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挑戰史上最大IPO?美國房利美、房地美被曝正籌劃年末上市

2025-08-09 02:43

財聯社8月9日訊(編輯 史正丞)在美股IPO市場近期水温滾燙的背景下,傳聞已久的美國「兩房」重新上市一事也有了最新進展。

周五的最新消息顯示,美國政府正籌劃在二級市場出售房貸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的股份,並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啟動,潛在募集資金目標達到300億美元之巨。

根據現有統計,目前全球最大IPO是2019年在沙特本土上市的沙特阿美,募集資金規模達294億美元;美股歷史上最大的IPO是2014年的阿里巴巴,募資規模達到250億美元。根據LSEG數據,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半年IPO募集資金為88.5億美元,紐交所為75.2億美元,分別全球第二和第三。

事實上,「兩房」目標募集的資金還有可能進一步提高。

一些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官員討論的計劃可能會使得兩家公司的合併估值達到5000億美元或更高,並涉及出售5%至15%的股份——頂格計算相當於750億美元!目前,官員們也在討論如何安排募資結構,包括兩家抵押貸款巨頭是否以一家公司的身份IPO,或繼續作為兩個獨立實體單獨上市。

作為背景,房利美成立於1938年,為美國政府應對大蕭條后的住房危機創立,后續在1968年私有化並上市;爲了與私有化的房利美競爭並向市場提供更多資金,房地美於1970年成立,由此形成雙巨頭並行的格局。

在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兩房」因持有大量次級抵押貸款面臨破產危機,美國政府被迫接管。自那以后,兩家公司的利潤均需上交財政部,股東權益被實質架空。由於股價無法維持上市要求,「兩房」在2010年被紐交所摘牌。所以目前財經報道中的「兩房」股票,指的都是場外OTC市場的交易。

目前美國財政部持有能購買約80%房利美和房地美普通股的認股權證,另外還持有高級優先股。剩余的投資者持有次級優先股或普通股。

毫無疑問,這樣一家被政府託管的超大型公司要IPO,要比普通行業巨頭上市麻煩多了。

一堆疑難問題懸而未決

最大的問題是兩家公司以怎樣的結構上市。聯邦住房金融署署長比爾·普爾特曾表示,「兩房」發行股份的同時可以繼續處於託管狀態。特朗普也曾説過,希望兩家公司在發行股票的同時能繼續享有政府信用擔保,以避免住房按揭利率上升。但他們都未講明白,如何操作可以實現這一點。

很顯然,在私有化「兩房」的同時繼續提供明確政府擔保,這不僅是一個會計問題,還會牽涉到敏感的立法問題

據悉,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的首席執行官近期都曾奔赴白宮,與特朗普會面並討論「兩房」上市的潛在計劃。知情人士表示,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聯邦住房金融署的普爾特也曾列席相關會議。面對如此巨大且複雜的發售,一些銀行家對緊湊的時間表持有懷疑態度

截至發稿,受到市場傳聞影響,房利美、房地美在OTC市場均大漲20%。與去年底知名富豪、特朗普支持者比爾·阿克曼公開傳播「兩房」重新上市時相比,股價分別翻了近4倍和3倍。

image

(房利美、房地美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