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長江證券大股東變更塵埃落定,湖北國資控股標籤打足,券業顯見三大典型性股權變更

2025-08-07 19:18

財聯社8月7日訊(記者 林堅)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變更塵埃落定。

長江證券最新公告,長江產業集團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的湖北能源及三峽資本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已於8月6日完成過户,長江產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總數比例達28.22%,長江產業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湖北能源、三峽資本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圖為長江證券發佈關於變更主要股東完成股份過户的公告。 圖為長江證券發佈關於變更主要股東完成股份過户的公告。

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股權變更可追溯至一年前。2024年3月29日,長江證券發佈公告稱,長江產業集團與湖北能源及三峽資本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長江產業集團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湖北能源及三峽資本持有的長江證券全部股份。同年5月15日,長江證券公告顯示,國務院國資委批覆,同意湖北能源、三峽資本以非公開協議方式,將所持長江證券股份轉讓給長江產業集團。

本次股份過户完成后,長江產業集團持有長江證券9.63億股股份,佔長江證券股份總數的17.41%。長江產業集團的一致行動人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鄂旅投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合計持有長江證券5.98億股股份,佔長江證券股份總數的10.81%。

長江產業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總數比例達28.22%,長江產業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長江產業集團則由湖北省國資委持股100%。

對於此次交易,長江證券曾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權益變動是爲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湖北省國有金融資本佈局,提升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推動金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服務湖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本次權益變動有利於長江證券優化股權結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為公司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證券業股權變更頻繁,地方國資參與多

從行業層面看,在監管鼓勵證券行業通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的背景下,券商股權流轉、兼併重組成為一大趨勢,尤其是2024年以來,證券行業股權變更頻繁,已發生超15起,多家券商通過受讓、競拍、發行股份等方式實現整合,呈現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地方政府通過旗下金控平臺、投資集團等主體加速佈局證券行業,成為本輪股權變更的核心驅動力

比如地方國資正通過協議轉讓、競拍、發行股份等多種方式強化對核心券商的控制權,形成「一省一券商」或「一區域多牌照協同」的格局。

地方國資已經或計劃入主券商股權結構的至少有東莞證券、瑞信證券、東北證券、德邦證券、西部證券等等。

東莞證券20%股權完成交割,東莞國資接棒。2025年6月26日,錦龍股份公告稱,公司已完成向東莞金控和東莞控股組成的聯合體轉讓所持有的東莞證券3億股股份,佔東莞證券總股本的20%,至此,東莞國資對東莞證券的持股比例將由交易前的55.4%提升至75.4%,成為第一大股東。

瑞信證券更名為北京證券,北京國資接棒。2025年7月23日,方正證券發佈公告稱,瑞信證券(中國)已完成股權變動的工商變更登記,並取得換發的營業執照,方正證券不再持有瑞信證券股權,北京國資公司正式持股瑞信證券85.01%股權。此外,瑞信證券已更名為北京證券,從外資主導的合資券商轉變為國資控股券商。

山東財金集團成為德邦證券實際控制人,山東國資已正式入主。2024年9月30日,證監會覈准山東財金、濟南科金成為德邦證券主要股東,覈准山東財金成為德邦證券、德邦基金實際控制人。至此,德邦證券成為繼中泰證券、聯儲證券之后,山東國資控股的第三家證券公司。

東北證券股權交易持續推進。2024年3月27日,東北證券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亞泰集團擬出售持有的29.81%的股份給長發集團和長春金控。長發集團由長春市國資委100%控股,長春金控則由長春市財政局100%控股,交易完成后,長發集團將成為東北證券第一大股東。

西部證券擬收購國融證券64.5961%股權,交易獲股東大會通過,整體股權變更還在推進中。2024年11月7日,西部證券發佈公告稱,計劃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受讓國融證券64.5961%的股份。具體來看,民營大股東長安投資控制的國融證券,最終擬轉讓給陝西國資控股的西部證券。

此外,浙江國資入股湘財證券母公司湘財股份,形成「民企控股+國資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結構,這也是一個案例。這種公司混合所有制股權結構既保持了決策的高效性和靈活性,也能有效利用地方國資的資源稟賦。

第二種類型,地方國資不僅介入外部券商收購,更通過內部股權騰挪整合資源,包括國信證券西南證券、中天證券等案例,體現地方國資系統內股權結構的優化與專業化管理趨勢,減少冗余層級並聚焦核心平臺建設。

國信證券收購萬和證券正在推進中,目前相關事項已獲深交所併購重組委審覈通過。2024年9月,國信證券披露,擬發行股份購買萬和證券合計96.08%股份。交易完成后,萬和證券將成為國信證券控股子公司,而國信證券為深圳國資控股企業,這是地方國資系內部券商牌照整合案例。

重慶國資委也在對旗下股權進行調整變更。2025年6月,渝富控股接手渝富資本持有的西南證券29.51%股份,升至西南證券控股股東,渝富資本徹底退出對西南證券的持股,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重慶市國資委。目前收購事項正按規定申請行政許可,需待取得上交所確認以及辦理股份轉讓過户登記等手續。

中天證券也是一例。2025年6月13日,證監會發布了覈准中天證券變更主要股東的批覆。覈准遼寧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依法受讓中天證券13.48%的股份。中天證券為遼寧省屬券商,而遼寧交投隸屬於遼寧國資委體系。

除了上述帶有鮮明國資色彩的股權變更,還有不少以併購重組為主的重大股權變更完成。

比如浙商證券累計通過51.85億元獲國都證券34.76%股權,達成實質性控股;國聯證券發行A股收購民生證券99.26%股份,目前國聯民生證券已開始全面發力;國泰君安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併海通證券,國泰海通證券登陸證券業舞臺,包括業務在內的相關整合事宜正在推進中。

更多與證券業有關的股權變更還在推進中,這受到行業的關注。比如湘財股份籌劃換股吸收合併大智慧國盛金控吸收合併國盛證券獲覈准,后者將解散並由前者承接業務;長城國瑞證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等券商實控人變更為中央匯金的申請獲證監會覈准。

就在最近,中航證券變更主要股東或實控人申請在今年7月初獲證監會受理的消息,一度引起中航證券歸屬的討論。8月3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正在考慮剝離其證券和信託子公司,以應對債務挑戰」的消息,再度引發猜測。

整體而言,本輪證券行業股權變更以地方國資主導、併購重組驅動、混合所有制探索深化為核心特徵,既是監管政策引導下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必然結果,也是地方政府優化區域金融佈局、化解金融風險的主動選擇。

使命於「中部崛起」,長江證券如何新開局?

有業內觀點認為,中國全國性和地方性券商之間的差距將擴大,全國性券商將鞏固其市場份額,利用其成熟的市場地位和更強的資本基礎來捕捉新的商業機會。相比之下,地方性券商或會專注於夯實其本地市場。

不少非銀研究還談道,長遠來看,在頭部券商的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下,中小券商需要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尋求突破,以實現業務的多元化和區域佈局的優化,參考海外經驗,我國證券行業集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行業整合有望持續推進。

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變化后,將有哪些關注點?長江證券作為紮根湖北的中部地區券商,湖北省國資加強對其地方國資股權結構的把控,有望為長江證券服務湖北地方經濟發展、助力強化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加快中部崛起支點建設注入新動能。

公開信息顯示,長江產業集團是一家聚焦國家戰略和湖北省現代產業集羣建設,履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運營主體和省級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管理主體功能,立足湖北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提升湖北產業發展的能級和量級的湖北省國資企業。據最新公告,集團承諾,入股長江證券后,除特定情況外,自持股日起60個月內不轉讓所控制的長江證券股權,質押股權比例不超過所控制股權比例的50%,違反承諾將自動放棄相關表決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股權變更期間,長江證券也迎來國資背景董事長,2024年7月,劉正斌正式出任長江證券黨委書記,到了2025年3月2日,前任董事長金才玖辭去董事長一職,由劉正斌代為履行董事會相關職責,次月4月3日,長江證券發佈公告,公司董事會選舉劉正斌為公司董事長。

新股東、新掌舵人,長江證券最新業績也帶來看點。公司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165200萬元至181000萬元,同比增長110%~13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盈利162600萬元至178400萬元,同比增長112%~13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