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9 10:36
原標題:雷軍帶火「社恐總裁」
一個不喜歡站在聚光燈下的人,以一種意外方式走紅,並且還要頻繁露面——這正是海爾「當家人」周雲傑的現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周雲傑與雷軍共同亮相「代表通道」時,意外被雷軍帶火,成為上半年最意外的一次走紅。
事實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周雲傑對打造個人IP都比較謹慎。
周雲傑認為,企業家打造個人IP最終還要回歸產品和服務,否則就會成為噱頭。
甚至,周雲傑曾公開袒露,他不想做網紅,而是希望海爾的每個員工都能成為自己的代言人。
在周雲傑眼中,海爾更關注的是產品的品質、服務,以及用户體驗。
但似乎輿論難違,3月21日,周雲傑官宣入駐抖音、視頻號以及迴歸微博,要嘗試與網友互動,傾聽網友的聲音。
至此,一個不喜歡拋頭露面的理工男,在流量的裹挾下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讓人好奇的是,從3月5日走紅至8月5日,這期間約150天,周雲傑在社交平臺的表現如何?是否接住了潑天流量?是一位合格的「網紅」嗎?
周雲傑通過*關
接住了雷軍的「糖」
誰都沒想到,周雲傑會因一個表情而刷屏。
在3月5日兩會「代表通道」上,雷軍引起大批媒體圍觀。而與雷軍鮮明對比的是,站在雷軍背后的「神祕男人」周雲傑則略顯嚴肅,這一幕被網友製成表情包后迅速刷屏。
以后見之明來看,周雲傑的「出圈」不無原因。同樣身處嚴肅場合,與雷軍的遊刃有余相比,周雲傑則略顯拘謹,甚至表現出了「社恐」的錯覺,這種強烈的反差相當吸睛。
再者,當大多數企業家盡力表現*時,周雲傑卻因身高和表情管理等「元素」,呈現出「去精英化」的特點,反而讓人感到真實且有温度。
值得稱讚的是,海爾品牌管理部門也初步抓住了這次流量財富,連夜在微博發起討論話題,海爾旗下一眾官方賬號集體助陣,「你一票我一票,周總明天就出道」等熱梗頻出,周雲傑與海爾多次上榜熱搜。
沒有人能抵擋住流量的誘惑,周雲傑也不例外。
3月21日,周雲傑在抖音、微信視頻號、小紅書發佈「出道」視頻,在迴歸微博的配文中稱,「我出道不是爲了打造企業家個人IP,而是學習企業如何與新時代對話,讓海爾的產品、服務‘出道’。」
據不完全統計,在3月5日隨后的20多天時間里,周雲傑在微博衝上熱搜超過20次,累計閲讀量超過3億,堪稱2025年現象級走紅事件。
海爾摸到流量大門
但並未找到「鑰匙」
面對掉落的「天上餡餅」,周雲傑及海爾品牌管理部門在初期展出了教科書級的應對策略,適時開通賬號成功接住了流量。
但遺憾的是,在后續運營過程中,似乎已略顯乏力。
先來看周雲傑的動作。自3月21日「出道」至8月5日,據億歐統計,在抖音平臺,周雲傑共發佈約56個短視頻,在微信平臺,周雲傑視頻號共發佈約53個短視頻,在小紅書,周雲傑賬號共發佈約57條筆記。相比之下,在微博發佈的動態明顯偏多,共發佈了100條動態。
從內容上看,周雲傑發佈的短視頻內容涵蓋探訪工廠、回答提問、參加峰會、媒體採訪、外出演講、用户調研等諸多話題,內容上比較多樣化,還未形成明顯的個人特色和標籤。
億歐統計發現,在同一時間,雷軍在抖音發佈短視頻約51個、在微信視頻號發佈視頻約55個、在小紅書發佈筆記約127條。若僅從數量上判斷,雷軍明顯更加偏愛微博,期間共發佈大約739條動態。此外,雷軍還在個人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7篇,又召開了兩場發佈會,並進行了一場直播。
對比來看,周雲傑發佈動態的頻率依然較低,對不同媒介平臺的使用能力要遠遜於雷軍。
一個重要體現是,雷軍會根據不同平臺,發佈不同調性的內容,比如在小紅書,根據女性用户多的特點,雷軍會在小紅書打卡健身,明顯存在吸引女性用户的可能。而在微信視頻號上,很難看到雷軍在健身房打卡。
當然,這也説明可能海爾品牌管理部門還在探索之中。
換句話説,雖然初期順利接住了流量財富,但並未找到打開流量大門的「鑰匙」,在賬號運營、內容輸出、企業家IP形象打造等方面,還需要繼續向小米學習。
更重要的是,網紅極易曇花一現,健忘的網友很難長時間記住一個人,伴隨着熱點事件的增多,很多網紅都已從聚光燈下消失。周雲傑也面臨着類似風險,熱度消退后如何持續引起關注是一大難題。
截至目前,周雲傑在抖音擁有粉絲136.3萬、在微博有粉絲117.1萬、在小紅書有粉絲13.9萬,這個粉絲體量距離成為真正的「大V」還相差甚遠,海爾品牌管理部門仍需繼續發力。
接棒海爾
與年輕人對話成為必過一關
熱熱鬧鬧的「出道」雖是看點,但真正值得關注的,還是海爾的業務。
2021年11月,72歲的海爾創始人張瑞敏主動請辭,周雲傑接棒成為新一任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
三年多時間,與大多數企業放緩步伐的策略明顯不同,周雲傑帶領下的海爾卻仍在不斷擴張,累計新增投資達到500多億元,顯示出較強的進擊之心。
比如斥資收購汽車之家。今年2月,海爾集團通過旗下「卡泰馳控股」與中國平安旗下「雲辰資本」達成協議,以總價約18億美元收購后者持有的汽車之家已發行普通股股份。完成交易后,卡泰馳控股將持有汽車之家約41.91%的股份,成為汽車之家的控股股東。
如此大動作的背后,其實反映了海爾的增長焦慮。
目前,海爾主要佈局三大業務方向:一是智慧住居,包括以智慧家電、智慧家庭、智慧生活為主的*曲線,以暖通產業為主的第二曲線,以智慧康養、家庭機器人為主的第三曲線。
二是大健康產業,主要包括生命科學、臨牀醫學、生物科技。
三是數字經濟產業,以工業互聯網平臺、行業解決方案為主。
整體來看,儘管海爾集團已坐擁8家上市公司(編者注:海爾智家、雷神科技、海爾生物、盈康生命、上海萊士、新時達、眾淼控股、汽車之家),擁有海爾Haier、卡薩帝casarte、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 & Paykel、AQUA、Candy等一眾全球化高端品牌。
但尷尬的是,可能大多數人提起海爾的*反應仍是——「賣家電的」,這或許便是海爾的硬傷。
作為一家制造導向型企業,要想在C端紅海中殺出重圍,毫無疑問,需要掌舵者走向臺前,以更新的方式與年輕用户對話。尤其是在美的、格力、小米等對手不斷發力,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時,更需要企業轉變發展思路。
2024年一次工作總結大會上,周雲傑稱,海爾既要有所堅持,又要主動出擊、擁抱變革。
周雲傑還曾表示,「要麼與AI同進化,要麼被AI邊緣化」。這均能看出,周雲傑希望與時俱進,他更想看到一個求新求變、擁有創新力與活力的海爾。
開通社交賬號,自然在意料之中。周雲傑曾公開透露,早在去年底就已計劃開通個人賬號,組建專業內容團隊,用年輕人喜愛的短視頻、直播等形式與用户互動。
如今看來,雷軍堪稱是周雲傑的「幸運之星」,強大的「流量溢出」效應為周雲傑起到了助推作用。
只是對於海爾品牌管理部門來説,接住潑天流量僅僅通過了*關,如何真正將周雲傑打造成年輕人喜愛的「網紅」,並且將流量與品牌有效結合,對海爾業務形成推動作用,纔是需要認真思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