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平臺社會》:數字時代平臺治理的深邃洞察與當代啟示

2025-08-09 06:55

《平臺社會:互聯世界中的公共價值》

何塞·範·迪克 等著 孟韜 譯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23年出版

《平臺社會:互聯世界中的公共價值》(簡稱《平臺社會》)由荷蘭數字社會研究權威何塞·範·迪克等撰寫。全書分為七章,每一章都聚焦於平臺社會的一個關鍵領域。相較於同類著作對經濟效率的強調,該書獨樹一幟地將「公共價值」作為分析核心,尤其第四章對優步司機的勞動權益分析,為我國2000多萬平臺從業者的社會保障問題提供了鏡鑑。此外,作者所構建的偏見檢測模型以及所揭示的平臺數據「準公共品」特性為新福利經濟學研究提出了「數字公共品的供給困境」「算法歧視的福利損失」等新議題。

該書的一大顯著特點是巧妙融合了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傳媒學等多學科理論,構建起一個全面而立體的分析框架。在分析平臺對勞動組織的影響時,從政治經濟學視角揭示了平臺如何通過算法和規則設計,實現對勞動者的控制和剝削;從社會學視角探討了這種勞動組織方式對勞動者社會身份、社會關係的影響;從傳媒學視角關注平臺在傳播勞動信息、塑造勞動者形象方面的作用。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我們能夠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平臺社會的本質和運行機制,不僅拓寬了研究的視野,也為理解平臺社會的複雜性提供了更為豐富的理論支撐。

該書通過深入剖析優步、臉書等具有代表性的平臺案例,生動展現了平臺如何巧妙繞過傳統監管體系,對公共價值(如公平、隱私、勞工權益等)構成挑戰,也引發讀者對平臺社會現實問題的深刻思考。對現實案例的分析,讓讀者可以看到平臺在追求商業利益的過程中,如何忽視了公共價值,如何給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反思和改進平臺社會治理的契機。

該書還指出美國科技巨頭以追求商業利益和創新為核心,倡導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平臺經濟發展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社會公共價值,而歐洲社會福利體系更注重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社會公平,對平臺經濟的發展有着更為嚴格的監管。這種全球比較的視角,有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平臺社會治理的異同,也為我國平臺社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鑑,既可以從歐洲的經驗中學習到如何在保障平臺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對社會公共價值的保護,也可以從美國的做法中吸取教訓,避免在平臺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類似的問題。

該書第四章「城市交通」部分深入探討了優步等平臺對勞動組織的顛覆性影響。作者指出,平臺將司機歸類為「小微創業者」而非僱員,以此規避了社會保險、最低工資和集體談判權等傳統勞工保障。這種模式雖然賦予了勞動者一定的靈活性,但卻導致他們陷入了無社會保障、工作不穩定的困境。

優步通過算法激勵司機延長工作時間,卻無需承擔僱主責任,將社會福利成本轉嫁給了公共財政。司機爲了獲得更多的收入,不得不長時間工作,但他們的勞動權益卻得不到保障。一旦發生工傷、疾病等情況,他們將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而且,由於平臺對司機的管理缺乏規範,司機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也難以得到保障。這一分析與我國平臺從業人員的現狀高度契合。據統計,我國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已超過2億,但參保率卻不足20%。許多平臺通過勞務外包或眾包模式規避社保繳納義務,使得勞動者面臨工傷無保障、養老無積累的風險。外賣騎手在送餐過程中面臨着交通事故等風險,但由於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一旦發生意外,他們將無法獲得應有的賠償。網約車司機在退休后也面臨着養老無着落的問題,因為他們在工作期間沒有積累足夠的養老金。

針對這一問題,該書為我們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了以下啟示:

第一,明確勞動關係界定。通過立法明確平臺與從業者的法律關係,將符合實際僱傭關係的勞動者納入社保體系,為勞動者撐起法律保護傘。該書分析了歐盟法院已裁定優步司機為僱員,享有全職福利,這一案例可為我國提供有益的參考。我國可以借鑑歐盟的經驗,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平臺與從業者之間的勞動關係。對於那些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勞動報酬等方面符合實際僱傭關係的勞動者,應將其納入社保體系,保障他們的基本權益。同時,加強對平臺企業的監管,防止平臺企業通過合同條款等方式規避勞動關係。對於故意規避勞動關係的平臺企業,應給予嚴厲的處罰,以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探索靈活參保新模式。借鑑書中提到的「平臺合作主義」理念,探索靈活就業者的分層參保模式。如浙江省推出的「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由平臺按單繳費,覆蓋騎手工傷風險,這種創新模式值得我國進一步推廣和完善。可以根據不同平臺從業者的工作特點、收入水平和風險程度,設計多樣化的社保參保方案。對於工作時間較長、收入較高的從業者,可以要求他們參加更高檔次的社保,以獲得更全面的保障;對於工作時間較短、收入較低的從業者,可以設計低檔次的社保參保方案,減輕他們的繳費負擔。同時,還可以鼓勵平臺企業為從業者購買商業保險,作為社保的補充,提高從業者的保障水平。

第三,構建多方共治新格局。政府可通過税收槓桿或數據共享協議等方式,要求平臺承擔部分社會保障成本。例如,聖保羅市提案要求出行平臺購買「信用額度」以補貼公共福利,這一舉措可為我國的平臺社會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政府可以根據平臺企業的經營規模、盈利情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要求平臺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障費用。此外,還可以通過數據共享協議,要求平臺企業提供從業者的相關數據,以便政府更好地瞭解從業者的工作情況和保障需求,制定更加精準的政策。同時,還需要加強政府、平臺企業和社會組織之間的合作,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共同推動平臺從業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解決。

第四,推動公共數據治理。該書強調平臺壟斷數據加劇了權力失衡的缺陷。我國可推動政務數據與平臺數據互通,為社保精準覆蓋提供支持(如通過出行數據識別高危職業羣體)。政務數據包含了大量的公民信息,平臺數據則記錄了從業者的工作行為和軌跡。通過將這兩類數據進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加準確地識別出需要社會保障的從業者羣體,提高社保的覆蓋率和精準度。例如,通過分析出行數據,可以識別出那些工作時間長、工作強度大的網約車司機,將其納入重點保障對象;通過分析外賣平臺的訂單數據,可以瞭解外賣騎手的工作區域和工作量,為他們提供更加合適的社保參保方案。當然還需要加強對公共數據的安全管理,防止數據泄露和濫用,保障公民的個人隱私。

《平臺社會》一書為構建「以人為核心」的數字治理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對於推動我國平臺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在平臺經濟的未來發展中,我們需要以公共價值為核心,加強對平臺社會的治理,引導平臺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實現平臺經濟與社會公共價值的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數字時代的平臺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師範大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