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債市有微瀾 「慢牛」行情下需保持定力

2025-08-08 22: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跨過月末,隨着「反內卷」相關預期的降温,債市情緒有所回穩——利率進入超跌修復階段,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行至1.71%附近。分析人士認為,在貨幣政策「一馬當先」(體現靈活性和預見性)的背景下,「股債雙牛」依舊可期。

利多因素逐漸釋放

7月以來,債市呈現大幅盤整格局。10年、30年期國債收益率起步於1.64%、1.85%,最后一路震盪上行,月末一度觸及1.75%、2.00%,上行幅度達到了11BP、15BP。

顯然,受近期「反內卷」改革預期的影響,股票和商品表現較好對債券市場形成了一定擾動。

「不過,考慮到下半年貨幣政策有望保持寬松,且基本面對債券依然有利,因此近期市場的調整反而會是介入機會。」一位機構交易員告訴記者,「8月或是債市博弈‘勝負手’的時點。」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認為,當前有幾大理由支撐債牛持續演繹。

首先,7月的PMI和票據市場數據顯示,需求端仍然偏弱。同時,短期政策刺激預期正在回撤。當前,管理層對上半年經濟的定調較為樂觀,這將使得由基本面轉弱到刺激型政策落地,大概率還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

「PMI數據顯示,在7月高温多雨的天氣影響下,下游投資需求釋放受阻,生產分項環比下降、景氣擴張放緩,疊加行業推動‘反內卷’,多重因素都將對生產節奏產生影響。」華創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周冠南預計,「7月工業增速或放緩至6.3%附近。」

再者,商品行情的降温,同樣對債市形成利好。商品市場大幅普漲的第一階段或已過去,此前超漲的品類,悉數進入價格修正區間。眼下,雖然每日仍有部分商品上漲,但其背后普遍有供需改善的支持,市場風險偏好正迴歸理性化。

債市調整速度放緩

除了上述因素外,來自流動性的利好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8月資金利率有望觸及年內低點。」前述交易員指出,「就歷年8月資金面的運行節奏來看,R001R007基本可保持平穩,資金利率上行起點多落於跨月前夕。尤以今年的8月1日為例,隔夜、7天期資金利率在央行大額回籠的背景下,依然下行至1.35%、1.49%,這或許就是積極信號。」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大部分持樂觀態度的業內人士判斷,8月機構資金大概率將回流債市。

「7月基金被贖回的負債或依然停留在銀行間市場,隨着8月債市進入修復階段,這部分資金有望陸續迴流交易盤,此前利率上行的擾動同樣會成為利率下行的推力。」劉郁稱,「此外,調整之后的超長期地方債、超長期國債老券收益率已多上行至壽險‘新成本線’——2.0%附近或之上,這預示着8月份超長端利率債收益率或在險資配債的推動下,走出超額下行行情。」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6日收盤,銀行間利率債市場收益率一改前期快速跳升走勢,呈現出波動下探的格局。舉例來看,中債國債收益率曲線3M期限穩定在1.31%附近;2年期收益率微跌1BP至1.42%;10年期收益率下探1BP至1.70%一線。

「慢牛」有望繼續

展望下半年,在外部環境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基本面弱修復過程持續的大背景下,債市「慢牛」有望繼續演繹。而在此期間,貨幣條件以及機構行為均可能成為觸發小波段行情的變量。

「由此,對於債市,建議各機構依舊保持定力。」周冠南表示,「面對窄區間震盪市場,把握確定性的票息價值對於組合收益至關重要,交易則需要根據區間走勢靈活操作。具體而言,各機構在尋找票息高點時,建議綜合考慮絕對收益視角和相對收益視角,動態跟蹤債券比價,靈活調整配置品種;同時根據機構配債空間和偏好變化,把握各品種的結構性機會。」

交易策略方面,首先,可結合季節性及關鍵事件進行擇時——8月至10月,債市擾動因素有所增加,各機構需關注穩增長政策加碼及機構贖回帶來的擾動;11月至12月,各機構可提前佈局下一年的寬松預期,把握搶跑交易。其次,可根據波動區間進行點位選擇——在震盪市場中,根據定價區間點位及時進行佈局和止盈交易的勝率較高。再者,聚焦品種選擇,10年期國債作為交易品種的性價比較高,可持續關注。

「下半年,可關注超長端債券性價比抬升的做多窗口,靈活調整、快進快出。」周冠南稱。

「從上漲空間視角來看,由於貨幣政策的基調未變,因此8月全面降準、降息的概率相對不高,這意味着長端利率或難突破前低。」劉郁指出,「不過,即便利率下界受限,可若以10年、3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年內低點作為參考,二者仍存在10BP至12BP的下行空間,疊加久期考量,潛在收益較為可觀。」

中金公司的判斷則更為樂觀,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從年初的貶值轉向持續升值,貨幣政策放松面臨的外部掣肘減弱,而內部面臨的提振有效需求修復等訴求在持續走強,綜合考慮當前國內通脹水平仍處於偏低位置,通過貨幣政策放松可以有效引導實際利率下行、提振實體信心、盤活資金活性、緩解金融機構息差等,更有利於實現「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等相關目標。也就是説,現階段可繼續看好下半年債券市場,債券收益率有望進一步向下突破,建議投資者積極配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