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深圳港LNG加註全域覆蓋

2025-08-09 16:54

南方財經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在綠色轉型下,船舶燃料選擇及加註已成為全球航運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8月9日凌晨,招商局港口集團深圳西部港區成功實施首次LNG試加註作業。南方財經記者瞭解到,本次作業是由深圳中石油國際液化天然氣加註公司加註船「新奧普陀號」,從銅鼓航道進入蛇口集裝箱碼頭5號泊位,為15萬噸級集裝箱受注船「達飛誠實輪」加註約6700立方米LNG燃料。

向清潔能源轉型,LNG等清潔能源船舶日益增多,碼頭LNG加註業務成為港口配套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港口樞紐能級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據相關機構測算,2024年全球LNG加註市場規模已突破82.9億美元,並以42.6%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張,預計到2033年將達2021億美元規模。

當前,上海、寧波、大連、深圳等城市均發力綠色燃料加註業務。正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深圳,1-7月鹽田港加註保税燃料43.4萬噸,同比增長40.7%,其中保税LNG加註13.4萬噸,同比大增161.4%。

本次西部港區作業,標誌着深圳港LNG加註業務實現從東部港區單點佈局向西部港區延伸,正式形成LNG加註東西「兩翼」。

西部「黃金水道」LNG加註首突破

8月9日凌晨,深圳中石油國際液化天然氣加註公司加註船「新奧普陀號」在西部港區成功為「達飛誠實輪」試加註LNG燃料,並順利實施6700立方米LNG燃料加註補給。

截至7月,招商港口深圳西部港區常規掛靠航線191條,航線佈局密集,涵蓋北美、南美、地中海、東南亞、非洲等地區。此次成功開展國際船舶LNG加註作業,完善了西部港區的服務功能,深圳港也由此實現了LNG加註業務的東西部全域覆蓋。

記者瞭解到,招商港口協同政府相關部門、中石油、船公司等,持續推進西部港區的LNG船舶加註業務。為確保LNG船用燃料加註業務安全開展,招商港口委託專業機構對LNG船用燃料加註作業及通航安全保障等進行了專題研究和評審,對險情預防和應急處置預案做了充分準備。

此前,深圳港LNG加註業務僅在東部港區單點佈局。掛靠西部港區的LNG船舶如無法利用在港作業時間進行燃料補給,需要在港外錨地或其他港口進行加註,將大大降低班輪公司的航運效率,也將影響深圳港的綜合競爭力。 

近年來,深圳積極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綠色航運成為其重要發展方向。2020年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發佈了首批授權事項清單,明確賦予深圳國際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許可權。

實際上,在國家法律法規和國際組織等減碳限硫要求下,低硫燃油、LNG是當前全球存量船舶動力來源的主要選擇。

其中,LNG具有技術成熟度高、能量密度高、法規完備性等優點。與一般船舶燃油相比,LNG幾乎不產生顆粒物污染,也不存在硫排放問題,還能減少近80%的氮氧化物排放、約40%的二氧化碳排放。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總計647艘3700萬總噸的新船訂單中,235艘2060萬總噸為替代燃料船舶,佔比達55.5%,其中LNG動力船達102艘1330萬總噸。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重要一步

相關研究顯示,未來船舶燃料發展路徑可能出現「組合替代」趨勢,LNG是短期替代首選,中長期最具應用前景的是甲醇、其次是氨。

南方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深圳持續推進LNG、甲醇等船舶燃料加註產業發展,動作頻頻。

今年2月,大鵬海關成功推動落地國內首單跨境保税LNG加註,5月首次完成大灣區跨關區保税LNG加註,6月完成深圳首批「兩倉功能疊加」儲罐出庫的燃料油加註。據企業估算,「兩倉功能疊加」后,從倉儲到保税燃料船供運營的成本可降低30%。

6月10日,中辦、國辦正式發佈《關於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明確提及「在便利通關、燃料加註結算等方面支持深圳鹽田港加大探索力度。」

近日,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聯合發佈《深港甲醇加註作業安全覈查指引》。該《指引》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海事處支持,同步作為可參考的技術指引在香港發佈,可為往來於深港的甲醇動力船舶、加註船舶和從業人員提供相對一致的加註作業安全操作參考指引,有效降低加註合規成本。

放眼全國,另有上海、寧波、大連、廣州等多個城市積極推進船舶燃料加註產業發展。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上港集團能源公司在海通碼頭為遠海汽車船「文景口」輪順利完成LNG加註作業,這是「長江首單」保税LNG「船—船」同步加註,標誌着上海港保税LNG加註範圍成功向長江流域延伸。

6月30日,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集裝箱碼頭,LNG運輸加註船「海洋石油302」為雙燃料集裝箱船「地中海阿萊西亞」輪加註了5000立方米LNG。

7月24日,在大連中遠海運重工碼頭,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應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全球首次綠色船用氨燃料加註作業,大連成為全球唯一同時具備生物燃料、綠色甲醇、LNG及綠色氨燃料等船用替代燃料加註能力的港口。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彭曉釗建議,競逐國際船舶燃料加註中心,深圳可按照不同替代燃料特徵及技術成熟度,加快佈局新型船用燃料加註產業,延伸拓展大灣區油氣產業鏈,放大「保税+港口」疊加效應,強化國際航運中心綜合服務能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