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22:39
知名分析師、蓮花資管首席投資官洪灝近日在一場訪談中指出,關税政策對美國經濟的負責作用正在顯現,
美國服務業PMI不及預期,幾個子指數開始快速惡化;
由於進口鋭減,美國貿易逆差減少,但美國消費者已經明顯買不動了。
只是可能由於PMI仍在50以上,因此美聯儲沒有足夠充分的理由立即降息。
但是,市場已將9月降息的可能性提高到接近90%。
同時,他在一場播客中對A股、港股市場的表現,上漲動力、投資方向、貿易戰后續影響等問題發表了最新看法。
洪灝認為,在短期,基本面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市場漲起來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場的流動性夠充沛。
比如從2011年到現在,我們的GDP增速是拾級而下的,那為什麼股票它的底部還是在不斷抬高;
如果我們把2005年以來每一個低點連起來,上證指數的每一個低點,其實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在做短期交易的時候,沒有必要太在意基本面變好還是變壞。
當然最好是變好,但是如果變壞,其實也不妨礙市場在流動性的推動下有行情。
而北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南下,洪灝判斷,北水南下的走勢領先恆指的走勢大概100–200天。
所以,如果上半年看到歷史性的北水南下,那麼就預示着下半年港股應該還有新高。
至於,投資港股還是A股,洪灝表示兩個市場都有不少的機會,
港股流動性充沛,疊加下半年可能隨着美聯儲同步降息,流動性將更加充沛。
而A股的基建概念股、蘋果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科創50等都表現非常好,是在港股市場無法買到的。
至於反內卷,洪灝認為這一次整治,面臨的挑戰比上次的還要困難得多,
上游產業已經陷入通縮長達三年,而這個通縮的價格壓力正在往下游傳導,
因此,與上一輪沒有通縮壓力和房價泡沫化的去產能,是非常不一樣的。
另外,談到中美的貿易問題,洪灝指出,貿易戰最壞的結果已經過去,負面的新聞標題,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些短期的波動。
但是,總體的市場方向應該還是向上的。
市場漲起來
最重要原因是流動性
主持人:現在的中國股票市場可以用火熱來形容,這里特別指的是港股。因為年初至今,恆生指數已經漲了24%,美國的標普500指數漲了8%。
很多人的疑問就是如果中國的宏觀環境沒有特別好的話,那港股今年漲的原因是什麼?
洪灝:我覺得一般來説,在短期,宏觀並不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市場漲起來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場的流動性夠充沛。
當然如果有基本面就更好了,有基本面的話,你買的時候就比較踏實,不用老是想着什麼時候要出來。
但是在更多的時候,我們看到其實比如説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我們的GDP增速是拾級而下的,那為什麼股票它的底部還是在不斷抬高。
如果我們把2005年以來每一個低點連起來,上證指數的每一個低點,其實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這也就是説,即便我們經濟的GDP增速在逐級放緩,但是我們市場的底部是在不斷抬高的。
這也從側面説明,在短期我們做交易的時候,沒有必要太在意基本面變好還是變壞。
當然最好是變好,但是如果變壞,其實也不妨礙市場在流動性的推動下有行情。
今年其實我們之前也討論過,就是北水南下的因素,
香港市場今年20%幾的漲幅,是全世界跑得最好的主要市場之一。
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香港的IPO市場非常火爆,今年打新策略非常好用。
所以,香港很顯然有賺錢效應,這樣就吸引了大量的北水南下。
北水持續南下
預示港股還有新高
主持人:接下來一個問題就是港股在未來,可能一直到年底,還能不能漲了?
洪灝:我覺得港股下半年肯定還有一波。
主要還是我們看到北水還在源源不斷地南下。
一般來説,北水南下的走勢領先恆指的走勢大概100到200天,我們暫且説100多天。
所以,如果我們上半年看到歷史性的北水南下,因為上半年的北水南下創了新高,
這樣的話,它的預示到下半年港股也應該還有新高。
除了這個流動性因素之外,
剛纔我們也說了,就算沒有基本面也可以有行情。但是有了基本面,這個行情就更持久。
至於反內卷,我認為對於上游來説還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同時像房地產,從2021年見頂到現在下跌了已經4年了。
7月的時候,我們看到主要開發商的銷售增速,繼續出現大幅滑坡,出現25%到50%不等的下跌,這個下跌勢頭是比前幾個月加速的。
重要會議不單獨提房地產行業,是不是可能因為把它放在舊城改造和提高新質城市發展質量的副標題里。
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房地產就不會再單獨列出來作為討論了。當然這個也只是我的猜測。
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可能房地產在整體政策規劃上的重要性就下降了一個層次。
這個還是比較耐人尋味的,就是説我們在投資上,就要對應地做一些佈局了。
因為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比較好,甚至可以説超預期,所以三季度可能會緩一下。
那麼到了9、10月份,我們非常期待能夠看到更多的政策去幫助經濟運行。
港股流動性充沛
A股多個板塊表現亮眼
主持人:很多投資者問,港股是漲了很多,但是A股沒有怎麼漲過。
現在假如有新的錢去買的話,應該繼續買H股,還是轉去投A呢?
洪灝:我覺得H股的機會足夠多,或者説港股的機會足夠多。
你看一下,今年除了我們剛纔講的打新的機會之外,創新葯沉寂了兩年多,今年爆發非常厲害。
假如你不懂得選股,你完全可以通過買一個指數ETF,今年可能也翻倍了。
今年的半導體,上游一些反內卷的相關概念股等等,還有一些新消費概念股今年都翻倍了,所以今年的機會是非常多的。
所以對於一個在香港的投資者,或者説離岸投資者來説,其實我相信他會繼續買港股。
這個主要還是因為香港這邊流動性非常充沛,我們相信,美聯儲可能九月份也很快要降息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香港監管局的貨幣政策跟着美聯儲走,香港也會降息,
會導致香港流動性變得更加充沛,所以,香港的機會還是有的。
但是,有一些機會是在香港做投資的時候無法獲得的,
比如説我們內地的基建概念股、蘋果產業鏈、特斯拉產業鏈,科創50等等。
這一些板塊都是今年表現非常好的板塊,由於在香港市場你買不到,所以你只能到A股去買。
另外一個,我們看到今年A股的小微盤股,其實表現也非常好,
導致今年做指增,比如説中證500指增的一些基金,今年就是躺贏。
所以,今年雖然整體指數漲得沒有很多,但是兩地市場還是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投資的機會。
貿易戰或還會有波動
但市場總體方向是向上
主持人:今天最后一個話題,我們來討論一下中美的貿易。目前雙方已經開了三次的會,每一次的氣氛都不錯,但是好像沒有太多實際性的進展。
您認為這個貿易談判的結果,會怎麼去影響到未來市場的走勢?我們在市場部署上面應該怎麼去應對?
洪灝:在之前的播客里,我們也講過,其實貿易戰最壞的情況可能已經被計入價格了,應該是在四月份的時候。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認為這個關税談判逐漸地沒有像之前那樣那麼影響市場。
之前特朗普如果説關税要提高,或者説期限不能延迟,這個市場就會巨幅波動。
現在,其實我們看到的市場對於這種負面消息的反應還是比較剋制的,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也拿着很多牌是可以打的。
比如説我們中國的稀土,芬太尼的原料,還有過去幾年在其他市場里的部署,
比如説在墨西哥建的汽車零配件的工廠,在加拿大建的零配件的工廠等等;這些都會幫助我們在談判里取得重要的優勢。
我們也看到了關税的期限一延再延,
我相信,在雙方都能夠互相滿足對方條件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去進行。
畢竟一個稀土礦你要提煉出來,首先對於環境的衝擊,估計老外就要花個一兩年,三四年時間,
更別說把這個工廠建起來投產,5-10年估計都投不出來。
同時有一些稀土,據我所知,至今好像是隻有中國才能夠生產的。
這些都幫助我們在這一次的貿易談判里,能夠掌握主動權。
很明顯,川普也軟下來了也不像剛開始談判的時候那麼蠻橫了,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貿易戰最壞的結果,其實我相信已經過去了,
只是這些負面的新聞的標題,還是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一些短期的波動,
但是,總體的市場方向應該還是向上的。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