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9 21:02
阿里「場景縫合」。
文|範婷婷
清晨,小洋被手機鬧鍾喚醒,習慣性地打開淘寶App,用剛領的閃購紅包下單了早餐外賣,同時預定好了下午茶;午休時,她在淘寶瀏覽新款秋裝,順手用淘金幣抵扣了部分金額;下班前,計劃周末短途旅行的她,在飛豬上預定了酒店,累積了一波淘氣值——而這一切消費行為帶來的積分和成長,都匯聚在同一個身份下——淘寶大會員。
8月6日,淘寶正式上線「淘寶大會員」體系。對於像小洋這樣的用户而言,這不僅僅意味着多了一個新的電子身份或幾個新紅包,而是標誌着一種全新的體驗:從淘寶天貓的線上購物,到餓了麼的外賣餐飲,再到飛豬的旅行住宿——每一次消費行為不再孤立,而是被一個統一的會員身份串聯起來,共同累積「淘氣值」,解鎖覆蓋「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全場景的、不斷升級的專屬權益。
這是阿里從「電商平臺」向「全域大消費平臺」的關鍵一步。
長久以來,阿里旗下的淘寶天貓、餓了麼、飛豬、高德等業務,各自擁有龐大的用户羣和獨立的運營體系,但在用户感知層面,它們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甚至存在割裂感。
阿里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今年6月,阿里宣佈組織架構調整,將餓了麼和飛豬兩大重要業務板塊正式併入「中國數字商業板塊」(即原淘寶天貓事業羣)。這一調整的核心邏輯,正是「從用户角度出發優化整合業務模式,構建更加完整的大消費服務體系」。而此次淘寶大會員體系的推出,正是這一戰略整合落地的實質性進展,是其整合資源、打通場景、提升用户體驗的直接體現。
通過一個身份(淘寶賬號)、一套價值體系(淘氣值)、一個會員等級(青銅到黑鑽),將用户鎖定在阿里生態圈內。《天下網商》認為,這種統一的會員體系,目的在於提高淘寶主站用户活躍度,並引導用户流向餓了麼、飛豬等生態夥伴。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提升用户在不同場景下的消費頻次和黏性,從而帶來更長的用户生命周期和更高的客户終身價值;而對於平臺上的商家而言,這意味着更精準、更活躍、價值更高的流量,從而構成潛在的生意新紅利。
天下網商
涵蓋「吃用住行」的大消費生態
在任何商業語境下,會員,都意味着更深厚的信任、更穩固的黏性——它指向一種高質量、更具價值的消費關係。
淘寶大會員體系,從產品邏輯上來看,便是阿里巴巴對其商業生態進行整合與價值重構的一步棋。其核心邏輯在於,當互聯網用户增長見頂,平臺需要深度運營存量用户價值,進而構建一個覆蓋用户「吃用住行」全場景的無縫消費生態,而大會員體系正是串聯起這張生態大網的核心紐帶。
具體來説,平臺希望做的是「激活存量用户價值」,這就需要讓用户有「打怪升級」的獲得感。
所以淘寶大會員的第一步,是通過「淘氣值」,將用户在阿里生態內的每一次消費,都轉化為積分積累,構建一種即時反饋機制,形成「消費-成長-獲益-再消費」的循環,即以消費驅動淘氣值增長,更高的等級帶來更誘人的專屬權益(如大額紅包、更多的免費升房/延迟退房次數等),而這些權益又持續激勵用户更頻繁、更深層地在阿里系消費。
當然,激活存量的前提是打破生態壁壘。過去,淘寶、餓了麼、飛豬、高德雖身在阿里體系下,但是會員體系割裂,包括連體驗也是有斷裂感的。而現在用户只需一個淘寶大會員身份,任何場景下的消費都能匯聚於淘氣值這個統一的度量衡,共同提升整體等級。「一處消費,處處受益」的無縫體驗,降低了用户跨業務跳轉的成本,將分散的業務孤島聯結成協同作戰的有機整體。
自此,淘寶APP不再侷限於線上購物,其資源整合的觸角延伸至線下的外賣、打車等即時服務和旅行、住宿等中長期計劃消費,成為用户日常消費的入口。而且憑藉過往的數據積累,跨場景的個性化推薦將更為精準,比如平臺可以做到根據外賣偏好推薦旅行餐廳、根據穿搭審美推薦住宿酒旅等,對商家而言,營銷也將更有的放矢,可以指向更精準的人羣。
簡言之,通過「一個身份、一套體系、一個等級」的設計,阿里正編織一張覆蓋用户全生活場景的網,在深度綁定用户、挖掘存量價值的同時,為其從電商平臺走向全域大消費生態打下基礎。
天下網商
88VIP「加碼」,多平臺爭搶會員
在推出淘寶大會員之前,淘系被人們熟知的會員體系是「88VIP」。目前88VIP會員人數超5000萬,他們是淘系消費力最強、忠誠度最高的核心用户羣體。
對於這兩個體系的區別,阿里相關人士向《天下網商》解釋,「淘寶大會員是根據淘氣值分成6個等級,無需額外申請、付費,只要是淘寶用户,就是淘寶大會員;而88VIP需要淘氣值達到一定分數,並支付88元費用即可擁有。這是兩套會員體系,88VIP可以看作淘寶大會員的增值服務,權益上有互動和關聯,比如鉑金及以上的淘寶大會員,若同時是88VIP,可享受部分權益升級。」
兩者的協同,在於「加碼不加價」以及權益的「疊加放大」。88VIP用户本身已是經過淘氣值篩選的人羣。升級后,他們不僅能繼續享受專屬的88VIP權益(包括退貨免運費、優酷/網易雲等聯名會員),更能疊加其淘寶大會員等級對應的所有權益(如飛豬升房、高德打車券等),進一步鞏固會員忠誠度,提升留存率。
在用户增長放緩、平臺爭奪焦點轉向存量用户錢包份額的背景下,深度運營會員制幾乎成為所有生態型平臺的共同選擇。一方面,多重權益綁定顯著增加了用户離開的成本,培養深度平臺依賴;另一方面,通過持續提供高價值服務,有效激勵用户增加消費頻次和金額。
今年2月,京東宣佈PLUS會員全面升級,在原有權益基礎上,新增生活服務包(會員積分可兑換家政保潔、洗衣洗鞋等權益)、180天只換不修服務,同時將無限免郵覆蓋到自營秒送業務;3月,美團也升級了會員體系,通過積分制設置多個會員等級,並把此前主要用於外賣、到店等場景的「神券」延展至酒店、出行、生活、影音、客服等多個場景。
面對美團以高頻外賣帶動本地生活、京東PLUS深耕物流並拓展服務,阿里憑藉其生態稟賦,在會員經濟戰場構築了差異化的「全域生活服務」壁壘:其核心優勢在於擁有龐大且多元的業務場景,以至於可以將會員權益嵌入用户「吃用住行」全鏈路,形成跨場景協同的生態閉環。這是其他平臺難以短時間跨越的護城河。
深耕會員體系,並非中國市場的獨有現象,而是全球範圍內應對增長挑戰的普遍做法。比如亞馬遜已經深耕Prime會員體系二十年,通過持續挖掘用户價值,支撐了其成長為全球市值TOP5的公司之一。
2005年,亞馬遜首次推出Prime會員服務,定價79美元/年,一開始只提供免運費服務。但就是這樣一個如今看來十分簡單的權益,在當時精準切中了美國電商物流成本高、時效慢的痛點,並大大提升了會員羣體的復購率。
此后,亞馬遜以會員身份為紐帶,逐步將Prime Video(流媒體)、Prime Music(音樂服務)、電子書閲讀及超市折扣等權益納入會員體系,從單一的物流解決方案演變為覆蓋「購物-娛樂-生活」的全場景通行證。例如,2014年推出的Prime Now提供1—2小時極速配送,2016年當日達服務覆蓋美國27個地區,不斷強化會員的即時滿足感。
數據印證了其規模與用户價值。2018年,亞馬遜宣佈Prime全球會員數突破1億。據第三方機構CIRP統計,同時期會員年均消費1200美元,為非會員的2.4倍,貢獻平臺超50%的GMV,續訂率超過90%。更關鍵的是,會員年限與消費深度正相關,1年內會員年均消費886美元,而3年以上會員可達1640美元。
支撐這一增長的「飛輪效應」在於規模與成本的動態平衡。龐大的會員基數攤薄單用户物流與內容採購成本,使權益持續擴容成為可能;而豐富的權益又進一步吸引新會員,得以形成「消費-權益升級-再消費」的正向循環。
而當下,國內平臺在運營會員時,需要直面更復雜的本土戰場,從目前幾家平臺的策略來看,路徑有所差異:
首先是以高頻場景替代「免郵」成為引流支點。不同於亞馬遜從電商履約切入,淘寶大會員整合餓了麼、高德等即時服務,反向拉昇淘寶電商與飛豬旅行等流量;美團以「外賣+到店」餐飲高頻需求帶動酒旅低頻消費。
其次是「免費成長+付費增值」雙軌制並行,降低會員門檻。鑑於國內用户對付費會員的謹慎態度,平臺採取分層運營的策略。比如淘寶大會員以「淘氣值」動態劃分免費等級,覆蓋全量用户提升黏性;88VIP則作為付費會員制,疊加電商退貨包運費、聯名視頻會員等專屬權益,形成「基礎權益普惠化、高階權益付費化」的彈性結構。
從亞馬遜的經驗可以看出,長久經營的生態會員並不是靠簡單的權益堆砌,而是要以用户為中心重構價值鏈條。而目前國內平臺的會員運營,展現出的「高頻帶低頻」「付費免費雙軌並行」等鮮明特色,是不同平臺基於自身稟賦,通過挖掘存量價值,不斷強化自身優勢,讓用户更多時間、更多消費都在平臺生態內完成。
會員的爭奪戰纔剛剛打響,或許這將成為未來消費生態格局的關鍵變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