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FA 之王」 包凡歸來,傳奇能否續寫?

2025-08-10 07:00

(來源:F金融)

8 月 8 日,華興資本股價迎來強勁反彈,單日漲幅達 16.84%,收於 6.87 港元 / 股。儘管與 2021 年巔峰時期的股價仍有不小差距,但盤中 7.15 港元 / 股的最高價,已創下近一年來的新高。這一股價異動,無疑是市場對一則現實消息的積極迴應。

就在前一天,多個獨立信源證實,被有關部門留置近兩年半的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近期已 「出來了」。這位曾在國內創投圈叱吒風雲的大佬,自 2023 年 2 月突然失聯后,終於首次重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對於包凡的動態,華興資本在迴應中保持着清晰的距離:包凡不再參與集團日常管理與運營,其個人生活動態屬於私人事務範疇。

Part 1 江湖起點:從華爾街鋒芒到三里屯創業

包凡的金融天賦,在上海弄堂的市井煙火與華爾街交易大廳的資本浪潮中悄然孕育。1970 年出生於上海的他,於 1993 年躋身全球金融核心圈層,先后在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任職。

在這兩家國際投行的七年時間里,包凡參與了多家頂尖跨國企業的資金募集、銀行借貸及兼併收購等業務,積累了豐富的國際金融市場實戰經驗,也由此練就了對資本運作的敏鋭洞察力。

2005 年,包凡做出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抉擇。他毅然離開跨國投行的舒適區,在北京創立了華興資本。而這一決定,恰好趕上了中國互聯網創業浪潮初起的黃金時代。他為華興資本定下 「專為創業者服務的投行」 這一定位,精準填補了當時中國創投市場缺乏專業創業者投行服務的空白。

創業者最需要什麼?包凡看得透徹:無非是融資支持、併購協助與上市輔導。

他帶着團隊深入互聯網創業公司羣體,尋找具有潛力的明日之星,並用在華爾街學到的專業能力為這些企業搭建起連接資本的橋樑。公司創立初期,包凡身兼數職,從項目篩選到交易撮合,事事親力親為。

「社會就是一個江湖」,包凡曾這樣概括自己的商業哲學。「人情世故是合作的基礎,朋友和人脈成就了華興的今天。」 這種對人際關係的深刻理解,成為日后華興資本崛起的隱形支撐。

Part 2 巔峰時刻:中國互聯網的 「資本紅娘」

2018 年 9 月 27 日,包凡帶領自己創立的華興資本在香港交易所敲響上市鍾聲,公司市值一度突破百億港元。這一刻,「誕生在中國的投資銀行家」 這一讚譽,對包凡而言實至名歸。

包凡的傳奇故事,由一樁樁改寫行業格局的併購大案書寫而成:

促成騰訊與京東的深度戰略合作,讓中國互聯網兩大巨頭成功 「聯姻」,重塑了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推動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構建起中國規模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生態;主導優酷土豆合併,終結了視頻行業長期的燒錢混戰,催生了行業領導者。

據統計,中國互聯網領域超七成的重大融資、併購及 IPO 交易,背后都少不了華興資本的參與。從 58 同城與趕集網的合併,到陌陌收購探探,再到美團收購摩拜,包凡成為互聯網大佬們最信賴的 「資本紅娘」。

創投圈曾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還沒聽説過包凡,説明你的業績還沒到拿上臺面的程度;如果你需要包凡的服務了,那麼恭喜你,你即將邁入獨角獸行列。」 這句話生動地詮釋了包凡在中國創投圈的核心地位。

2015 年,包凡的影響力獲得國際認可。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將他評為 「全球金融 50 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第 22 位,他也成為這份榜單上罕見的中國面孔。此時的包凡站在職業巔峰,被媒體譽為 「站在劉強東、王興等互聯網大佬身后的大佬」。

Part 3 風暴來臨:「旋轉門」 疑雲下的危機

2022 年 9 月,一位核心高管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他就是華興資本總裁兼華興證券(香港)董事長叢林。這一事件,成為包凡命運轉折的導火索。

叢林案的背后,是船舶租賃領域持續發酵的反腐風暴。在加入華興資本之前,叢林在工商銀行系統任職多年,曾任工銀金融租賃執行董事、總裁,以及工銀國際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這場風暴的焦點,聚焦在一筆 2 億美元的貸款之上。2017 年 10 月,叢林在工銀國際任職期間,向華興資本批出了這筆貸款。巧合的是,在華興資本 2018 年 9 月於港股上市並償還該筆貸款后不久,叢林便接受包凡的邀請,跳槽至華興資本擔任總裁,年薪高達千萬級別。

這一異常時間線引發了監管部門的高度警覺。一位接近包凡的投資人士曾透露:「叢林事件是典型的‘旋轉門’事件,屬於‘在職時提前築巢,離職后權力變現’的腐敗模式。」 而這種 「旋轉門式腐敗」,正是國家在銀企領域重點打擊的對象。

船舶租賃領域因其業務多涉及跨境交易、離岸架構等特殊性,向來是腐敗風險較高的領域。該業務大多通過在境外離岸市場設立特殊目的公司(SPV)進行操作,風控和監管難度極大。2022 年,工銀金融租賃已有三位高管被帶走調查,包括原航運金融事業部董事總經理楊長昆、副總裁紀福星,以及后來在中信金融租賃任職的郭芳萌。

叢林被帶走后,包凡曾向朋友諮詢應對之策,得到的建議是 「趕緊做切割」。隨后,華興證券高層迎來大換血,叢林卸任董事長職務。但這些努力,終究未能阻止風暴蔓延到包凡本人身上。

Part 4 漫長調查:從失聯到辭任的時代落幕

2023 年 2 月 16 日晚,華興資本一則公告令市場震動:公司董事會主席、實際控制人包凡失聯。消息一出,創投圈隨即掀起軒然大波,華興資本股價當日暴跌近 30%。

接近華興資本的相關人士透露:「包凡失聯主要與叢林在船舶租賃業務上的違規操作有關,包凡個人因配合調查被帶走。」 但包凡究竟是涉案還是單純配合調查,官方始終未給出明確説明。

近年來,華興資本在此期間經歷了劇烈的內部動盪。2020 年,杜永波、王新衞、鄭熠等創業元老相繼離職,引發公司內部人事震盪;曾作為重要板塊的華興醫療基金宣告分家;1986 年出生的陳楊被提拔為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負責人力、法務及運營工作。

2024 年 2 月 2 日,華興資本宣佈重大人事變動:包凡辭去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及所有相關職務。這一消息,標誌着一個屬於包凡的創投時代正式終結。公告發布當日,華興資本股價異常平靜,市場似乎早已消化了這位靈魂人物離去的消息。

同年,包凡的妻子許彥清開始走向前臺。2024 年 9 月 6 日,華興資本公告宣佈孫千紅辭任非執行董事,許彥清接過這一職位,正式進入公司董事會。這一安排被外界解讀為包凡家族保持對公司影響力的關鍵一步。

Part 5 歸來之后:隱退與新生的未知之路

距離包凡被留置已過去約兩年半時間。截至目前,包凡案件的代理律師未就其是否已完全恢復自由身發表任何評論。

6 月底,華興資本宣佈計劃投入 1 億美元佈局 Web3 與加密貨幣賽道,這一動作似乎暗示着后包凡時代公司的戰略轉型方向。

從 2005 年創立華興資本,到 2018 年上市的輝煌時刻;從撮合互聯網巨頭併購案的風光無限,到捲入船舶租賃腐敗風暴的跌落;包凡的職業生涯,深刻映照出中國創投市場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與複雜面相。

如今,北京三里屯的霓虹依舊閃爍,但資本江湖早已物是人非。創投圈還在流傳着包凡那句名言:「朋友、人脈成就了所有。」 只是現在人們説起這句話時,語氣中多了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況味。

在留下中國互聯網併購江湖的一段傳奇與一聲嘆息后,「出來」 后的包凡,是否會如華興資本的最新迴應那般,徹底褪去光環、遁入凡間?答案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

文章來源:高見Pro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