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17:45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CFIC導讀
◆信用卡不良貸款激增,銀行貸后管理成本上升。有銀行決定,不再採取訴訟方式催收。
原標題:上海先行試點!這家大行信用卡逾期訴訟費將計入賬單
信用卡不良貸款激增,貸后管理成本上升,銀行不得不通過訴訟「催收」,並墊付費用。但若最終判決執行困難,這部分成本可能難以收回,形成銀行的額外損失。
有銀行決定,不再為訴訟買單了。
中國銀行日前公告:將於9月14日起,對信用卡賬户因逾期所產生的相關訴訟類費用一併計入涉訴信用卡的賬單中。這也是業內首家推行信用卡逾期訴訟類費用計入賬單的銀行。
根據公告,適用範圍為「尚未償還及經司法程序認定需由持卡人承擔的訴訟類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於:訴訟費、仲裁費、財產保全費、差旅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將按照司法判決或仲裁裁決結果,逐筆或合計一筆(涉及上述多項費用時)計入涉訴的信用卡賬單中。」
但上述費用不計收利息及違約金。
該措施於9月14日起實施,將先從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涉訴信用卡賬户試點開展。
為什麼?
——中國銀行公告所圖為何?
博通諮詢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此舉可能還是從降低成本方面考慮,其根本點在於希望藉此強化信用卡逾期風險管理,提升催收效率,並且減少因為信用卡逾期訴訟帶來的律師費、訴訟費、保全費等成本。
事實上,信用卡逾期導致的壞賬問題一直是銀行資產質量管控的重點。當持卡人長期逾期且催收無效時,銀行通常需要通過訴訟途徑追償。若最終判決執行困難,這部分成本可能難以收回,形成銀行的額外損失。
中國銀行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信用卡貸款金額為5934.03億元,佔比2.76%;不良貸款金額為102.7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3%。
2024年末,中國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為14794.04萬張,信用卡貸款余額5934.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6% 和7.62%。2024年,信用卡消費額12864.70億元,信用卡分期交易額3466.80億元。
在個人金融業務方面,該行也明確提出,要「加大風險化解和清收處置力度」。
憑什麼?
——訴訟相關費用計入逾期信用卡賬單是否合理?
信用卡催收難,並非中國銀行的獨家難題。
據人民銀行發佈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截至2024年末,銀行卡授信總額為22.90萬億元,同比增長1.04%;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為8.71萬億元,同比增長0.25%。銀行卡卡均授信額度3.14 萬元,授信使用率為38.0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1239.64 億元,較三季度末的1216.08億元上升了1.94%,佔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43%。
而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未償信貸總額的環比增幅高達15.46%。
但是對於「相關訴訟類費用一併計入涉訴信用卡的賬單」的做法,法律界人士卻有不同看法。
有受訪法律界人士表示,自《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2011年生效以來,信用卡管理相關規定中,目前沒有禁止維權成本納入賬單的規定。但是公告中涉及的維權成本卻面臨不同的情況。
例如,對於律師費,法院判決后是需要債務人承擔的,確實可以主張。但是對於訴訟費,銀行在勝訴以后法院是會退費的,再由法院向債務人收取,因此提前納入信用卡賬單是不合理的。
也有專業人士表示,信用卡逾期借款和訴訟費用雖然都是錢,但是,產生債責關係的原因並不相同。信用卡賬單原本指向的是因借款產生的本金、利益等債務,現在將訴訟費用等納入進來,相當於將借貸關係產生的債務擴大到其他債務類型,從法律關係的角度來看可能也不合理。
此外,訴訟費用、仲裁費用、財產保全費、執行費、評估費、拍賣費、公證費、送達費、公告費、律師費等諸多費用,具體應由哪一方承擔、各方各自承擔多少,都是當下並不確定的,最終如何承擔需要法院或仲裁機構來確定。
怎麼辦?
——公告約束力及效果如何?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中國銀行披露相關公告,更多是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權,公告的法律效力及其執行效果仍有待考量,是否涉及用卡人權利義務的調整也沒有先例可循。
王蓬博表示,「涉訴費用不計收利息及違約金」也可以認為是中國銀行制定政策上的剋制,避免對持卡人造成二次懲罰,在一定程度上兼顧了消費者權益,有助於在風險控制與客户關係之間取得平衡。
「在落地過程中,該試點方案可能面臨法律爭議與合規挑戰。」王蓬博建議,其他銀行可以適當觀望一段時間,看看中國銀行怎麼具體處理該方案。
本文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