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10:00
轉自:前瞻產業研究院
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貝泰妮(300957.SZ);華熙生物(688363.SH);上海家化(600315.SH);創爾生物(831187.NQ);鉅子生物(02367.HK);敷爾佳(301371.SZ)
本文核心數據:消費者對敏感肌養護產品功效的要求;消費者獲取敏感肌養護知識和產品信息的渠道佔比;中國功能性護膚品上市公司毛利率;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及預測;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份額
行業概況
1、定義
功能性護膚品指針對性地緩解或輔助治療某些皮膚問題的一類化粧品(粧字號)或醫療器械(械字號),具備一定藥理作用,行業正處於國產品牌崛起階段。根據護膚品功能及功效的不同,功能性護膚品可分為皮膚學級護膚品、強功效性護膚品和醫美級護膚品。
2、產業鏈剖析:品牌、渠道、研發建設為核心環節
功能性護膚品產業鏈的上游是材料供應環節,包括原材料供應和包裝材料供應,其中代表性原材料包括重組膠原蛋白、透明質酸、多肽等,代表性包裝材料包括紙包裝、塑料、玻璃等。產業鏈中游是功能性護膚品的製造環節,根據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分為皮膚學級護膚品和強功效性護膚品。產業鏈下游是產品的流通環節,分為線上和線下渠道。
從功能性護膚品產業鏈參與者來看,代表性企業主要分佈在產業鏈上游和中游。上游原料供應商主要有科思股份、青松股份、林森生物、百好博、西西艾爾等,包裝材料供應商包括嘉亨家化和錦盛新材,產成品代工商主要有諾斯貝爾、科絲美詩、瑩特麗等。
中游功能性護膚品牌商分為國內廠商和國際廠商,國內廠商包括貝泰妮、華熙生物、上海家化、珀芙研、百雀羚、創爾生物、鉅子生物、敷爾佳、HFP、林清軒等,國際廠商包括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皮爾法伯、強生、資生堂等。
下游銷售渠道包括天貓、京東、拼多多、小紅書、抖音、唯品會等線上渠道以及王府井、友阿、天虹等線下渠道。與海外成熟市場相比,國內的專業化渠道仍存在發展空間。
行業發展歷程:國產品牌崛起
我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起步期(1998-2008年)、轉型期(2009-2014年)、國產品牌崛起期(2015年至今)。1998年,隨着薇姿品牌率先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功能性護膚品市場正式開啟,隨后雅漾、理膚泉、菲璐澤等品牌陸續入駐中國,並持續佔據較高市場份額,以藥店/藥房為主要渠道。
在經歷了2009-2014年的轉型期之后,現階段功能性護膚品行業正處於國產品牌崛起期,薇諾娜、華熙生物等國產品牌市場表現好,市佔率不斷提高。同時,品牌銷售費用率提高,高投入打造社媒營銷、廣告宣傳和流量帶貨等多種營銷方式,且線上渠道成為主流渠道。
行業政策背景:加強功效宣稱規範
功能性護膚品包括化粧品(粧字號)和醫療器械(械字號),分別適用化粧品行業和醫療器械行業生產經營規範,政策內容主要集中於化粧品功效宣稱評價、化粧品標籤管理辦法及化粧品、醫療器械註冊人、備案人等相關制度。我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重點政策匯總如下:
行業發展現狀
1、品牌端:三大細分賽道切入
從國內功能性護膚品參與者來看,各大品牌商分別從三大細分賽道切入:皮膚學級護膚品一般是化粧品企業通過綁定專業的皮膚科醫生開展產品研發,或是皮膚科醫生自創品牌,代表品牌包括薇諾娜、理膚泉、薇姿、雅漾、珂潤、米蓓爾、玉澤等;強功效護膚品參與者一般是化粧品公司、成分原料商、製藥公司等,代表品牌包括WIS、HFP、雪肌精、林清軒、潤百顏、誇迪、片仔癀等;醫美級護膚品一般是生物醫藥、Ⅲ類醫療器械背景的公司開展研發,代表品牌包括敷爾佳、可復美、芙清、伊膚泉、愛美客、創福康、綻妍等。
2、需求端:敏感肌人羣看重護膚品功效
此外在敏感肌人羣選購養護產品時,消費者對產品的功效與實用性、產品的安全性等要求更高。在產品功效上,超七成的消費者認為舒緩敏感症狀是首要要求,解決保濕、補水、防曬等基礎需求、穩定肌膚狀態次之,此外,改善肌膚暗沉、老化等敏感肌延展問題消費者的關注度也較高。因此,預計未來舒緩抗敏的需求潛力有所提升。
3、銷售渠道:線上渠道為主流
渠道建設方面,功能性護膚品企業主要通過線上、線下兩大銷售渠道進行產品銷售,並且往往會根據自身實力、品牌定位等選擇多種銷售渠道進行產品銷售。其中,線上渠道主要包括品牌自建商城、平臺型B2C、綜合型B2C、垂直型B2C等,線下渠道主要包括大型超市、美粧專賣店、百貨商店、直銷、藥品化粧品及個人護理用品專賣店、藥店等。
從2024年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企業的線上渠道營業收入來看,珀萊雅的線上渠道營業收入及佔比均最高,達95.9億元,佔比達88.98%;大多數功能性護膚品公司以線上渠道為主導,線下直營及經銷銷售為輔的全渠道銷售模式。
4、盈利能力:毛利率高,獲利能力強
隨着本土功能性護膚品企業加快產品創新研發和品牌宣傳推廣,不少國貨功能性護膚品牌在與國外品牌的激烈競爭中迅速崛起。從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企業的盈利能力來看,除福瑞達和上海家化外,其他上市企業的毛利率均在70%以上,這是由於這兩家企業除了從事功能性護膚品產品以外,更多的從事基礎護膚品產品,由此拉低的企業的毛利率。在其他企業中,錦波生物2024年的毛利率高達92.02%,主要原因是其從事醫療器械類產品的比例較高,反映該產品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在其他主要從事功能性護膚品企業中,企業毛利率在70%-80%左右。整體來看,行業毛利率相對較高.
5、市場規模:2024年市場規模超過480億元
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近年來經歷了快速增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國內外品牌競爭激烈,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並注重產品安全與功效,線上與線下銷售渠道並行發展,同時政策法規與行業監管日益完善,共同推動市場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披露的數據,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102.5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09.6億元。結合近幾年來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代表性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情況綜合測算,2024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487.43億元。
注:弗若斯特沙利文僅披露至2021年數據,2022-2024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體量根據行業內代表性上市企業近年來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加權平均值進行測算。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產業鏈企業較集中於上海
從企業區域分佈來看,我國功能性護膚品產業鏈企業主要分佈在東部沿海地區,上海和廣東的功能性護膚品產業鏈企業分佈相對完善,其中上海的產業鏈企業數量最多。
2、企業競爭:貝泰妮排名居首
從企業競爭格局來看,2024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市場規模約487.43億元,其中貝泰妮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營收為57.07億元,佔比11.71%,排名首位;華熙生物緊隨其后,佔比5.27%;敷爾佳、上海家化、鉅子生物分別佔比4.14%、2.44%和2.15%。此外,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等國際品牌也在中國市場佔據一定份額。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發展前景:市場規模超860億元
在消費者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的背景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將迎來快速增長期。預計未來幾年,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市場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品牌商將加大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力度,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結合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歷史市場規模情況綜合測算,到2030年我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9.0%。
2、發展趨勢: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加大醫研背書
未來,隨着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不斷壯大,國家對產品的安全與功效監管力度也將逐漸加強,業內參與者也將更加多元化;功能性護膚品的滲透率將不斷提升,國貨品牌也呈現出市佔率持續提升的趨勢;同時,品牌方會持續增強產品創新研發並加大醫研背書,成熟玩家將逐步佈局大健康領域。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