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諾醫藥港股IPO,預估一手中籤率1%,甲組全部需要抽籤

2025-08-07 23:05

(來源:郭二俠説財)

好消息是,經歷7月港股IPO淡季后,遞表的公司已經補充上半年財務數據,8月IPO恢復正常節奏。

壞消息是,港股IPO股份分配機制已經正式生效,銀諾醫藥是新規后的第一股,分配方式選擇的機制B,公開發售比例固定10%,不管超購多少倍也不會回撥,散户打新中籤更難了。

一、招股信息

二、公司概況

銀諾醫藥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創新導向的生物製藥公司,處於開發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創新療法的前沿地位。

其核心產品依蘇帕格魯肽α(商品名:怡諾輕)是中國首個獲批的國產人源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

該藥物於2025年1月獲批用於2型糖尿病治療,僅5個月內即實現3814萬元營收,毛利率高達89.3%。其核心優勢在於204小時超長半衰期,優於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的168小時,理論上可支持兩周一次給藥,顯著提升患者便利性。

更大的想象空間來自減肥適應症。公司已在2025年3月啟動針對肥胖/超重的IIb/III期臨牀試驗,預計2026年底完成。中國肥胖藥物市場正處於爆發前夜,2024年僅42億元規模,但到2028年預計將飆升至207億元,年均增速高達171%。若獲批,依蘇帕格魯肽α有望成為國產減肥藥主力軍。

財務數據顯示,銀諾醫藥2025年前5個月營收3814萬元,首次實現商業化突破。2023年鉅虧7.33億元,2024年收窄至1.75億元,顯示研發投入高峰期已過。

截至2025年5月公司賬上現金5.57億人民幣,疊加IPO募資淨額6.1億港元,以及產品商業化帶來的持續性收入,公司未來運營沒有問題。

從行業競爭格局上看,GLP-1賽道已成「紅海」:

國際壟斷:諾和諾德與禮來佔據全球90%市場份額,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糖尿病GLP-1市場佔有率高達67.4%。

國內混戰:中國共有52款GLP-1在研藥物,其中21款為長效製劑。信達生物(雙靶點GLP-1)、恆瑞醫藥等企業進度領先,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魯肽仿製藥已報產。

價格壓力:銀諾定價策略激進,怡諾輕(532元/盒)比進口藥低30%-50%,但面臨醫保談判與集採風險。

在未來前景上,有三大利好與兩大挑戰。

增長驅動力

1. 產能升級,2026年自建廣州生產基地投產,降低CDMO依賴,提升毛利水平。

2. 適應症拓展,除糖尿病和減肥外,MASH(代謝性脂肪肝炎)適應症獲FDA/NMPA批准進入IIa期,該領域中國尚無獲批藥物。

3. 全球佈局,積極開拓東南亞、拉美市場,對衝國內競爭風險。

潛在風險:

1. 單一產品依賴,收入完全依賴依蘇帕格魯肽α,5款臨牀前管線最早2028年纔可能貢獻收入。

2. 商業化能力,2025年2月剛組建銷售團隊,直面跨國藥企成熟渠道碾壓。

三、綜合點評

在估值方面,橫向對比港股生物醫藥公司,信達生物市值1565億港元,15款商業化產品,PS約16.6倍;九源基因市值25億港元,已盈利,PS約1.8倍。銀諾醫藥市值85億港元,對應2025年預估營收的PS高達85倍。

儘管估值顯著高於同行,但需注意,公司正處於營收爆發起點,2025年全年營收預計達0.9-1.2億元(按前5個月增速估算),若減肥適應症2027年獲批,收入規模可能突破10億元。

最近兩年在港股上市的生物醫藥B股表現整體上很好,和二級市場節節攀升的創新葯股價相映成輝。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高達88%,領跑港股其他主要指數,是今年港股市場最靚的仔。

銀諾醫藥本次IPO發行股份佔全部股份比例的8%,按招股價上限18.68港元算,募資約6.83億港元,5名基石投資者鎖定7850萬港元,流通盤6.04億。

這是一隻H股,其H股部分流通市值78億港元,隨着港股市場水漲船高,現在納入港股通的市值門檻也上浮到86億,只要漲10%並穩住明年就可以進港股通,雖然時間還早,但散户手里貨少市值管理很容易。

四、預測中籤率

銀諾醫藥招股首日孖展216倍,最終大概率會超購2000倍,甲乙組各9139手。按照20萬人申購算,預估一手中籤率1%,甲組全部需要抽籤。

散户分到的貨太少,卷出天際,資金少的就現金打吧,不然最后沒有中籤就是貢獻手續費。

參考上一隻熱門新股維立志博,乙組有2萬人認購,不過維立志博當時基石佔比高,很多機構被迫來公開發售市場認購。銀諾醫藥這次中籤率非常低,性價比不高,可能會有少部分投資者放棄認購,打新乙組按1.5萬人認購算,預估乙頭抽籤,乙三中籤1手。

五、新股評級

這隻票的評級是滿倉干!(拿命干>滿倉干>梭哈>偷雞>放棄)

目前大多數券商已經關閉中國內地身份證開户,現在還能開的僅有2~3家,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全部關閉了,要開户的抓緊時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