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21:4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 獨角金融
2023年2月26日,華興資本(1911.HK)創始人包凡失聯的消息,驚動整個創投圈。僅過數日,3月2日,華興資本便公告稱包凡正配合有關機關調查。這一消息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關注與猜測。兩年半后,包凡終於有了新的動向。8月8日,媒體援引多個獨立信源稱,華興資本創始人包凡近期「出來了」。在包凡「隱蔽」兩年半里,華興資本及其控股券商華興證券也實現了去包凡化,他的妻子許彥清走到臺前,扛起了重任。同時,華興資本、華興證券董監高也實現「大換血」。不過,包凡迴歸后,短期內或許難與自己親手創立的華興資本再續前緣。從華興資本的最新公告來看,包凡不再參與集團日常管理與運營,其個人生活動態屬於私人事務範疇,華興資本不再予以迴應。當前,華興資本業務及運作一切正常,由執行委員會全面負責集團戰略推進。
市場對包凡歸來的消息也做出了反應。截至8月8日收盤,華興資本報6.87港元/股,較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6.84%,當日盤中最高價觸及7.15港元,創今年新高,市值39.39億港元。這位曾經在創投江湖中叱吒風雲的人物歸來后,何時能回到他曾經所鍾愛的創投江湖?這無疑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1
因何被查?
公開資料顯示,包凡被調查前最后一次公開露面是在2022年12月初,其出席2022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
對於包凡被調查,外界此前猜測紛紛,其中猜測最多的,可能與此前被帶走調查的華興資本前總裁兼華興證券董事長叢林有關。
圖源:罐頭圖庫
接近華興資本的相關人士曾向「鈦媒體APP」透露,包凡失聯主要與叢林在船舶租賃業務上的違規操作有關。
未加入華興資本前,叢林曾是工行的一位「老人」,供職時間超過27年。1990年,叢林進入工商銀行,2007年在工商銀行旗下的工銀金融租賃(下稱「工銀租賃」)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總裁,又於2016年出任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工銀國際」)董事長兼行政總裁。
據多家媒體報道,2016年叢林與包凡開始出現交集。叢林到工銀國際不久后,2017年10月,華興資本從工銀租賃借了一筆2億美元貸款。2018年9月,華興資本在港股IPO獲得融資后,在當月償還了這筆貸款。不久后,叢林離開工銀國際,出任華興資本總裁兼華興證券董事長。
隨着船舶融資租賃業務規模迅速擴張,金融租賃領域近年颳起了反腐風暴。據新媒體「深藍財經」不完全統計,叢林曾經供職的工銀租賃,2022年至今有3位高管被帶走調查。
梳理發現,2022年6月,工商銀行雲南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蔣玉林被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蔣玉林曾擔任工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2011年加入工銀租賃航運金融事業部擔任董事總經理的楊長昆,離職兩年后在2022年7月被帶走調查,與此同時,原工銀租賃副總裁紀福星也被帶走調查。此外,中信租賃董事總經理、船舶業務部負責人郭芳萌於2022年9月被帶走調查,加入中信租賃前,郭芳萌曾在工銀租賃航運金融事業部擔任執行總經理。
2
華興資本的「LP朋友圈」
包凡是中國創投圈知名大佬,1970年出生在上海,於1993年-2000年就職於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幫助數家領先的跨國企業進行資金募集、銀行借貸、兼併收購等工作,有「誕生在中國的投資銀行家」的稱號。2015年還曾被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評為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第22位。
由包凡一手創建的華興資本2005年成立,2018年9月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曾是國內最為活躍的金融中介。
包凡在互聯網見證了京東、58同城、大眾點評、滴滴、360等眾多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並幫助這些企業併購與擴張,由此成為互聯網圈的「併購之王」。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互聯網70%以上的融資、併購、IPO都與華興相關,很多人更是將「華人的世界級投行」的希望放在華興身上。
圖源:罐頭圖庫
華興資本匯集起靚麗的「LP朋友圈」,以VC/PE、市場化FOF、非上市企業居多。包凡的身影曾遍及國內互聯網行業的各處角落,以至於創投圈曾流傳一句話:如果你還不認識包凡,説明你的生意做的還不夠大。
在創立華興資本初期,包凡強大的朋友圈起了不小的作用。在華興資本A到D輪融資中,有沈南鵬的紅杉資本、劉強東的smart Group Global、李世默的成為資本的加持。
彼時處於互聯網狂奔時代,華興資本深度參與其中,抓住了這一風口。2015年,由華興資本主導的四大併購案:滴滴與快的、美團與大眾點評、58與趕集、攜程與去哪兒是其高光時刻,包凡本人因此入選美國財經雜誌《彭博市場》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此后,華興資本投資了雙重上市的貝殼。2016年,華興資本以天津豐翔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主體參與了其B輪融資,投資金額13.24億元;2017年,又以天津豐富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主體參與了C輪融資,投資金額6.26億元。
此外,華興資本還投資了京東科技、理想汽車、奇虎360、51Talk、同程旅行、邏輯思維等,賺得盆滿缽滿。
據華興資本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華興資本收入2.12億美元,2018年一季度收入9292萬美元;2017年淨利潤為5810萬美元,2018年一季度淨利潤達3567萬美元。
2018年9月27日,華興資本在港股上市,一眾大佬分享資本盛宴。除了參與前期投資的紅杉資本、成為資本外,上市前夕,京東劉強東、新希望劉永好、鏈家左暉、攜程梁建章等參與認購了華興資本發行的總額8600萬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這些債券可自動轉換為股份。
登陸港股也是華興資本投資策略和方向變化的分水嶺。華興資本的后續投資開始從互聯網轉向醫療科技、新能源行業等。
包凡在採訪中曾表示:「外界一直認為華興還是搞互聯網公司,其實2018年以后互聯網我們幾乎就不投了。現在我們投先進製造、新能源、醫療科技,有一些相當不錯的案子,都是因為有很多優秀同事加入。」
此外,包凡的投資標準也發生了變化。10年前,包凡看項目有三大標準:事情是否有前景和發展性;是否擁有一個強有力的團隊;人和事是否match(匹配)。
10年后,包凡看項目的三大標準變為:是否適合環境;是否有利於社會;項目的治理模式是否符合中國當下鼓勵的模式。「我們投資企業,必須看這個企業的價值觀和中國整體價值觀是否吻合。」
2018年之后,華興資本參與投資了知乎(2390.HK)、粉筆(2469.HK)、誠邁科技(300598.SZ)等企業,同樣為華興資本帶來了不小的回報。因2021年開始融資環境遭遇寒冬,華興資本在創投圈出現的頻率下降。
在包凡被調查后的2024年年初,AI全鏈路營銷公司奧創光年宣佈已獲得15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美圖公司、凱輝基金聯合領投、彬復資本、萬物創投跟投,其中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2024年1月5日,激光雷達及感知解決方案市場全球領導者——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 (下稱「速騰聚創」)在港交所上市,速騰聚創背后也有華興資本的身影。
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於2021年戰略投資速騰聚創,並在此后伴隨公司一路成長。華興資本投行團隊亦陪伴速騰聚創完成多輪私募融資,並在此次香港上市過程中擔任聯席保薦人、整體協調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人脈搭建方面,包凡做到了極致。趕集網前CEO楊浩湧曾公開表示,「在投行這個圈子里,包凡很有江湖地位。他跟圈內很多人關係都很好,大家也都賣他面子,我覺得這是華興成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包凡曾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很簡單,未來華興只有一個目標,做成中國最牛逼的投行,沒有之一。」
3
華興資本「去包凡化」:妻子掌舵、團隊「換血」
自包凡被調查后,華興資本及旗下公司就開始歷經一系列人事變動。
2024年2月,包凡辭去了華興資本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等一系列職務,2024年3月,包凡辭去了華興證券董事職務。
2024年10月,包凡妻子許彥清被任命為華興資本董事會主席、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同時由非執行董事調任為執行董事。包凡持有華興資本2.77億股股份,佔已發行總股份的48.71%,根據證券期貨條例,許彥清也被視為擁有上述股份權益。
華興資本強調,許彥清此前並未參與過華興資本的業務,確認她未收過包凡配合調查事件的調查通知或法庭訴訟。董事會及提名委員會一致認為該事件不會對她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產生不利影響。
許彥清履歷較為豐富。公開資料顯示,許彥清54歲,是華航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華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球公務機租賃業務,致力於以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高端客户。
此外,華興證券董事會及高管團隊也進行了大調整。2025年3月,華興證券官網更新了董監高人員名單,董事、獨立董事、監事均為3位,分別為王力行(董事長)、王長田(董事)、辛欣(董事)、王成(獨立董事)、陶堅(獨立董事)、侯俊(監事會主席)、鄭熠(監事)、耿夢瑤(職工監事)。
來源:華興證券官網
高管共8位,分別為總經理馬剛,常務副總經理兼合規負責人段濤,副總經理賀意、周鋼、趙凱,首席風險官兼董事會祕書葉生明,首席信息官任宏偉財務負責人楊歷揚。
來源:華興證券官網
2023年2月華興證券曾迎來董監高大面積換任,目前董監高名單和兩年前相比整體變動不算太大,5名董事減少至3名,包凡、項威、陳楊退出,王力行新晉;獨立董事、監事成員均未變動;高管中,馬剛由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原總經理項威辭職,其余人員均未調整。
華興證券現任董事長王力行來自華興資本,2024年11月被任命為華興資本首席執行官,此外還擔任華興資本執行董事、董事總經理兼投行事業部聯席總裁,擁有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學士學位及信息與通信工程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以來便加入華興資本,是一名17年華興老將。
王力行曾經操刀過眾多知名互聯網及科技公司的併購、融資及IPO項目。
併購案例:光年之外收購一流科技、Unity中國業務分拆融資、美團收購摩拜、陌陌戰略收購探探、美團點評合併、58趕集合並、滴滴快的合併、騰訊戰略投資京東、光線戰略投資貓眼、達達京東到家合併、優酷土豆合併。
融資案例:智譜AI、百川智能、生數科技、百度崑崙芯、小度科技、知乎、京東健康、京東物流。
港股IPO案例:匯通達、快手、京東健康。
圖源:罐頭圖庫
馬剛屬於內部升職,擔任副總經理4年后升任總經理。馬剛是一名券商老將,證券財富管理經驗豐富,擁有三十年跨周期職業經驗。其職業生涯始於國泰君安證券,2004年6月進入國泰君安,曾任網絡金融部總經理。2014年6月加入中山證券擔任副總裁。2016年1月馬剛從中山證券離職后換了一個賽道,轉戰私募基金行業。
2019年12月馬剛又迴歸證券行業,出任愛建證券副總裁,分管資管業務。不過在愛建證券任職時間較短,不到一年。2021年4月加入華興證券,出任副總裁、零售事業部負責人。
從華興證券的董監高人員構成來看,與華興資本依然密切相關,辭職的前總經理項威、現任董事長王力行均在華興資本從事多年,現任董事辛欣目前也是華興資本的首席戰略官、董事總經理。
包凡重獲自由后,華興資本股價單日暴漲16.84%,但時過境遷,從公告中「不再參與管理」的聲明,預示着短期可能不會回到他昔日鍾愛的戰場,而許彥清團隊能否續寫華興資本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