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央行連續第9個月增持黃金,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近3.3萬億美元

2025-08-07 23:15

轉自:貝殼財經

8月7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7月末黃金儲備為7396萬盎司,環比增加6萬盎司,6月末為7390萬盎司,央行連續第9個月增持黃金。

同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922億美元,較6月末下降252億美元,降幅為0.76%。

央行連續第9個月增持黃金,但增量連續處於低位

黃金儲備方面,7月末官方黃金儲備連續第九個月增加,但增量連續第五個月處於低位。

各國央行黃金儲備的增加,既是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的防禦性舉措,也是優化國際儲備結構的主動選擇。

世界黃金協會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二季度全球黃金總需求(含場外交易投資)同比增長3%至1249 噸。以價值計,全球黃金總需求同比大幅躍升45%,達到1320億美元。

「各經濟體央行仍是全球黃金需求的重要支柱,二季度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增加166噸。儘管購金步伐有所放緩,但央行購金需求前景依然樂觀。」報告指出。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發表的觀點認為,預計下半年各國央行需求形勢可望保持穩定,但將全年買盤預期從950噸~1000噸下調至900噸~950噸。

王青指出,未來中國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出發,未來需要持續增持黃金儲備,適度減持美債。

不過,中國央行出於成本控制考慮放緩購金腳步,也符合市場預期。

7月份,全球黃金價格總體保持高位震盪走勢。中上旬,多空因素交織下,金價總體維持窄幅震盪。下旬,受特朗普對歐盟關税強硬態度,以及歐盟醖釀反制措施推動,國際金價一度重回3400美元/盎司上方。7月底,美國與歐盟達成15%税率關税協議,市場擔憂迅速緩和,國際金價略有回落。

市場人士指出,短期來看,地緣因素和關税對金價的擾動減弱,黃金市場多空因素交織,等待新的驅動。長期而言,美元信用削弱,央行購金繼續支撐黃金需求,黃金長期牛市邏輯仍未動搖。

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繼續看好黃金。在基準情景下,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認為,全球黃金的目標價為3500美元/盎司,倘若地緣政治或經濟形勢惡化,不排除金價走高至3800美元/盎司。

7月末外儲規模下降,結束此前連續6個月環比回升態勢

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結束此前連續6個月環比回升態勢。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主要是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

對於7月外匯儲備規模變化的原因,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指出,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

匯率方面,基於對未來高通脹的預期以及表現尚可的經濟數據,美聯儲再度推迟降息,美元指數上漲3.2%,重回100點,非美貨幣集體貶值,由於外儲以美元計價,非美貨幣貶值減少了經匯率折算后的外匯儲備規模。

資產價格方面,在多因素驅動下,美國股指走強,對外儲形成支撐。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7月末外儲規模出現一定幅度下降,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受當月美國與多國達成貿易協議推動,7月末美元指數比6月末大幅回升3.39%,結束了此前連續5個月的下跌過程。這意味着7月我國外儲中非美元資產價格下跌,是當月外儲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他方面,受關税戰降温影響,7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漲,但美債收益率上行,美債價格走低。整體看,7月末我國外儲中的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很大程度上對衝了美元升值帶來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近一段時期以來外儲資產交易對外儲余額變化的影響較小,外儲余額變化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兩個因素牽動。」王青表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