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0 18:41
(來源:企觀國資)
8月8日,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簡稱中企研)主辦,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通號)、天津愛波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愛波瑞)協辦的第十五期中國企業大講堂在京圓滿舉辦。本期中國企業大講堂以「精益數智賦能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為主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落實國資委關於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增強產業鏈韌性等部署,推動數智技術與精益管理有機融合。
中企研會長,國務院國資委原黨委委員、祕書長彭華崗;中企研第一副會長,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樓齊良;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中企研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機關離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長範建林;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朱書紅;中國冶金地質總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王彥;中國通號副總裁、總工程師張志輝;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李勁松;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林;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水網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琴;中企研副會長兼祕書長譚劍;愛波瑞董事長王洪艷;中企研常務副祕書長李華;愛波瑞副總裁邱傑等出席活動。本期活動由劉明忠副會長主持。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第八研究院等50余家中央企業、地方國企以及民營企業的百余位代表現場參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錦州石化分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核寶鈦鋯業股份公司、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等10余家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及民營企業設立分會場組織集中學習。活動通過新華網、人民政協網、新浪財經、鳳凰網、網易財經、企業觀察網等主流媒體平臺全程直播,累計觀看量突破960萬人次,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劉明忠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智技術與精益管理的深度融合正成為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構築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如何以精益化築基、用數字化賦能、向智能化躍升,最終鍛造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與產業鏈韌性,是中國企業需要共同關注的時代課題。本期中國企業大講堂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行動,也是響應國務院國資委關於國有企業強化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具體實踐。
樓齊良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數字化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效能,應對全球競爭的核心手段,精益化管理是推動生產方式、業務模式、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功心法,數字化賦能是實現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動力引擎,以精益數字化推動企業發展轉型升級,是國資央企轉變發展模式、更好地發揮「三個作用」、當好「三個排頭兵」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國通號深刻推動管理理念變革,將價值創造理念、精益管理理念、數字化發展理念融入產業鏈各環節,系統部署精益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推動研發設計、裝備製造、工程服務全產業鏈精益管理,以全面精益數字化轉型為業務管理賦能,着力打造具備行業領先水平的精益化管理企業。他指出,展望未來,行業領域細分正在越做越細,潛心做有價值的事、專心做正確的事、學會正確的做事、並持續地深入下去,將是一個企業生存下去、贏得發展空間的制勝法寶。精益化與數字化的融合,必將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能。精益化管理、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打贏的攻堅戰,中國通號願與各界同人一道,共同探索企業管理創新的新路徑,為推動國資央企做強做優做大、服務國家戰略,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李培根在以《數智技術賦能企業持續改善》為題目的主講中指出,企業要不斷地進化,就像生物系統要不斷地進化,才能夠持續發展。這就需要企業在多個方面持續改善,在數字智能時代,精益這個概念對於企業而言仍然十分重要。數智技術賦能企業精益管理體現在多個方面,例如,數字孿生能夠使企業生產變得「精益」;以精益理念、工具和數字化技術為依託,企業可以實施全價值鏈成本管理;企業可以利用數字化智能製造技術,通過信息化手段增強基於數字孿生的設計、工藝、製造一體化水平,推動「全產線」精益數字化建設等。精益生產需要精益數字化管理工具,企業應通過精益數字化的數據治理與數據價值創造,推動精益數字化加速從生產環節向價值鏈全生命周期延伸。他指出,面向未來,企業應學會從更廣空間的數據提取洞見,同時應高度關注「智能代理」這一概念。智能代理是指完成特定任務的智能體,如設計、工藝、質量分標、運維等。目前,業界應該思考的問題是,為工程師、管理者開發個人智能代理的平臺,是否體現出了特定人的個性化和價值,AI 智能體助力工程師、管理人員是否做到了持續改進。
在主題分享環節,王洪艷剖析了近年來企業精益數智化變革的成與敗。王洪艷表示,定位正確、概念突破、領導掛帥、組織能力、機制保障是企業精益數智化變革的五大成功要素。無論國企還是民企,一把手倡導精益數智化,企業往往會迅速落地,並且卓有成效;當一把手調崗或者退休,換成第二個人時,往往這個工作就停滯了。這種現象説明,精益數智化變革是一把手工程,企業領導者需要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身實踐,實現思想觀念突破,做到從戰略定位到組織機制保障,全員參與,創造價值。
張志輝介紹了中國通號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與實踐案例。張志輝表示,中國通號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實現內外兼修,對內通過數字化進一步發揮軌道交通領域「三位一體」全產業鏈優勢,通過精益化降本減耗,提質增效,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對外催生新一代軌道交通智能控制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系統裝備100%可用性。中國通號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框架是重點開展四項智能化建設任務,即智能產品、智能工程、智能運維、智能經營,同步推進數字基座建設,打造高效、協同、智能的數字化平臺。同時構建貫穿「三個一體化」的精益管理體系,即工程設計和工程服務一體化、產品研發和集成實施一體化、硬件設計和生產製造一體化,全面推動生產方式、業務模式、治理體系變革。張志輝表示,數智技術與精益管理的融合,使企業能更精確地衡量和管理運營全過程,為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王振林分析了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在「AI+製造」領域的應用。王振林提出,在數智化時代,「AI+製造」存在一系列痛點與難點。對於「AI+製造」來説,「場景」這一關鍵要素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與算法、算力、數據共同構成了驅動落地「AI+製造」的四維支柱。驅動「AI+製造」不斷發展,需要找到應用場景,讓場景與模型互相支撐,在數據和模型同時高效運轉時,加快智能製造系統的持續演進。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始終致力於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將AI技術與製造場景深度融合,把數智化的基因生成植入製造產業的發展脈絡。
邱傑分析了應如何以精益數字化重構企業強韌運營能力。邱傑表示,從新近發佈的世界企業500強榜單可以看到,中國企業在數量和規模上已處於世界領先行列,但從企業短期盈利能力和長期股東投資回報率看,中國企業還有差距。中國企業如何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轉變?關鍵是要抓住企業內部的可控變量,轉變傳統發展模式,構建企業長期盈利且可持續發展模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其中,通過精益數字化重構企業強韌運營能力至關重要。精益是企業的靈魂。數字化給企業管理插上了效率的翅膀,有數據化的加持,管理能被有效固化和大幅度提升,並且減少了很多浪費。只有「全員參與、持續改善」的精益化管理,才能給企業的運營能力和競爭力帶來有效提升。
數智融合已成為中國企業在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本期中國企業大講堂匯聚了專家學者的戰略思考,凝聚了領軍企業的實踐經驗,在精益數智化融合與創新的思想碰撞中,為中國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可借鑑的思路和方法。
企觀國資是企業觀察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號。《企業觀察報》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指導、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管主辦的全媒體平臺,被國務院國資委認定為「國資國企自有輿論平臺」,致力於以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視角關注報道中國企業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