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殺瘋了!鍾睒睒1個月速勝張一鳴再奪中國首富,5000億農夫山泉橫掃娃哈哈

2025-08-08 07:3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聞道商業

  風口浪尖,輿論裹挾鍾睒睒

  浙江兩大賣水企業,穩穩佔據了近兩年的輿論風口。

  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是,兩家企業通過賣水都將創始人捧到了首富之位。

  2010至2013年4年間,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3奪中國首富。2021至2023年,農夫山泉締造者鍾睒睒更勝一籌、連續3年蟬聯中國首富。

  兩大富豪,六奪首富。2025年,鍾睒睒正向個人第四次冠發起衝鋒。

  娃哈哈與農夫山泉總部都位於杭州,鍾睒睒早年還給娃哈哈打過工......地域上的接近性,經營業務的相似性,平添的不止談資,還有恩怨糾葛。

  但實際上,在2024年宗慶后去世前,兩大首富直面交鋒的情況並不多。

  主打純淨水的娃哈哈與主打礦泉水的農夫山泉,保持了某種良性競爭。當然,維持這種平衡的,還有宗慶后與鍾睒睒兩大企業家的謙遜與剋制。

  用鍾睒睒的話説,兩人「亦師亦友,亦為對手。」

  但這一切,隨着宗慶后的離世,徹底變了。鍾睒睒,意外陷入了一場罕見的輿論風暴。

  先是因未出席追悼會,鍾睒睒被批「不近人情」。考慮到鍾睒睒早年擔任娃哈哈海南代理商,離職后方創立農夫山泉,極端網友的評價從「不近人情」到「農夫與蛇」。

  接着,不少營銷號對農夫山泉產品包裝展開攻擊:農夫山泉「形似富士山」、東方樹葉「關聯日本元素」、尖叫「模仿日本舞」........意圖用民族情緒,打壓農夫山泉。

  此后鍾睒睒之子美國籍等身份被扒出,「不愛國」又成了新的批判點。

  面對兇猛而來的輿論,鍾睒睒以《我與宗老二三事》做了簡單迴應與澄清。但對於鍾睒睒呼籲的「商業歸商業,私德歸私德」,市場並不買賬。

  甚至浙江官媒《浙江容得下兩瓶水》的發聲,也掉進了輿論漩渦。

  輿情之下,被貼上「資本」標籤的農夫山泉開始遭到網友抵制。連農夫山泉直播間停播,旗艦店日銷售額從百萬級暴跌至個位數。

  從去年5月始,農夫山泉股價連續4個月下滑,一度觸及史上最低的23.55港元。

  對於常年維持在40港元/股以上的農夫山泉來説,幾近腰斬。

  受此影響,2024年鍾睒睒惜敗張一鳴,連續四年的首富寶座功虧一簣。

  一個月,鍾睒睒絕殺張一鳴

  取代鍾睒睒2024首富寶座的,是字節跳動的創始人張一鳴。

  按照2024《胡潤百富榜》,3400億的鍾睒睒惜敗3500億的張一鳴,屈居亞軍。

  進入2025年,中國首富依舊在鍾睒睒與張一鳴之間決出。

  2025年6月24日,《新財富》雜誌「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張一鳴憑藉4815.7億元的估值,再奪中國首富寶座。在這份榜單中,張一鳴的財富比排名第二的鍾睒睒高出1200億元,后者約3600億。

  張一鳴一時無二的風頭,得益於字節商業版圖的快速擴張。抖音、豆包、紅果,新舊業務交替發力。按照胡潤研究院《2025全球獨角獸榜》,字節跳動以2.2萬億估值高舉全球第二。

  但令人震撼的是,鍾睒睒只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對張一鳴的財富超越。

  按照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截至7月25日10時許,鍾睒睒的身家重回684億美元(約4900億元 ),重奪中國首富桂冠。在這份名單中,張一鳴以655億美元(4705億元)財富,排位比鍾睒睒低三個名次。

  鍾睒睒與張一鳴的首富對決,並不是本文的重點。考慮兩個榜單的評選結果並非無可挑剔,這里僅作商業敍事的一種參考。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歷經2024輿情風波,那個超級能打的鍾睒睒又回來了。從6月24日至7月25日,鍾睒睒完成了閃電逆襲。

  兩大榜單前后相隔一個月,張一鳴財富幾無變化,但鍾睒睒財財富卻暴漲了約1300億元。

  農夫山泉股價回升,是鍾睒睒財富更進一步的關鍵要素。幾組數據可以充分的感受財富的瞬間炸裂:

  · 5月23日收盤至7月25日收盤,農夫山泉股價增長約27%

  · 7月10日開盤至7月25日收盤,農夫山泉股價增長約20%

  可以看出,近兩個月農夫山泉股價已經開始穩步攀升。最震撼的是7月10日后,農夫山泉股價兩周暴漲20%。

  至7月25日,農夫山泉股價創下近一年以來新高,盤中一度衝到47.4港元(比去年9月低位時23.55翻了整整一番),總市值超5300億港元。

  換個視角,近年農夫山泉的危機從來不在業績(即便2024年也是正增長)。

  即便風暴中的2024年,農夫山泉依舊實現了營收(+0.54%)與利潤(0.36%)雙增長。

  相比,娃哈哈宗慶后離世引發的輿情,則讓農夫山泉股價幾近腰斬。巧合的是,在本輪股價復甦中,娃哈哈同樣起到了「神之助攻」。

  天眼查顯示,2025年7月中旬,3名宗慶后非婚生子女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分得其父生前設立的21億美元信託基金,並凍結宗馥莉名下匯豐銀行賬户18億美元資產。

  網友先是扒出「私生子」背后的娃哈哈「二號人物」杜建英。很快,又牽出了「娃哈哈家族內鬥」:宗馥莉改革引發一眾元老不滿,連叔叔也直言侄女「不厚道」......

  然后是杭州國資持有娃哈哈46%股權,但多年未分紅,引發國有資產流失質疑。

  接下來,網友拋出了宗慶后有多少個(婚外)孩子的靈魂拷問。最后,「民族企業家」宗慶后的布鞋破了。

  而隨着香港法院裁決宗馥莉敗訴,娃哈哈品牌形象嚴重受損。

  這期間,作為對手的鍾睒睒似乎沒有什麼動作。但5000億市值的農夫山泉,卻是不折不扣的橫掃了娃哈哈。

  務實中進化,茶飲成農夫第一大營收

  近一年多,始於娃哈哈的輿情,讓鍾睒睒在首富位置上快速切換。

  從結果來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適用於娃哈哈對農夫山泉施加的影響。但后者更似一種被動承接,其輝煌有着另一番邏輯。

  換言之,鍾睒睒的首富地位以及農夫山泉的成功並非靠輿論取得,而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在2024央視《對話》欄目專訪中,「只上過4年小學,做過17年農民」的中國首富,低調的以農民自居。

  在面對「美國首富在造火箭,中國首富卻在賣水」等尖鋭問題時,鍾睒睒也沒有為自己辯解,而是先肯定了馬斯克的創新行動。

  這種務實與本分,只專注自己知識範圍內的品格,為鍾睒睒成為第二代賣水首富奠定了基礎。

  1996年,已從娃哈哈離職的鍾睒睒,本計劃收購一家酒廠。但當看到新安江如此好的水質時,他決定干回老本行、殺入純淨水領域。

  平穩的開局,難掩農夫山泉的瓶頸,畢竟彼時壓在鍾睒睒頭頂的娃哈哈難以逾越。

  鍾睒睒另闢蹊徑,他意識到純淨水不含礦物質,長期飲用並不利於身體健康,遂專注天然水。

  從賣水生意干起,打造出差異化產品,農夫山泉終於衝破了娃哈哈的包圍。

  這種迭代進化的理念並不高深,但卻很實用。在鍾睒睒此后的經營實踐中,經常出現。

  比如,在去年大規模網爆后,鍾睒睒反其道而行之「重啟了純淨水業務」。當很多人認為「農夫山泉是在報復性攻入娃哈哈市場時」,鍾睒睒拋出了另一番思考」:只專注於天然水,「是否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站在筆者立場,農夫山泉的這場純淨水反擊,固然有搶佔對方市場的考量,但這背后未嘗沒有更宏大的反思:當農夫山泉成為水界巨無霸,只專注礦泉水的確是對純淨水消費者的一種權力剝奪。

  不止對產品,鍾睒睒的迭代思維還體現在技術上。

  標榜只做大自然搬運工,農夫山泉看上去是一家技術門檻極低的公司。但現實中,它也推動了農業、果茶飲料等產業領域的多項技術突破。

  相比礦泉水,果茶飲料是個需要長期投入的行業。

  在佈局近10年的橙汁領域,農夫山泉一直着力解決「贛南臍橙榨汁殺菌過程中的變味問題」,最終在檸檬苦素控制技術‌、‌無菌灌裝系統以及‌風味保持領域實現了關鍵性的技術突破。

  目前,農夫山泉合作果園(贛南臍橙)面積超17萬畝。但代價是,農夫山泉至今在橙汁領域處於虧損狀態。

  茶飲是農夫山泉另一個重投領域。相比橙汁,在付出極大耐心后,即茶飲類取得巨大突破。

  2024年,即茶飲類產品全年營收167.45億元(佔比39%),正式超越水類產品,成為農夫山泉最大營收來源。

  從純淨水到礦泉水,從橙汁到茶飲,農夫山泉技術的反饋不僅體現在業績回報上,更體現產品與戰略的迭代進化上。

  相比一連串財富數據,這或許纔是對首富地位與價值的更好詮釋。

  敢言鬥士,鍾睒睒開噴兩大首富

  但首富也有狠辣的一面,攻擊性十足。

  2024年11月,在江西贛州考察臍橙產業期間,賣水人意外的將怒火噴向了秉承低價的拼多多。

  鍾睒睒直言,拼多多「百億補貼」等低價戰術是「摧毀中國製造業的鈍刀子」,其長期壓價會導致工廠利潤萎縮、產品質量下降,最終損害中國品牌價值。

  不止「於公」言辭猛烈,「於私」更是入木三分。

  面對抖音上將自己「貼上小胡子,扮成日本人」的圖片與視頻,鍾睒睒怒火更甚。

  他甚至向張一鳴公開喊話,「張一鳴先生是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實際控制人,您的企業不僅是營利性的,更是一個擁有強大輿論掌控力的平臺企業。因此,我懇請您承擔起企業文明的準則和規則......這樣的準則應當為人類提供公平和公正」。

  肉眼可見,鍾睒睒從一名低調的首富變成了敢言的鬥士。

  而這一切,都要從去年那場網爆説起。在兩代賣水人的跨時空對決之后,張一鳴、黃崢似乎也被捲入其中。

  但這已然超越了純粹輿情。它已經演變為中國商業領袖對產業發展以及人類進化更深層次的思考。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