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17:18
漲跌紛紜——一周大科技表現
本周宏觀主線:關税升級?美聯儲現分歧;美股結構分化
非農就業惡化的連鎖反應?5-6月非農就業累計下修25.8萬人(創2020年5月以來最大下調),7月新增就業僅7.3萬(預期11萬),失業率升至4.2%,同時本周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達197萬人(2021年11月以來最高),顯示勞動力市場快速冷卻。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非農和ADP就業數據報告採用的方法本就不同造成了這種差距;另一方面,川普以此契機換掉拜登時期的統計局長,安插自己的人手,並進一步施壓鮑威爾的美聯儲降息。
美聯儲改組動向。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成為被廣泛認為的鮑威爾繼任者,因其主張降息並基於未來預期制定政策,受到市場關注。同時,特朗普提名經濟顧問Stephen Miran為臨時聯儲理事,任期至2026年1月,將增加其在美聯儲決策層的話語權,表明他試圖通過人事安排影響美國貨幣政策走向,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已不再被列為主席候選人。
科技行業財報周的亮點與趨勢。根據Factset的數據,本季度已披露財報的標普500公司中,約 82%的企業EPS超出預期,此前Meta、 $哈門那(HUM)$ 等第二季度財報強勁,為市場情緒提供支撐。但是個股間的分化也愈發明顯,貿易緊張與關税政策構成潛在壓力。其中禮來口服減肥藥臨牀失敗:奧格列龍療效低於預期,股價單日暴跌14%,拖累醫療板塊。
大科技本周在財報的刺激下全線上行,至8月7日收盤,過去一周 $蘋果(AAPL)$ +6.00%, $微軟(MSFT)$ -2.37%, $英偉達(NVDA)$ +1.63%, $亞馬遜(AMZN)$ -4.69%, $谷歌(GOOG)$$谷歌A(GOOGL)$ +2.41%, $Meta Platforms, Inc.(META)$ -1.5%, $特斯拉(TSLA)$ +4.54%。
影響資產組合的核心交易策略——一周大科技核心觀點
蘋果:從空頭回補到結構性牛市邏輯?
AAPL本周一枝獨秀,起因是庫克與特朗普共同宣佈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製造業計劃,以換取關税豁免;加上此前已有的5000億美元投資承諾,追加后總投資金額約6000億美元。同時推出名為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 (AMP) 的項目,重點是把更多上游關鍵件(玻璃、晶圓、封測、磁鐵、VCSEL 等)放到美國,同時為其AI數據中心和「Apple Intelligence」服務建立本土服務器產線。
項目要點
列出了首批AMP合作伙伴包括:Corning、Coherent、GlobalWafers America、Applied Materials、Texas Instruments、Samsung、GlobalFoundries、Amkor、Broadcom 等(覆蓋玻璃、晶圓、封裝、磁材、VCSEL 激光器、設備製造等環節)
重點數據:支持>45萬個供應商/夥伴崗位;未來4年(只寫了4年)直接僱傭約2萬人(以R&D、硅工程、軟件、AI為主);宣稱 2025 年將產出 >190 億顆芯片(側重美國fabs與相關封測/材料生態)
在肯塔基擴建Corning玻璃產線(宣稱將實現iPhone/Apple Watch的覆蓋玻璃美國產出);在休斯頓有用於Apple Intelligence的服務器工廠試產;並強化與GWA、Amkor、TI、Applied等的工具/材料/封測合作
蘋果的用意
1.放大數字的政治性公關
強調45萬個供應鏈崗位、跨50州的佈局,以及對地方(州)帶動作用,這是典型的「拿州政府和公眾換取支持」的話術,能在公眾輿論上佔先機(「蘋果在救經濟」),並獲得白宮層面的可見度與潛在豁免空間(或至少降低被點名徵稅的概率)。蘋果的新聞稿刻意把「出口比例」「全鏈路供應商」一併強調來展示規模與正當性
2.強調供應鏈「話語權」而非整個產業鏈轉移
蘋果強調的是關鍵材料、晶圓、封裝、專用零部件與服務器(上游與中游),而非把全部終端組裝遷回美國產線(媒體/分析也指出蘋果並未承諾全面在美產 iPhone)。這更符合蘋果逐步「去地緣風險化」的策略:先把更難替代、受限於國家安全或出口管控的核心環節(比如稀土磁材、某些封測、硅晶圓)落地美國。
3.AI與「Apple Intelligence」戰略的產業化支撐
服務器工廠、本土封測、晶圓供應鏈與AI/私有云算力戰略掛鉤,是面向未來的計算基礎設施投資(安全性、合規性、延迟與可控性)。從公司層面上,也是反過來刺激蘋果將多年來積攢的錢袋子打開,進行投資(而非僅僅用來回購)。當然,投資一定是有風險的。
可行性分析
規模感vs實際現金:6000億÷4年=平均1500億/年;蘋果直接可支配的資本固然充足,但要把這麼大規模的投資全部以資本支出形式在美落地,需要供應商、州政府、設備廠與資本市場共同配合。很多是「採購+激勵+合作」的混合承諾,短期兑現率有不確定性。
時間表與技術遷移難度:高階半導體制造、先進封裝和一些專用材料的遷移需要多年(建廠、認證、產能調試),短期內無法替代全球現有成熟產能;因此短期內對 iPhone 供應鏈的風險緩釋能力是有限的。
政治/法律風險並存:這種大型承諾能換取即時政治好感,但也可能招來「以投資換取豁免」的輿論審查或監管質疑(反壟斷、補貼合規等),且若兑現迟緩,負面輿論反噬風險存在。
建議關注四個信號
10-K/8-K中對相應CAPEX的明細披露——到底把多少寫進了公司賬面(是真錢 CAPEX 還是長期採購/合作承諾)
供應商的資本開支公告與州級激勵協議
聯邦/州政策與關税執行細則 —— 如果有豁免條例、税收激勵或補貼方案,會直接影響兑現速度
市場對 Apple Intelligence 相關服務器/服務的商業化節奏(休斯頓廠量產、客户/內部上雲節奏),這決定投資的戰略回報
利好的行業與公司
落地快、兑現概率高的項目
$康寧(GLW)$ ($2.5B玻璃產線)、 $COHERENT(COHR)$ (VCSEL多年度合同)、 $艾馬克技術公司(AMKR)$ (封裝廠擴產)
已有明確金額/工廠地址或地方政府文件,短期內可見產出。
中期兑現、依賴政府支持的項目
GlobalWafers America、 $應用材料(AMAT)$ 、 $德州儀器(TXN)$ 、 $GLOBALFOUNDRIES Inc.(GFS)$
晶圓/設備/成熟工藝擴產,建廠周期長,州/聯邦激勵為關鍵推手。
細節模糊或偏採購合同型的項目
$博通(AVGO)$ 等:多為長期採購協議,缺少CAPEX/廠址信息,兑現節奏難判斷
我們認為,這是一次精心設計的「政治—供應鏈—產品戰略」三合一公關。短期能換取政治與輿論好處(Trump任內),並把「AI + 硅鏈」議題放到投資者情緒中,但「6000億」這個數字包含大量可爭議的口徑與打包項,真正的長期價值取決於后續資金流向與項目實際落地。
期權觀察家——大科技期權策略
本周我們關注:AMD已放榜,就等NVDA了?
$美國超微公司(AMD)$ 在財報后,市場樂觀情緒短暫歇息,但並沒有熄火。此前市場期待其在傳統計算領域持續獲得市場份額,而過高期望限制了股價進一步上漲空間。投資者希望看到客户對AMD長期路線圖(特別是MI400系列)表現出更明確的熱情,目前這一證據尚不充分。
另一大懸念是MI308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暫時未被納入業績指引(但后續有被納入之后會補漲),反映出許可審批過程的不確定性。AMD在溝通中表現出一定保守性,對中國的數十億美元年收入機會的樂觀程度低於預期。
MI400系列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性能表現將是未來評估AMD投資價值的關鍵指標。
從期權市場來看,當前價位上的Call的訂單並不是很多,9月的月期權未平倉Call被200大關壓得很重,這也是NVDA財報后的重要交易日,而另一方面,NVDA在當前價位以及150左右位置上的Call未平倉數量仍然很多。
AMD
NVDA
再給個持倉大科技股的理由——為何"TANMAMG"組合總超大盤?
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組成一個投資組合(「TANMAMG」組合),等權重、每季度重新調整權重。回測結果從2015年以來表現是遠超 $標普500(.SPX)$ 的,總回報達到了2720.91%,同期 $標普500ETF(SPY)$ 回報268.84%,超額收益2452.07%,再次創下新高
今年以來大科技股也完全實現正收益,回報為9.95%,超過SPY的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