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0 21:37
財聯社8月10日訊(記者 封其娟)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再度同時披露多份處分公告,私募又是處罰重點,一系列案例揭示了私募債券發行環節的違規亂象。
8月8日,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披露了5份自律處分信息,其中3份均面向私募機構。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上海復熙、江蘇煜寧受到嚴重警告,上海寰財被予以警告。
據處分公告,上海復熙作為相關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通過自身管理的資管產品協助多家發行人非市場化發行,並收取大額財務資助或代持服務費;江蘇煜寧作為相關資產管理計劃管理人或投資顧問,通過自身管理的資管產品協助多家發行人非市場化發行,收取大額財務資助;另外,上海寰財作為相關私募基金管理人,通過自身管理的私募基金嵌套相關資產管理計劃后協助某發行人「自融」發行。
上述涉事私募均面臨「地方證監局+中基協+交易商協會」的多重處罰。據查,此次被處分的江蘇煜寧、上海寰財均被中基協註銷登記,上海復熙已被暫停產品備案一年。
今年7月,交易商協會同時處罰了4家機構及一位私募人士,因普遍存在開展或協助「自融」、「返費」發行等。
從交易商協會披露的處分公告來看,被處罰的私募機構普遍存在通過資管產品或嵌套結構協助發行人違規發行的行為,可歸納為三大類:一是協助「自融」發行。以上海寰財為典型,變相為自身或關聯方籌集資金,繞過正常融資審覈;二是參與「返費」發行。上海復熙、江蘇煜寧等通過管理的資管產品協助多家發行人非市場化發行,收取大額財務資助或代持服務費,本質是通過利益輸送推動發行,扭曲債券定價機制;三是跨業務違規與利益衝突。部分私募同時存在「兼營衝突業務」「利用基金財產牟利」等問題,如上海復熙不僅向發行人收取融資費用歸為公司收入,還通過自有資金或介紹外部資金參與債券交易獲利。
三度追責,私募違規遭「立體式」圍剿
這3家俬募在遭交易商協會此次處分前,已遭地方證監局、中基協處罰。
2024年10月,中基協發佈紀律處分決定書,撤銷上海寰財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經查,上海寰財存在七大違規事實:一是辦公場所不符合要求;二是高級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不符合登記要求;三是未按規定報告重大事項變更信息;四是未妥善保存個別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材料;五是未充分履行謹慎勤勉義務;六是投資者風險測評不規範。七是未真實、準確、完整提供檢查材料。
針對第七項違規事實,上海寰財存在三方面問題:未説明2021-2022年大額其他應收應付款情況及提供證明;未説明 2021年1388萬元諮詢服務費收入情況及提供證明;提供的王某亞、石某任職材料與事實不符。
2023年3月,上海寰財已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改正,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同年10月,江蘇證監局也對江蘇煜寧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江蘇煜寧原名江蘇嘉和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9月正式更名,2024年6月被中基協取消會員資格並撤銷其管理人登記。
經查,嘉和源存在三大違規事實:一是向私募基金投資者承諾保證投資本金及收益;二是兼營與私募基金管理無關或存在利益衝突的其他業務。一是利用管理的「嘉和源城利」基金協助相關公司發債;二是旗下基金認購持有相關債券,同時向發行方或其關聯方收費並提供服務,卻以協議遺失為由,未説明服務內容及證明收費正當性;三是虛假填報高級管理人員信息。
上海復熙成立於2007年1月,2015年1月完成註冊,擁有私募投顧資質,在管規模為20-50億元,但機構信息的最后更新時間在2024年11月。
今年1月,中基協發佈了面向上海復熙的紀律處分決定書。中基協決定取消上海復熙會員資格,並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產品備案12個月。
經查,上海復熙存在兩大違規事實。一是利用基金財產牟利。上海復熙利用基金對外投資, 向被投標的發行人另行收取融資費用歸為公司收入;二是從事與私募基金管理相沖突或無關業務。上海復熙利用自有資金或介紹外部資金參與債券發行認購或交易從而獲得服務費、推介費,構成從事與私募基金管理相沖突或無關業務。
上海復熙在申辯中否認利用基金財產牟利,稱發行人支付費用是補償基金交易虧損,且已向投資者披露,通過減免費用、退還相關費用等方式補償,並提交證據,申請減免紀律處分。
早在2023年7月,上海復熙因利用基金財產牟利、從事無關或衝突業務,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改正。中基協認為可據此依規處分。該私募稱收費是補償虧損,但證據顯示安排基金認購債券並收費牟利事實明確。同時,通過減免、退還費用等補救,構成減輕處分情形。
5份自律處分均涉及「自融」和「返費」
同樣出自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之手,7月14日,4家機構和1名個人同時遭遇處分。被處分者普遍存在開展或協助「自融」和「返費」發行,影響債券產品發行公平性。
上海蒙森作為資產管理產品管理人,通過嵌套信託產品的方式協助某發行人「返費」發行,並收取大額服務費。交易商協會對上海蒙森予以警告。
深圳前海玖瀛作為資產管理產品委託人,根據相關方安排,違規為相關方代持債務融資工具,影響市場交易秩序。交易商協會對前海玖瀛予以警告。
上海良牧投資作為產品委託人,通過資產管理產品協助某發行人開展「自融」和「返費」發行,收取大額服務費。交易商協會對上海良牧予以嚴重警告。
北京恆瑞惠達與某發行人簽署協議,通過關聯方認購資產管理產品,協助發行人「返費」發行,收取大額服務費。交易商協會對恆瑞惠達予以嚴重警告。
另外,某私募基金管理人員趙戩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人員,根據發行人要求,開展代申購、協助尋找代投代繳機構,客觀上協助發行人「自融」發行。並且,在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發行上市后,安排多家機構開展「代持」交易,影響市場交易秩序。交易商協會對趙戩予以警告。
上述4家機構中,上海蒙森、深圳前海玖瀛均是中基協登記在冊的私募。這2家證券類私募分別成立於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管規模區間分別為0-5億元、20-50億元。
交易商協會在披露的公告中指出,近年來,部分市場參與主體通過「自融」「返費」等多種非市場化方式參與債券發行,這種行為干擾市場發行秩序,也讓一些原本已不具備發債能力的主體,繼續加大債務規模,使得信用風險積累。交易商協會高度重視對非市場化發債行為的防範和打擊,先后發佈《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規範指引》《關於進一步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業務規範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相關行為予以規範。
與此同時,交易商協會持續加大對非市場化發債違規案件的查處力度,嚴肅懲戒了一批參與「自融」「返費」發行的機構,對個別嚴重違規主體予以頂格處分並暫停一定期限的業務。2024 年,該協會曾披露,從嚴查處了一批橫跨一二級市場的嚴重違規行為,包括 「自融 + 代持」、鏈條複雜的 「隱蔽性返費」 及以不正當目的投標擾亂發行秩序等,涉事主體涵蓋發行企業及其關聯方、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私募基金等,均受到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