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9 16:41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歡迎來到具身智能的賽博世界!
繼昨日雨中開幕后,8月9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現場人氣不減,喧鬧非凡,堪稱人和機器人最多的一屆。宇樹科技、銀河通用、優必選、逐際動力、眾擎機器人、魔法原子等200余家機器人企業「狂秀實力」,紛紛展示絕活。
此次大會還首發展示新品100余款,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達50家,參展數量創下同類展會之最,人潮洶涌的熱鬧景象不亞於早前在上海舉辦的WAIC。
不過,機器人大會更為具象化,雙足人形、輪式人形、四足機器狗等各種形態的機器人爭奇鬥艷,打拳、跳舞、秀走姿、打麻將、撿垃圾、分揀貨物……機器人越來越會整活,而且也整得越來越好了。
人形機器人花式整活
宇樹依然是展會明星,上至五六十歲的老人、下至小學生,熱情的觀眾們把展臺圍得水泄不通。
這次宇樹再次把機器人格鬥擂臺搬到現場,兩款G1人形機器人分別帶着綠色、黑色的頭套和手套,在現場展開對決,出拳、側踢、膝踢、閃避等動作顯得越來越嫻熟。
這考驗的是機器人的動力系統,關節協作、抗擊打以及運動控制系統的穩定性,但有時受到外力或慣性衝擊,G1還是會趔趄摔倒。搜狐科技還和「小黑」現場進行了PK,雙方互打幾個回合后,「小黑」展示出了高情商,直接KO了自己,躺在了地上。
此前宇樹發佈的售價3.99萬元起的第三款雙足人形機器人R1也來到現場,但僅是靜態展示。新款四足機器狗A2整體個頭相較同台的Go2大了不少,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最大攀爬高度1米,比較適合高負載工作。
眾擎機器人則將展臺變成為T臺和街舞現場,身高1.38米的PM01化身模特,現場展示着擬人走姿和快速奔跑的能力,跌倒后能自主爬起,還能像人一樣落座,這主要得益於該公司研發的自然步態行走的技術。
身高1.85米、體重高達85公斤的眾擎重載級全尺寸通用人形機器人T800也首次亮相,它坐在座位上,身上纏繞着鐵鏈,帶着一眾「小弟」,還時不時舉起胳膊「秀肌肉」,可以説是非常霸氣了。
魔法原子也帶來了「全家族」產品,包括不同尺寸的兩款雙足人形機器人,以及四足和輪式機器狗。它們現場上演「舞蹈天團」,還不時舉起雙臂和觀眾打招呼。
帕西尼感知則搭建了機器人動態交互秀,三款輪式人形機器人伴隨着動感的音樂跳起手勢舞。在逐際動力的展臺上,新發布的人形機器人LimX Oli也秀出多段高難度舞蹈,還表演了中國功夫。
除了這些花活,多家機器人還展示了多個領域的「打工」場景。優必選就帶來了人形機器人「打工天團」,Walker S2現場演示3分鍾換電,並能極限下蹲、遠距離抓取,解鎖打工新姿勢。
11台 Walker S1 還集體「上崗」,通過互相協同,實現分揀任務,打造「永不停機的新質生產力」,就是行走速度還是有點慢。
銀河通用現場搭建了零售服務和工廠倉庫。Galbot機器人取貨、搬運、分揀都不在話下,相較去年,機器人在精準度、穩定性、速度都有着不小進步,尤其是在工廠場景下的移動速度有了肉眼可見的明顯提升,官方甚至稱其為「漂移」,不少觀眾對此也發出驚呼。
星動紀元則展示了最新發布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L7智能分揀和掃碼的能力,它可以識別到傳送帶上的包裹,雙手拿起進行掃碼。搜狐科技注意到,當它發現包裹拿反的時候,它還可以自主進行調整,從而正確識別。以后,貨物簽收掃描這事就可以讓機器人去干了。
全國多地人形機器人國家隊,包括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地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紛紛展出機器人,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中心也展示了機器人的分揀能力。
3-5年或達到ChatGPT時刻
全場逛展下來,搜狐科技的感受是,整體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相比一年前展示的能力,有了明顯進步,甚至部分機器人已擺脫遙控操作,這無疑代表着機器人自身能力的重要進化。
首程控股機器人領域投資人對搜狐科技表示,今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整體在從「看得到」向「用得上」在進階。往年不少參展機器人仍停留在樣機階段,今年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能夠在現場實現複雜任務的自主演示,真正讓人感受到技術從「學術驗證」邁向「工程實用」。
北京虛擬動點科技董事長兼CEO劉耀東是今年第一次來到世界機器人大會,他最大的感受是,從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始,人形機器人的性能就有明顯提升,包括硬件和運控穩定性,算法都在持續優化。
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在今日的演講中也提到,目前機器人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並不在於硬件不夠好或成本比較高,而在於具身智能的AI還是完全不夠用。
「現在人形機器人能夠提供給大家的更多還是情緒價值,有用價值還沒有實現。這並不是硬件的問題,核心還是它的智能水平,AI的水平沒有達到。」自變量公司創始人王潛也對搜狐科技表示。
去年行業還在討論到底是做雙足,還是輪式,今年行業焦點轉為AI。隨着本體硬件成熟和AI能力提升,不少人形機器人已擺脫遙控操作,不再是被操控的大型玩具,而是可以自主規劃、自主行為的智能體了。
比如,加速進化今年再次搭建了54平方米的小型足球場,剛在機器人足球世界盃Robocup獲得冠軍的人形機器人T1、K1雙雙亮相。
加速進化現場上演了無人遙控、自主決策的2V2 AI足球賽,機器人通過視覺系統,可以自主識別球的位置,並根據現場情況採取進攻或防守的策略,不少觀眾還和機器人進行了互動。
銀河通用的Galbot機器人也基本擺脫了原來的遙控操作或是預先編好的程序,藉助端到端具身大模型,能夠根據指令,自主識別貨架商品並穩定抓取,無需路徑規劃即可完成有關操作。
現場,魔法原子首次展示了「小麥」雙手操作的工業流水線點膠場景,每20秒機器人就能左右開弓,雙手同時自主完成兩個電機的點膠作業。
靈初智能的麻將機器人同樣也可以自主完成翻牌、抓牌、理牌等操作,同時可以在博弈中展現策略思考,自主做出碰槓等博弈決策,一定程度展現出「會思考的手」。
這些機器人走向自主的背后得益於AI,尤其是具身大模型技術的逐漸應用,一定程度呼應了此次機器人大會以「讓機器人更智慧,讓具身體更智能」的主題。
王潛認為,未來人形機器人最關鍵的是,需要足夠好的機器人大腦,足夠好的具身大模型。「所有的機器人要更像人,或者能夠有用,關鍵就是AI。要達到ChatGPT的水平,可能還有3到5年的時間。」
王興興也透露,宇樹大部分員工都在做AI,但不是去做單功能性的AI,而是通用型的AI,但挑戰比較大,目前為止不是特別理想,「目前有點像ChatGPT出來前的1到3年時間」。
他認為,目前具身智能和機器人的整個模型架構都不夠好,也不夠統一,但現在行業對模型關注有點少,反而對數據問題關注過多。
「機器人的GPT-4時刻,快的話未來2到3年很有可能實現,最慢3到5年大概能實現。」王興興説。
落地場景拓展,多家企業衝擊千台訂單
隨着機器人能力的提升,可以落地的場景和應用也越來越多,人形機器人也有望迎來一定規模的量產。
除了熟知的科研、導覽、工業、商業等場景,此次大會還展示出機器人在陪伴、消費、康養等領域的場景,比如可擼的機器貓、機器狗,做雞尾酒、倒可樂、做咖啡、做煎餅,在卧室鋪牀、撿垃圾等都不在話下。
不少企業今年也將迎來一定規模的訂單量產。王興興在演講中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國智能機器人行業平均達到50%到100%的增長,需求端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宇樹科技和智元機器人此前就同時中標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25年至2027年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採購項目,合計金額達1.2億元。智元機器人此前還宣佈,預計今年出貨量可達數千台。
銀河通用機器人已獲得100家門店訂單,計劃於年底前實現全國範圍投用。該公司在北京地區近十家門店已完成部署,並實現常態化運營,每家約40平方米的門店的數萬盒藥品均由Galbot機器人管理。
今年7月,優必選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超9051萬元的項目,刷新人形機器人單筆訂單紀錄。該公司面向科研教育的天工行者機器人已收穫百台訂單,今年預計交付超300台。
松延動力則在7月實現量產交付105台人形機器人,並已累計獲得超2000台產品的商業化訂單,合同總額預計突破1億元。
加速進化的踢球機器人交付量也在7月份創下歷史新高,兩款冠軍機型共交付超120台。有業內人士透露,該公司今年有望實現近億收入。
京東作為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唯一參會的互聯網大廠,展臺集中展示了宇樹、智元、天工、眾擎、星海圖、逐跡動力、松延動力等多款機器人產品,併發布「智能機器人產業加速計劃」。
該計劃核心是,京東將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投入超百億資源,並定下三年內助力100個機器人品牌銷售破10億、走進超百萬個終端場景的目標,現場直接打出了「買機器人上京東」的口號。
搜狐科技注意到,目前京東平臺已吸引家庭助手、陪伴、養老、工業等多個領域的機器人企業入駐,並推出機器人消費節,還有機器人蔘與國家補貼計劃,消費者可用更低價格入手一款機器人。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最近還出手投資多家機器人企業,包括智元機器人、逐際動力、千尋智能、眾擎機器人、帕西尼感知等。現在,京東還想成為機器人主流銷售平臺。
不過,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距大規模商業化還需要一定時間,業內多數人都認為目前還處於商業化早期。
在劉耀東看來,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實用性動作還是太少,現在本質上還是在秀性能,商業化落地還需等待。他認為,B端會更快落地,而家庭服務可能至少還需五年。
王興興則認為,未來幾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翻番都是有保證的,如果有更大的技術突破,未來2到3年一年出貨幾十萬台,甚至上百萬台也有可能。
「我們要給整個行業、整個產業一些發展的時間,我相信明年再來的時候,能看到的可能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場景。」王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