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9 23:47
人工智能對美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顯而易見。英偉達以近4.5萬億美元的市值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從OpenAI到Anthropic等初創公司已籌集了數百億美元資金。
但投資者也在日益關注這項新技術的負面影響:它可能會顛覆一些產業,就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而投資者已開始押注這種顛覆將在哪些產業發生,紛紛拋售一些策略師預計會因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普及而面臨需求下滑的公司股票。
受到影響的包括網頁開發企業Wix.com、數字圖像公司Shutterstock以及軟件製造商Adobe這三家公司位列美國銀行策略師眼中最易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26家公司。自2022年底ChatGPT問世以來,這26家公司的走勢基本與大盤持平,但自今年5月中旬以來,這一羣體的表現已跑輸標普500指數約22個百分點。
「這場顛覆是真實存在的,」Futurum Group首席執行官Daniel Newman表示,「我們原以為這會在五年內發生,但現在看來可能只需要兩年。那些以服務為核心、員工人數眾多的企業如今將極易受到影響,即便它們在上一代技術浪潮中擁有強勁的業務。」
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公司因聊天機器人及能夠編寫軟件代碼、回答複雜問題、生成照片和視頻的所謂「代理」得到廣泛應用而倒閉。但隨着微軟、Meta Platforms等科技巨頭向人工智能投入數千億美元,投資者已開始採取更趨防禦的立場。
Wix.com和Shutterstock在2025年迄今已分別下跌至少33%,而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了8.6%。Adobe下跌了23%,原因是市場擔憂其客户可能會轉向可生成圖像與視頻的人工智能平臺,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已嘗試了一則人工智能生成的廣告。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的萬寶盛華集團今年股價下跌30%,其同行羅致恆富的市值則縮水一半以上,股價跌至逾五年來的最低點。這兩家公司提供的招聘服務可能會受到自動化程度上升影響。
隨着人工智能改變人們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的方式乃至高校的運作模式,投資者的情緒也在改變。即便是像微軟這樣位於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前沿的公司也在裁員,以提升生產效率併爲更多人工智能投資騰出空間。對許多科技行業觀察人士而言,人工智能無處不在導致企業關門大吉的時刻已經臨近。
縱觀歷史,新技術摧毀一整個行業的先例比比皆是。電報被電話取代,馬鞭和馬車被汽車取代,而奈飛對百視達的淘汰,則體現了互聯網的顛覆性。
「市場上有很多領域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徹底摧毀,或者至少整個行業將面臨極大的顛覆,導致相關公司變得無關緊要,」50 Park Investments首席執行官Adam Sarhan表示,「任何業務可以由人工智能以更低成本更快完成的公司都會被淘汰。比如平面設計、行政工作,以及數據分析。」
當然,也有不少原本被認為會受到人工智能嚴重衝擊的公司如今依然表現強勁。儘管許多人工智能公司都提供即時翻譯服務,語言學習應用開發商多鄰國卻在上調2025年銷售預期后股價大漲,部分原因正是其在自身戰略中有效整合了人工智能。該股在過去一年中幾乎翻了一番,不過市場仍擔憂下一代人工智能可能構成威脅。
HFS Research首席執行官Phil Fersht表示,隨着越來越多公司面臨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這將成為一個日益加劇的投資主題。
「華爾街顯然已經開始緊張了,」Fersht表示,「這將是一個艱難而無情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