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08:18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周四(當地時間7日)表示,他已選定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接替剛剛空出的美聯儲理事席位,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
上周五,美聯儲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出人意料地宣佈將於8月8日提前辭職,給了特朗普這一安插「自己人」的時機。特朗普還稱,他將繼續尋找長期的美聯儲職位替代者。
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平臺Truth Social上發帖稱,「我非常榮幸地宣佈,我已經選擇現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斯蒂芬·米蘭博士擔任美聯儲理事會剛剛空缺出來的席位,直到2026年1月31日。」
「與此同時,我們將繼續尋找一個長期的替代者。斯蒂芬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我的第一屆政府中表現出色。他從我第二任期開始就一直陪伴着我,他在經濟領域的專業知識是無與倫比的——他將會做得非常出色。恭喜斯蒂芬!」他寫道。
斯蒂芬·米蘭在「特朗普1.0」時代曾任職財政部經濟政策顧問。他還曾是資本管理公司Hudson Bay Capital Management的高級策略師。米蘭被認為是特朗普關税政策的「創造者」之一,也是其經濟議程的關鍵設計師。
有分析指出,米蘭的任命不僅將為美聯儲理事會增加一名特朗普政府官員,而且可能會增加另一名支持美聯儲在9月份的政策會議上降息的成員。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就一直在施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要求其降息,可直到現在還未「得逞」。鮑威爾也因此成爲了其口誅筆伐的對象。
Evercore ISI高級經濟學家兼策略師Marco Casiraghi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特朗普選擇米蘭,相當於做了一個權宜之計,給自己留出了在明年1月之前做出最終決定的時間。這樣一來,特朗普就不會束縛自己的手腳,在新任美聯儲理事,尤其是新任美聯儲主席的人選方面,他還能保留一些選擇。」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米蘭的任命還有待參議院的批准,而由於議員們目前正處於8月份的休會期,尚不清楚需要等待多長時間。當然,提名聽證會將是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首要任務,但議員們要到9月9日纔會重新開會,此時距離美聯儲9月16日和17日的政策會議只有一周時間。
有分析人士擔心,由於時間緊迫,米蘭可能無法在會議上得到確認並宣誓就職。
不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Tim Scot在一份聲明中稱讚米蘭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經濟學家」,「在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期間,在提供經濟政策建議和推進促進增長議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Scot「期待儘快考慮對他(米蘭)的提名」。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則表示,總統提名米蘭的決定是一個「令人歡迎的驚喜」。他指出,雖然他並不總是同意米蘭的觀點,但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應該很容易得到參議院的確認。
雖然米蘭在美聯儲理事會的任期只有幾個月,但投資者將尋找他的提名對總統最終提名下一任美聯儲主席意味着什麼,以及他想如何影響貨幣政策的線索。
鮑威爾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而根據《聯邦儲備法》,美聯儲主席由總統提名,且必須從美聯儲理事會成員中選擇,提名需經參議院確認。如果美國總統想讓一個人擔任美聯儲主席,通常需要先讓其成為美聯儲理事。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策部門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OMC 由12名委員組成,包括7名聯邦儲備系統理事、紐約聯儲主席,以及4名地方聯儲主席。根據《聯邦儲備法》規定,美聯儲理事任期為14年,且不得連任,每2年更換1名理事。
在鮑威爾任期結束前,除庫格勒外,沒有其他理事任期結束。若鮑威爾在主席任期到期后選擇留任理事會,那麼屆時白宮提名新主席的範圍將被限制在現有的理事會成員之內。因此,任命米蘭為臨時理事無疑是特朗普的「權宜之計」,為后續提名「14年任期」的理事、甚至是下一任美聯儲主席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