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15:19
2015年的夏天,行業充滿信心。
那時,阿里巴巴上市還不到一年,最大IPO的紀錄剛剛被創造;創業創新的浪潮正方興未艾,在中關村的咖啡廳里,在杭州夢想小鎮每一個工作室的隔間里,BP蓬勃涌現。元璟也在杭州西溪成立,期待走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創業之路。
2015年8月,理想汽車的前身「車和家」剛剛成立,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都還只是遙遠的名詞,而在一年多以后,沿着「尋找新物種」的思路,元璟找到了它。
風險投資隨市場和技術的浪潮而生,更迭和挑戰都是常態。作為躬身入局者,在十周年的節點回望,元璟紮紮實實完成「組團隊」、「機構建設」、「造生態」這三重修煉,煉出了屬於我們的實戰風格。
到了2025年,人工智能再次引領新趨勢:從「杭州六小龍」,到AI企業扎堆中關村大街,中國創新的土壤持續生長出機遇,先進製造大升級,中國時光機依然輻射全球。
而今天,元璟也站在新的起跑線,在2025年8月,我們完成了新一期17億人民幣基金募集,以此為節點,迎接嶄新的十年。
2025.8
團隊組建:產業+投資
2015年8月8日,元璟杭州辦公室在美麗的杭州西溪正式設立。很快,北京與上海辦公室也相繼建立,開啟創業歷程。
注重「產業+投資」,是元璟從創立就強調的特點。合夥人團隊里,吳泳銘和陳洪亮兩位來自產業界,王琦、劉毅然和田敏則是投資界的資深操盤手。在隨后的基金團隊組建中,複合型的底色也成為整個元璟的基調,從投資前臺到中后臺,團隊成員不少來自知名機構,另有不少則來自大廠的運營和技術線。
2022年,前理想汽車CTO王凱加盟元璟擔任投資合夥人,帶來深厚的智能車產業經驗。在投資硅谷智能房車項目Pebble期間,元璟與項目創始團隊緊密共創,細化到用户調研、功能優先級、產線設置等細節,更幫助公司對接了核心零部件和量產產線的合作伙伴。元璟的「產業特色」持續升級。
2015.8
元璟資本在杭州西溪設立第一個辦公室,此后一直常駐西溪
2016.9
元璟北京辦公室設立,2019年搬到亮馬橋,合夥人慶祝新辦公室「開業」
2017.12
元璟在上海租用wework工位設立辦公室,2020年搬到嘉華中心。
合夥人説
元璟資本合夥人王琦:
2014、2015年,行業里涌現了大批新基金,這曾經稱作VC2.0。我自己是來自投資行業的老兵,創立元璟的時候,「產業+投資」是從一開始就確定的特點。這不光體現在合夥人的配置上,團隊構成也是如此,在項目上會的時候,除了財務數據,大家往往在運營、市場的層面也會花相當多時間來討論,我們是有意識的在鼓勵這樣的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海投資領域,「產業+投資」也積極發揮作用,背靠國內的科技創新和產業鏈基礎,我們發揮國內運營經驗的優勢,為海外項目推薦各類國內人才、供應鏈資源,甚至直接對接工廠,產業特色在全球都是明顯的加分項。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
我自己是學工科出身,讀的是機械工程和計算機圖形學,創立元璟之前又在阿里工作了七年,一直是負責運營和管理工作,十年前「跨界」做了投資人;當時,很多朋友説「產業加投資」是元璟的特色,對我來説這是特別順理成章的答案。
和投后企業在一起,我們就是創業團隊的一員,要一起討論運營細節、競爭策略,一起處理危機,開會到深夜;對於元璟自己來説,搭建團隊、建立運營管理制度,在大型公司積累的經驗和人脈也都直接的發揮了作用;尤其是在投資方向的探索上,這兩年技術飛速迭代,從產業數字化到產業智能化,從前端服務業大升級到后端製造業「新質生產力提升」,我們的團隊迅速成長、出手佈局,這些都離不開「產業鏈接」的作用。
元璟資本合夥人田敏:
從加入投資行業開始,我就一直關注醫療健康領域。跟傳統的醫療健康、醫藥投資不同,元璟更關注科技、智能化跟醫療產業結合的創新,這也是結合元璟的基因做的選擇。但這其實對團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深挖醫療產業的痛點,人脈深厚,讓醫療項目一聽就知道是產業里的「自己人」;又需要懂科技,學習能力強,比如需要實時跟進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在這方面,元璟的科技團隊常常跟我們一起戰鬥。還記得2021年投資深勢科技的時候,CEO在現場描述「多尺度建模+機器學習+高性能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毅然和我當場就拍板出了TS,我們這種複合背景的合作已經磨合了很多年。
從組團隊到建機構:系統化升級
從優秀的團隊再到成為真正的機構,募投管退各方面都需要系統化升級,更需要從零開始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從這個意義上講,元璟自己也是一家創業公司。自2017年到2021年,元璟開啟「機構化」的旅程,將每一個團隊個體組合成元璟的整體品牌,再到市場上闖出更大的影響力。
✦管理規模擴大
目前,元璟的人民幣和美元均完成四期基金募集,整體管理規模超過150億元,在今年8月,元璟完成第四期17億人民幣基金募集,再次獲得國家級母基金認可。
✦LP體系多元化與迭代
作為一家雙幣種投資機構,元璟資本自成立以來,LP結構持續優化,日益獲得國內外一線機構投資者的認可,眾多LP多期復投。出資人在國內包括多家國家級母基金和產業基金,國際上也涵蓋了世界一流的主權基金、養老金、捐贈基金和基金會等全球知名機構。這種高質量、多元化的LP構成為元璟的穩健發展與持續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並在我們機構化的迭代進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系統化投資體系
伴隨市場和技術的迭代,結合雙幣種的特點,元璟所關注的行業聚焦到智能科技、先進製造、醫療科技和跨境出海等方面,每個小組都沉澱下從行業研究到項目篩選的方法論。
✦職能全面的管理體系
十年間,超過150個項目的投資,如何進行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從投資上會到管理退出,元璟已經建立標準化流程;在投后服務方面,元璟也為投后企業提供了組織成長、品牌成長、商務資源對接、專家諮詢等全方位支持。
2018.5
元璟資本完成5億美元新基金募集,機構化再上臺階
2019.9
元璟資本新一期CEO峰會在杭州舉行,四大行業閉門會同時展開
2020.7
一個關鍵節點,理想汽車上市
2021.1
元璟完成三期人民幣基金募集
2021.3
又一個關鍵節點,塗鴉智能上市
合夥人説
元璟資本合夥人劉昕:
LP 的多元化給我們提供了更強的生態韌性,資金來源從地域到幣種都是多元的,它首先給我們提供了更穩定的資金基礎;它也是一種「規範推手」,倒逼我們建立合規、高效的內部體系;它同時還帶來不同的產業資源、政策資源。元璟的募資之路確實也是從點滴積累到今天,但「把資金募資到位」也只是投資機構的起點,能不能發展出「系統化資金管理能力」,這纔是真正機構化要走的一條路。感謝各位出資人一直以來對元璟的支持和信任。
元璟資本合夥人陳洪亮:
項目的管理體系是一個龐雜的工程,定期的項目梳理,系統化的賦能支持、資源整合,項目生命周期的評估和退出決策……哪一條都是牽動元璟前中后臺的一個大工程。
在項目生命周期管理上,我們成立了專項小組,搭建了系統化的項目全周期動態監控機制;在投后項目的支持上,我們在HR、PR、產業專家,這三個方向上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以投資團隊各自領銜,針對不同項目的不同需求實時響應,希望能既精準支持到位,又真的幫忙不添亂。
從機構到生態:支柱企業領跑「朋友圈」
2025年3月7日下午,元璟智能科技閉門會在上海舉行。一共有21家投后企業和生態合作公司參與本次活動,閉門會持續5小時,會后達成多項合作。
這是元璟朋友圈「持續發力」的一個例證。在成立十年之后,元璟投后生態正不斷擴大「朋友圈」的影響範圍。
在智能車、AI科技、跨境出海等領域,作為支柱的投后企業成為鏈主,他們帶動更多上下游企業浮出水面。影響力不只來自單點,而來自相互的促進,形成合力。
✦智能硬科技生態建設:
自2016年底投資理想汽車開始,元璟持續佈局智能汽車產業鏈,已陸續投資了十余家汽車產業鏈創新企業;自2024年起,元璟的智能科技投資也已擴展到無人機/航空器和人形機器人領域,對傅利葉、有鹿機器人、星動紀元、維他動力等公司的投資覆蓋機器人本體、大腦、小腦、具身模型的鏈條,進一步激活產業鏈合作。
✦AI科技生態建設:
AI技術影響深遠,當它與硬科技新物種不斷交織、碰撞,就會出現偉大的科技公司和投資標的。隨着生成式AI的爆發,元璟在應用層、模型層和底層Infra都有全棧覆蓋。上層應用佈局了多家圖像、視頻,語音相關的應用公司,模型層也有思必馳、深勢科技這樣的大模型和AI for Science頭部公司,以及基礎設施層面也投資了塗鴉智能、雲尖信息、賽麗硅光這樣的基礎設施公司。
✦杭州創投生態建設:
浙大與阿里的協同效應,塑造了杭州獨有的雙核驅動的創業生態。元璟起步於杭州,自創立之初即融入這一創新生態,創始團隊兼具對「大廠」的產業洞察與高校科研脈絡,這也助力元璟在杭州持續發掘和賦能更多新興科技公司。在今年的杭州萬物生長大會上,一共有33家元璟投后項目評入選浙江獨角獸企業系列榜單、杭州市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系列榜單等系列獎項。
✦跨境出海生態建設:
元璟將全球投資策略細化為「三環」,在中國市場與全球市場持續尋找投資機會,尤其針對全球華人創業者,「華人團隊+強運營+亞洲資源鏈接」的特色,在全球多個市場不斷刷新「科技新物種」,元璟投后也誕生了如Advance、Stori、UniUni、Fordeal、Fantuan等多家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公司。
2022.8
即使在疫情期間,元璟仍堅持積極投資,為此后的生態建設打下基礎。在西溪,元璟團隊慶祝七周年,迎來第八個年頭。
2023.12
元璟完成四期美元基金募集
2024.12
佑駕創新上市,元璟智能科技生態持續擴展
2025.3
元璟智能科技閉門會議舉行,21家投后企業、生態夥伴積極合作
2025.8
元璟完成四期人民幣基金募集
合夥人説
元璟資本管理合夥人劉毅然:
過去十年,元璟的生態建設走了一條從單點深耕到集羣共生的路,我們自己總結為組團隊、建機構、造生態,這三重修煉的境界。
真正的生態不是簡單的企業疊加,而是讓鏈主企業成為 「能量樞紐」,帶動上下游形成化學反應。在我們各個生態的建設當中,都已經產生了支柱和鏈主企業,他們帶動智能車領域的協同創新,帶動AI賽道的技術共振,在帶動之下,每個參與者既是受益者,也是賦能者。同時,生態的作用也不僅侷限在某一個市場,跨境出海的探索讓我們確信,帶着本土基因鏈接全球,能讓生態的邊界不斷擴大。
在未來,我們期待生態圈中能樹立起更多的支柱,新公司和老公司會有更多互動;我們更希望,花在生態修煉上的時間、經驗都可以逐漸累積,在大生態柱子下有新的物種可以繼續生根發芽,長成森林。
元璟資本成立於2015年,由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吳泳銘先生創立。作為一家俱有「產業+投資」基因的投資機構,我們的團隊成員由來自於一線科技公司核心崗位的專家和國內一線VC的資深投資人組成,關注早期創業公司,進行人民幣和美元雙幣種投資。
元璟資本關注智能科技、先進製造、醫療科技、跨境出海等領域,管理規模達到150億元,投資項目超過150個,其中包括理想汽車、塗鴉智能、佑駕創新、聚水潭、思必馳、傅利葉、深勢科技等知名項目。除了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外,我們為創業者提供深厚的產業運營經驗、產業人脈和產業發展資源等支持,致力於成為創業者身邊的「最強輔助」。
(轉自:元璟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