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SCI調整:14只新股加入中國指數,傳統消費股遭剔除

2025-08-08 20:01

(來源:ETF鍊金師)

  北京時間2023年8月8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公佈其2025年8月季度指數審議結果,重磅調整針對MSCI中國指數。此次調整涉及14只新增股票與17只剔除個股,變動將於2023年8月26日收盤后生效。

  一、新增股票集中於新經濟領域,傳統消費股承壓

  此次MSCI中國指數新增的14家公司中,港股佔據主導地位:

  在硬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自動駕駛芯片領軍企業地平線機器人(Horizon Robotics)獲得納入;生物醫藥行業則有三生製藥、科倫博泰生物-B、藥明合聯(WuXi AppTec)及艾力斯(Elysium Pharmaceuticals)入選;新消費和互聯網方面,老鋪黃金(Lao Pu Gold)、網易雲音樂(NetEase Cloud Music)、美圖公司(Meitu)及萬國數據(GDS Holdings)也成功納入;金融板塊中,中信金融資產(CITIC Financial Asset Management)則成為新成員。

  此外,A股市場也迎來了5家新上市公司,包括新興市場中市值最大的中信銀行(CITIC Bank)、遊戲公司巨人網絡(Giant Network)、金融信息提供商指南針、電子製造企業景旺電子(Jingwang Electronics)以及艾力斯。

  與之對比的是,17只被剔除股票主要集中在傳統消費領域,特別是白酒板塊的迎駕貢酒(Yingjia Gongjiu)、小家電巨頭蘇泊爾(Supor)、文具生產商晨光股份(Morning Light)及家電製造商海信家電(Hisense Home Appliance)。此外,地產鏈和周期股如東方雨虹(Oriental Yuhong)和馳宏鋅鍺(Chihong Zn & Ge)也遭遇剔除。

  二、資金流動趨勢:被動投資資金的重組

  本次調整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跟蹤MSCI指數的被動基金上。8月26日收盤時,新納入的個股,尤其是流通盤適中且權重較高的個股,有望迎來被動資金的「卡點買入」,這可能導致尾盤股價出現脈衝式上漲;相反,被剔除個股則面臨較大的集中拋壓。

  最近,港股科技和醫藥板塊表現強勁,部分機構可能已經提前預判了此次調倉動向,預示資金將持續流入新經濟相關的標的。這一現象表明市場對於新興科技和創新葯品的關注度在不斷上升。

  三、資本市場信號:認可中國經濟轉型新動能

  此次MSCI的調整,清晰地反映出國際資本對中國經濟向科技創新和高質量消費轉型的認可。新增標的主要集中在AI、生物醫藥和金融科技領域,而被剔除的主要為白酒和家電等傳統行業,顯示出投資者對於未來經濟方向的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標的中有超過一半是來自港股的科技和醫藥公司,結合近期板塊的強勢表現,顯示出國際資本對港股估值修復潛力的樂觀態度。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市值排名前三的個股爲中信銀行、印尼能源公司Dian Swastatika及老鋪黃金,其中中信銀行和老鋪黃金的入選,證實了大金融領域的穩定性和特色消費品的稀缺價值受到青睞。

  同時,在MSCI全球指數中,金融科技領域也得到了擴展,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SoFi和Affirm等企業相繼被納入,進一步表明投資者對科技驅動型金融創新的持續興趣。

  四、短期與長期展望

  此次MSCI調整不僅是國際資本對中國產業變革的一次積極反應,短期來看,8月26日生效日的資金博弈預計將引發市場波動。長期而言,AI、生物醫藥、特色消費及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入選,為投資者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中提供了明確的投資方向,暗藏着良好的結構性機會。

  在市場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投資者需密切關注MSCI指數的變動及相關標的的表現,以把握市場機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