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9 14:54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8月9日電(李一帆)8月8日,以「碳索綠算 智引供需」為主題的長三角智算產業協同發展會議在安徽蕪湖舉辦。會上,蕪湖液冷智算基地正式開服,基地總投資額2.5億元,將為構建長三角綠色算力樞紐及液冷設備研產銷基地注入新動力。
智能算力是數字時代的戰略資源,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2022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同意長三角地區啟動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成為八大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之一,並設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數據中心集羣和蕪湖數據中心集羣,提出要「圍繞兩個數據中心集羣,抓緊優化算力佈局,積極承接長三角中心城市實時性算力需求」。
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智能算力產業領域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算力和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構產業生態,但與之相伴的能耗和碳排放問題也日益凸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大數據與數字經濟部副主任唐煒在會上表示,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2024年全球數據中心的總耗電量高達415太瓦時,佔全球總用電量的1.5%,近5年年均增長約12%。其中,美國、中國和歐洲分別佔全球總量的45%、25%和15%。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從環境側佈局算力靠近能源富集地區,從供能側推進綠電直供、儲能和微電網等新模式,從算力側開展綠電核綠證交易、建設綜合能源算力協同調度系統等,多措並舉破解算力能耗瓶頸。
《綠色算力發展研究報告(2025年)》顯示,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下,算力與能源的協同聯動不斷加強,低碳水平持續優化。全國算力設施加速向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數據中心集羣和蕪湖數據中心集羣等樞紐節點集聚,2024年底全國樞紐節點地區新增算力佔全國60%以上,帶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PUE(數據中心總能耗)降至1.46。其中,液冷、算電熱碳一體化、智能化運維等技術的全生命周期應用,推動數據中心節能降碳能力全面提升。
在此背景下,各地算力中心正在掀起一股「液冷」風潮,相較於傳統的「風冷」,液冷技術以散熱率高、精確製冷、有利處理器性能提升、低噪音等優點,正成為越來越多數據中心的建設首選。
據唐煒介紹,2024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23.7億美元(約合17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7%,2025年預計增至33.9億美元(約合243.5億元人民幣),2029年或達162億美元(約合1163.8億元人民幣),複合增長率達到46.8%。
以蕪湖數據中心集羣為例,在會議現場,安徽首個單相浸沒液冷智算數據中心——提爾液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提爾科技」)蕪湖液冷智算基地正式開服。據介紹,該基地總投資額2.5億元,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建設了浸沒液冷智算數據中心、一體化液冷機櫃技術研發中心及相關配套設施。
提爾科技董事長孫海旺表示,提爾科技多年來專注深耕液冷一體化領域,掌握多項浸沒液冷核心專利技術,相較於傳統「風冷」方案,其初始投資和電力消耗成本可節省40%以上。
提爾科技首席技術官(CTO)秦國強介紹,蕪湖液冷智算基地致力於打造行業領先的液冷智算產品生產線,項目總預計部署服務器機櫃240個,網絡機櫃80個,提供總計8000PFlops@FP16的算力,依託單相浸沒液冷技術推動能耗使用效率(PUE)降至1.08,通過搭載1.2兆瓦自發電光伏系統加外購綠電的方式,實現綠電佔比超80%。
據瞭解,依託蕪湖液冷智算基地,提爾科技將持續提升技術實力與綜合能力,在服務長三角樞紐綠色算力的基礎上,打造「六綠一負」智算產業集羣,為政務、工業、教育、金融、交通、醫療等應用場景提供綠色電力、綠色計算等一站式智算平臺服務,共同推動長三角區域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
編輯: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