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關税「誤傷」美股?國際股市意外「再次偉大」

2025-08-09 00:32

財聯社8月9日訊(編輯 夏軍雄)今年迄今為止,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税政策正在為國際股市注入強勁動力,同時也暫時打破了標普500指數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

國際股市今年有望跑贏美國大盤股基準指數(標普500指數),若成功實現,將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出現這一情況,也將是自2009年以來首次在上漲行情中實現超越。

2025年至今,MSCI全球指數(不含美國)上漲了18%,遠高於標普500指數7.8%的漲幅。

各國股市表現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墨西哥主要股指上漲18%,加拿大漲12%,德國漲21%,西班牙漲26%,巴西漲14%,英國漲11%。

這與前幾年美國股市的強勁增長形成鮮明對比。此前,美股受益於以科技巨頭和人工智能(AI)概念為代表的投資熱潮,而全球其他市場表現相對滯后,這也使得非美市場的股票在估值上顯得相對便宜。

Purpose Investments首席策略師Craig Basinger表示:「有時候,最大的收益來自於那些‘待修復’的機會。」

他指出,美股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處於「歷史性高位」,且投資者普遍對美股配置過重、對其他市場配置不足。而這一趨勢正在今年發生逆轉。隨着特朗普的新關税本月生效,而加拿大、歐洲和日本等美國貿易伙伴則陸續推進更有利於投資者的改革,並提振本國經濟增長,這一轉變可能會加速。

Basinger説:「市場的變化速度很重要。總體而言,國際市場正變得更加有利於投資者。美國仍是黃金標準,但如果差距縮小,估值差距也可能隨之收小。」

RBC全球資產管理公司歐洲股票負責人David Lambert也表示,歐洲和日本股市多年來一直存在的「超低增長」盈利前景正在發生改變。

他説:「我們實際上正處於一箇中期盈利增長可能逐步提升的時代。在未來幾年,市場估值在當前水平之上出現温和上調,完全在情理之中。」

Lambert並不是唯一一個持這種觀點的人。

今年6月,美國銀行證券的一項基金經理調查顯示,54%受訪者認為國際股市將成為未來五年表現最佳的資產類別,僅有23%認為是美股。

也有一些策略師警告稱,美國市場的痛苦可能會外溢至全球其他市場。

Manulife John Hancock公司聯合首席投資策略師Emily Roland和Matthew Miskin在近期客户簡報中寫道,應避免在當前環境下持有低質量、強周期性的國際股票。

「歷史上每次美國陷入衰退,都會把全球其他地區一併拖下水,」他們在報告中寫道。

雖然看好國際股票,但Basinger也表示,從美股轉向國際市場的資金輪動可能將是非常漫長的過程。

「目前人們持有太多美國股票,」他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