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喜茶開店蹭蘋果熱點,「其實只是開到附近商場」丨Going Global

2025-08-10 18:47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創業邦)

「Going Global 出海周報」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系列欄目,旨在為出海領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精選出海大事件、海外大公司、投融資消息,本篇為欄目第295篇報道。

整理丨趙曉曉

本周(2024.08.04-2025.08.10)出海大事件包括:SHEIN和Temu在南非時尚市場超越全球零售巨頭;Temu加入國際商標協會,加強遊說力度;美區TikTok試水本地生活相關業務;沙特商超巨頭Othaim入駐阿里速賣通;喜茶過去一年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超6倍,同步也在關店;美團Keeta中東擴張加速;小米手機歐洲市場份額躍居第二;甜啦啦巴厘島三店齊開;10座薈聚購物中心將被打包出售;騰訊領投烏茲別克斯坦金融科技公司Uzum,對其估值15億美元等。

出海四小龍

SHEIN和Temu在南非時尚市場超越全球零售巨頭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SHEIN和Temu已在南非的零售、服裝、紡織、鞋類和皮革(CTFL)市場中佔據了合計3.6%的份額,2024年銷售額達到73億蘭特(約合4.05億美元)。

此外,兩家平臺還佔據南非CTFL電商市場的37.1%份額。其中,SHEIN單獨就佔據了女性線上CTFL銷售的28%。而南非本土零售商在CTFL市場的份額從2011年的75.3%下降至2024年的74%,雖然只下降了1%,也足以引起本地零售商的重視,去年,本地零售業者呼籲監管機構封堵税收漏洞,該漏洞最終於去年被關閉。

SHEIN於2020年進入南非市場,Temu則在2024年加入。諮詢公司 BMA的首席顧問Sean Mercer表示:「H&M、Zara 和Cotton On等國際線下零售商用了13年才獲得現在的市場份額,而SHEIN和Temu用短短五年時間就趕超了他們。」

創業邦上周瞭解到,SHEIN將於 今年8月2日至11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非洲購物中心(Mall of Africa) 開設一家臨時快閃店。這家快閃店將允許南非消費者試穿和體驗服飾產品,但不能在店內直接購買。

Temu加入國際商標協會,加強合規力度

Temu近日宣佈,已作為企業會員加入國際商標協會(INTA),並參與該組織的反假冒委員會,此舉是Temu加強政策遊說和合規建設的重要一步。

今年一季度,Temu母公司拼多多(PDD Holdings)實現淨利潤14.742億元人民幣(約20.49億美元),同比下降47%,營收增長了10%至956.72億元人民幣(約132.97億美元)。不過拼多多並未單獨披露Temu 的營收數據。目前,Temu也受到全球關税戰的持續影響,其盈利能力面臨一定壓力。

Temu在美國市場流量已經出現回升,賣家反饋曝光量和銷量增長,部分店鋪7日銷量從280單升至400單。這一變化源於Temu重啟廣告投放,截至7月底其在Meta投超1萬條、谷歌投數百條廣告,加之亞馬遜7月停投谷歌購物廣告釋放的流量紅利。同時,Temu調整流量規則,自然流量向穩定成交量商品傾斜。

東南亞的市場市場也在加速擴大。截至今年6月,Temu在東南亞地區的月活躍用户(MAUs)已攀升至2200萬。菲律賓和泰國是用户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這兩個國家的用户數量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佔Temu在東南亞總流量的86%。

美區TikTok試水本地生活相關業務

美區TikTok與酒店在線預訂平臺Booking.com達成合作,如今,平臺用户可以直接在TikTok上預定酒店。爲了推廣這一業務,TikTok推出了名為TikTok Go的推廣計劃,允許酒店等當地商家向創作者支付佣金或提供優惠券以推廣業務。

消息更早在今年3月傳出,當時TikTok被曝出正着手在西雅圖、洛杉磯及紐約招募人員。涵蓋旅遊、美食、旅遊等生活方式領域的創作者。去年年中TikTok曾在東南亞試水本地生活業務,這是TikTok首次試水海外本地業務,目前業務已在新加坡、印尼和泰國開啟,主要以餐飲商家為主。據瞭解,這一推廣進度顯然是很緩慢的。

TikTok要在美國做本地生活業務,需要解決諸多問題,包括數據保護、隱私政策、廣告法規等,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風險和合規問題。美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和消費習慣存在差異,TikTok需要深入瞭解本地需求,這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市場調研和本地化調整。

沙特商超巨頭Othaim入駐阿里速賣通

在7月底,沙特當地最大的連鎖商超 Othaim已經入駐阿里旗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AliExpress,消費者可通過速賣通訂購Othaim的食品、調料、日用品及消費電子等商品。

在時速上,消費者最快可在1小時內收到貨,也能在 Othaim門店直接提貨。據瞭解,該服務先在沙特利雅得市中心地區推出,后期將逐步擴展到沙特其他區域。

作為中東最大的電商市場,沙特阿拉伯電子商務近年來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達到了50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133.3億美元)。在7月底的一組報告顯示,速賣通已成為沙特阿拉伯訪問量排名第二的電商平臺。此前速賣通簽約沙特著名球星薩勒姆·達瓦薩里(Salem Al-Dawsari)和菲拉斯·布賴坎(Firas Al-Buraikan)擔任品牌代言人。

國內大公司

喜茶過去一年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超6倍同步也在關店

近日,喜茶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庫比蒂諾(Cupertino)Main Street的門店正式營業。據喜茶説,該店開在蘋果總部。有位海外營銷專家對創業邦説,「問過美國Apple朋友,不是開在蘋果總部,是開在總部旁邊的商場。」

目前,喜茶海外市場門店總數已超過100家。過去一年,喜茶海外門店數量增長超過6倍,在美國市場實現了從2家到30余家的增長。但據這位營銷專家説,「喜茶這兩年在美國都在觀關店。」

截至目前,喜茶已進入新加坡、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美國、韓國、日本共8個海外國家和中國港澳地區,覆蓋28個海外城市。

美團Keeta中東擴張加速

據消息稱,不到一年美團旗下Keeta已覆蓋沙特20個城市,合作商户達7500家,創造1.8萬騎手崗位,市佔率迅速攀升至10%。通過免配送費等策略,Keeta帶動沙特外賣市場GMV增長23%。

同時,美團在沙特試水自營零售業務Keemart,探索更重資產模式。中東擴張步伐持續加速,計劃三年內覆蓋海灣六國,目前已在阿聯酋、卡塔爾啟動商户招募,科威特團隊組建接近完成。海灣地區人均GDP高、數字化基礎好,但面臨Talabat、Careem等強勁對手。

此外,美團香港業務市佔率達44%,並計劃投資10億美元進軍巴西市場,形成橫跨亞非拉的出海佈局。

小米手機歐洲市場份額躍居第二

小米集團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近日發文稱,小米手機在歐洲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盧偉冰説,下一步,高端化是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核心戰略。

他曬出的數據顯示,小米2025年二季度在歐洲市場增長11%,拿下23%的市場份額。蘋果第二季度在歐洲市場下降4%,市場份額被小米反超,排名第三。

排名第一的是三星,佔據31%的市場份額。聯想和realme分列四五位,市場份額分別為5%和4%。

淘寶出海數據,全球消費者對夏日用品的需求日益多元

過去兩個月,夏日用品在淘寶的跨境成交量激增。其中,便攜風扇、遮陽篷和太陽鏡成為淘寶今年最受境外消費者歡迎的「度夏三寶」,僅2個月時間,總銷量就已突破百萬,有約店鋪跨境GMV同比暴漲超 20倍。

淘寶出海數據顯示,全球消費者對夏日用品的需求日益多元。作為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泳衣在哈薩克斯坦的銷量激增;在日本、新加坡、泰國,防曬用品GMV同比增長翻倍,比如在泰國,消費者偏愛遮陽篷,6-7月銷量超萬件。在澳大利亞,反季消費需求強勁,曬降温用品GMV實現超20%的同比增長。兼具照明和降温功能的風扇是今夏境外消費者的新寵,其GMV同比暴漲380%。

2024年,淘寶推出 「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出海已成為淘系商家獲得生意增長的新引擎。淘寶出海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入該計劃的商家不僅保留貨權和定價權,而且沒有額外運營成本。

甜啦啦巴厘島三店齊開,下一階段延伸至歐美及中東市場

過去一周,新茶飲品牌甜啦啦在印尼巴厘島3店同開,數據顯示,甜啦啦巴厘島新店單店日均銷量持續攀升,部分熱門門店單日營業額近萬元人民幣,首日客流量超千人次。

去年開啟出海以來,甜啦啦在印尼累計簽約門店數量達到130家,海外整體簽約門店突破200家,覆蓋印尼、菲律賓、柬埔寨及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個國家。

據透露,2025年甜啦啦海外新增門店目標已提前完成階段性任務。下一步深耕東南亞市場的同時,也將市場逐步延伸至歐美及中東市場,更聚焦精細化運營和區域市場滲透。

海外大公司/大事件

10座薈聚購物中心將被打包出售

據報道,英格卡正計劃打包出售國內的10座薈聚購物中心,首批出售的是位於無錫、北京、武漢的三座購物中心,涉及資金160億元,接盤方或為康泰人壽領投的基金。

據瞭解,這三座購物中心是評估下來在10座中最好的,也是英格卡在中國內地較早開業的薈聚購物中心,運營至今均已超過10年時間。該項交易早已經在市場接洽過很多投資方,包括多家險資。其余7座薈聚中心也將全部出售。

市場傳聞接盤方為康泰人壽領投的基金,基金總規模80億元,泰康人壽認購30億元,其他參投方包括中銀三星、中宏、友邦、大都會人壽等險資,共計認購30億元,同時,英格卡將認購基金的劣后級,出資約20億元。

「英格卡購物中心」方面表示:「我們不對市場傳言及推測發表評論。自16年前英格卡購物中心進入中國以來,中國一直都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英格卡購物中心也一直在評估和關注市場投資機會。」對方還表示,去年還在西安上海新開了兩家薈聚。其中,上海薈聚總投資超過80億元,是在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單體投資項目。

不出售后,7-11便利店母公司加速開店,計劃到2030財年新增1300家國際門店

日前,7-11便利店母企Seven & i控股公司公佈了截至2030財年的中期戰略。該戰略計劃將營業收入增至11.3萬億日元(約5510億人民幣),較2024財年增長13%。

此外,該戰略還計劃在日本國內淨增約1000家便利店,並在北美開設1100家帶餐廳的便利店。到2030財年,該公司將進行資本投資,實現每家門店銷售額的年均增長率達到2%。此外,公司計劃將銷售和一般管理費用從約810億日元減半以削減成本。

加拿大便利店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此前宣佈,因柒和伊控股缺乏「建設性參與」,已撤回對后者的收購提議。這場持續一年的7-Eleven便利店收購「拉鋸戰」以失敗告終。

美國直播電商平臺Whatnot成TikTok強勁對手

憑藉「直播競拍+垂直興趣社區」模式,美國直播電商平臺Whatnot快速發展,2024年商品交易總額達30億美元,預計2025年將翻倍至60億美元。

Whatnot從收藏品交易起家,通過獨特的「突然死亡拍賣」等玩法提升用户參與度,目前已擴展至140多個品類,覆蓋美、加、英等多個市場,在美購物類應用中排名第一。

Whatnot因與TikTok在直播電商模式上有相似之處,且用户日均使用時長超80分鍾,被視為TikTok在美市場的「最強勁敵」。不過其目前僅對本土賣家開放,且存在運費高、客單價低等門檻。

Shopee重返巴西市場,成第二大電商平臺

市場研究機構Conversion數據顯示,Shopee巴西站6月流量份額達9.4%,超越拼多多Temu的8.8%,重新奪回巴西電商市場第二的寶座,僅次於美客多(13%)。

據瞭解,Shopee在巴西註冊用户已達5000萬,月獨立訪客量穩居榜首,並通過次日達服務擴展至里約熱內盧、貝洛奧里藏特等城市,以及與Azul航空合作開通空運航線,將北部地區配送時效縮短60%。

另外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Shopee以52%的市場交易份額持續領跑東南亞電商市場,蟬聯區域第一。過去兩年,Shopee在東南亞把重點放在履約上,目前,Shopee官方倉已實現東南亞主要站點的全境覆蓋,並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增設衞星倉,同時多個倉點擴充庫容,日入庫量較年初增長300%。

融資事件

騰訊領投烏茲別克斯坦金融科技公司Uzum,對其估值15億美元

近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和VR資本集團牽頭,對烏茲別克金融科技和電子商務公司Uzum進行的一輪投資,對這家公司的估值約為15億美元。Uzum周二在聲明中表示,此輪投資籌集近7000萬美元,FinSight Ventures美國基金也參與其中。

Uzum提供電商、即時配送、銀行及金融科技以及業務拓展等多元化服務2024年,Uzum通過A輪融資及債務融資共籌集1.14億美元,成為烏茲別克斯坦首家「獨角獸」公司。

美國硅谷AI視覺領域企業Luma估值一年暴漲13倍

據稱,Luma AI正尋求以 至少3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籌集至少11億美元,是該公司在2024年初估值的 近13倍。消息人士透露,Luma正在與中東投資者洽談,后者有意領投此輪融資。

Luma於2024年11月推出首個AI應用后開始變現,僅一個月便實現800萬美元年化營收。其商業模式包括面向創作者和藝術家的訂閲費用,以及為影視公司和廣告公司提供定製模型服務。知情人士稱,Meta 曾與Luma接觸過潛在收購與技術合作事宜,但目前雙方談判已中止。

新加坡二手交易平臺Carro擬2026年赴美IPO,估值超30億美元

新加坡二手車交易平臺Carro計劃最早於2026年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目標估值超過30億美元,預計籌資最多5億美元。

Carro成立於2015年,業務覆蓋亞太多個市場,是東南亞最大的二手車在線交易平臺。若上市成功,它將成為新加坡首家赴美上市的大型汽車科技與人工智能電商初創企業,同時也是東南亞第三大高科技企業赴美IPO。Carro目前擁有超4500名員工,已融資超10億美元。

韓國互聯網巨頭Naver擬收購西班牙二手交易平臺Wallapop

韓國互聯網巨頭Naver 近日宣佈,決定收購西班牙最大C2C二手交易平臺Wallapop,將斥資3.77億歐元收購后者70.5%股份。此前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Naver已收購Wallapop的29.5%股份。

Naver是韓國的「國民級」應用,業務範圍涵蓋從搜索引擎、社交軟件到電商平臺,市場份額超過70%。Wallapop類西班牙版的「閒魚」,是西班牙本土最大的C2C平臺。

安踏再傳收購鋭步中國業務,國際化佈局再落一子

有消息稱,安踏集團已完成對鋭步中國區業務的實繳收購,雖尚未獲官方證實,但迴應態度已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此前安踏曾以類似方式收購德國品牌「狼爪」,此次若成行,將進一步拓展其在運動與户外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作為安踏「多品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其先后收購FILA、亞瑪芬體育等,品牌矩陣持續擴容。2024年營收突破700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近三成,展現出強勁增長動能。

關於Going Global

這是創業邦推出的出海欄目,對話一線出海人物,講述一線出海故事。交流、合作、尋求報道請添加微信xiaoxiao-ju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