍安裝了3個監控設備,但並未啟用,沒能記錄下這起悲劇發生的全過程。

經測量,回水管直徑27釐米,深95釐米,成人腿能陷至大腿根部。

回水管上面覆蓋的塑料格柵,用手一掰就會碎裂。

鄭峰稱,法醫在檢查時發現,悦悦的腿部有明顯的硬物嵌入割傷,而由於水管內壁是平滑的,這些傷口顯然是由碎裂的格柵造成的。

官方稱具體原因需等詳細的調查報告

8月8日,就悦悦溺亡事件,西雙版納景洪雨林公園戴斯温德姆酒店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解釋稱,酒店與温泉分屬兩家獨立運營的公司,此次出事的兒童水寨位於温泉區域內,酒店與温泉方僅為合作關係。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事發后酒店出於人道主義已墊付相關費用,目前當地政府部門已成立工作小組,正對事件展開調查。

當地多部門正在調查

涉事兒童水寨隸屬於 「玖沐曼泉SPA」。該場所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回憶,事發時間約在18時20分至30分之間,當時在兒童水寨玩水的小朋友呼救稱有人溺水,消息立刻通知到了水寨旁戲水池的員工,員工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參與救援,同步開展排水、關閉水下功能等操作,同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孩子送到醫院持續搶救了近一個小時。

據兒童水寨的這名工作人員介紹,「玖沐曼泉 SPA」是從另一家公司手上接過來的經營項目,與戴斯温德姆酒店為合作關係,雙方獨立運營,酒店客人前來享受服務實際上也是付費的。兒童水寨日常水深約30釐米,僅及成人小腿位置,此前從未發生過類似安全事故;至於監控問題,是因上一家公司撤場時未移交相關部件,導致無法正常使用。另外,也沒有文件強制要求這片區域必須安裝監控,涉及到客人的隱私。

監控被指形同虛設

事發當晚相關部門已成立調查組,場所也已全面停業至今,「我們一直積極配合調查,絕不推諉責任,始終在與家屬保持溝通」。事發后第三天,家屬曾與警方一同到現場進行模擬測試,孩子父親還親自下場試驗。「在動態系統和排水系統全部開啟的情況下,並未出現卡住的情況。可能是‘大杯子套小杯子’ —— 當身體與管道形成這種嵌套時,可能會產生抽真空效應,進而身體被吸附卡住。」兒童水寨的工作人員認為。該場所相關負責人已於7日晚間趕赴上海,與家屬溝通相關事宜。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悦悦身亡?8月10日,景洪市應急管理局局長迴應澎湃新聞稱,具體原因需等待詳細的調查報告出爐后才能明確。目前,相關證據已完成蒐集,正處於審查與分析階段,最終調查結果將對外公示。該局長同時證實,針對此次事故已成立專門的調查組。涉事温泉開業時間並不長,相關部門已就調查進展向家屬進行了答覆。

「這起淹溺事故屬於公共安全範疇,其嚴重性不容忽視,亟需社會各界予以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希望通過對事故的徹查與反思,避免類似的悲劇重演。」鄭峰表示,從消費者角度出發,他們與酒店存在直接交易關係,因此涉事酒店理應承擔主要責任;與此同時,與其簽訂合同的旅行社失察,同樣難辭其咎。

網友:又氣憤又難過又悲哀

如果被排水口吸住

應該如何救援?

目前常見的泳池水循環模式有兩種——順循環和逆循環。逆循環模式的泳池不會吸人,威脅較大的是順循環

順循環模式是指泳池的排水口在底部,經過紗缸過濾之后,再通過池壁或者底部的進水口進行補給,以此形成的一個正方向循環。

被泳池排水口吸住一般有兩種情況:

■ 一是泳池回水口的數量不夠,水流速度特別高,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把人吸住;

■ 二是格柵(安全罩)掉了,失去防護作用,導致被吸住。

所以,為避免再出現排水口「吃人」事故再次發生:

■ 大家前往泳池游泳時,切勿靠近排水口。特別是家長帶娃游泳時需全程緊盯,避免孩子靠近排水口,並提前告知孩子切勿使用手或腳觸碰排水口;

■ 如在游泳過程中發現防護網破損、松動,請及時告知場所工作人員並遠離。

排水口救援記住這3點:

■ 一定要馬上向泳池邊的安全員或工作人員求助,把排水口水閥關掉;

■ 在無法擺脫的情況下,維持遇險者呼吸以避免溺水窒息最重要。可以先給他一根管子,叼在嘴里用於維持呼吸,此時最好堵住鼻孔和耳孔,最大限度避免嗆水;

■ 可以嘗試撬動邊緣,讓水流入到下面的真空中,先減少壓力差,會比較容易拉動。

急救黃金4分鍾:

一旦孩子發生溺水,應該怎麼施救?兒童溺水后4分鍾意識喪失,隨着時間的增加,腦損傷的嚴重程度也在增加,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醫師郭琳瑛表示:

「孩子撈上來之后,放在岸邊,千萬不要去控水,大聲在他耳邊呼喚,如果發現孩子沒反應,請周圍的人幫助你去呼叫120,拿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同時給孩子擺好體位,側過頭把嘴里可能嗆進去的泥沙、石頭這些異物掏出來,然后做2至5次的人工呼吸。假如我們通過通氣之后,孩子沒有恢復自主呼吸,立即開始進行正確的心肺復甦。

兩乳頭連線中間的部分,手掌根部壓住,然后進行按壓。每分鍾按壓100至120次,深度要夠,基本上是小朋友身體的三分之一,也就是4至5釐米的深度,直到孩子能夠恢復自主呼吸和心率。」

醫生介紹,孩子發生溺水后不要倒掛拍背、奔跑搖晃,這樣不僅無效,反而延誤了搶救的黃金時間。

綜合自澎湃新聞、中國應急管理、網友評論、此前報道

原標題:《6歲女童命喪戲水池,「左腿被回水管吸住」,媽媽就在身邊卻救不了》

欄目編輯:戴慧菁 文字編輯:施雨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尹尚勝男 整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