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21:29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近日發佈指令,要求加速推進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的計劃。NASA計劃建造一個100千瓦的核反應堆,並在2030年之前將其送往月球。
但美國《紐約時報》8月6日發文稱,在許多航天和核物理專家看來,NASA提出的時間表不切實際,美國不太可能在2030年前完成月球核反應堆的設計、建造和監管審批。美國專家還指出,NASA可能想用核反應堆為月球前哨站供電,但現在美國並沒有提出任何類似的月面計劃,「這有些荒唐」。
報道稱,達菲已於上周發佈命令,要求在30天內任命一名NASA官員監督月球核反應堆項目,在60天內徵求行業意見。他在指令中説:「爲了正確推進這項關鍵技術,以便支持未來的月球經濟和火星上的高能發電,並加強我們在太空中的國家安全,NASA必須迅速採取行動。」
該項目計劃建造一個100千瓦的核反應堆,並在2030年之前送往月球。一名NASA高級官員聲稱,相關行動旨在「贏得第二次太空競賽」。
《紐約時報》指出,儘管地球軌道上的空間站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獲取能量,但對於未來的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來説,僅僅依靠太陽能是不夠的。月球上一個寒冷、黑暗的夜晚會持續兩周時間,火星則距離太陽更加遙遠。因此,核能在太空探索中極具應用前景。
有關專家表示,核反應堆在月球上的運行方式,與地球上不會完全相同。首先,反應堆必須足夠小、足夠輕,才能搭載到運載火箭上。其次,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和水,温度在白晝的120攝氏度和夜晚的零下180攝氏度之間波動,使得維持反應堆高效運行的温度控制更加困難。
因此,擬議的月球核反應堆設計通常包括大型散熱系統,用於釋放熱量。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副總裁凱文·歐(Kevin Au)稱,開發更大功率月球核反應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開發能夠承受更高温度、用於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材料。
但在許多美國專家看來,NASA想要在2030年之前建造核反應堆並送往月球是不現實的。他們還指出,NASA的新目標令人感到困惑,因為美國並沒有提出任何需要核反應堆的月球計劃。
曾在美國能源部任職的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覈、等離子和放射工程教授凱瑟琳·赫夫(Kathryn Huff)表示:「這只是一個非常激進、坦率地説也不切實際的時間表。我的理解是,它的目的是為月球前哨站供電。但在沒有前哨站的情況下這樣做,感覺有些荒唐。」
赫夫認為,除了核反應堆的設計和建造工作之外,啟動月球核反應堆的監管審批可能也需要數年時間。
對此,一名NASA官員對《紐約時報》表示,設定2030年的期限是爲了給項目提供焦點和動力,「緊迫性纔是關鍵。如果我們把目標定得太遠,那我們就根本無法實現,對吧?」這名官員拒絕透露月球核反應堆計劃所需的預算,但表示該項目可能需要數億美元,乃至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NASA和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曾在2022年授予多家美國公司合同,用於開展40千瓦月球核反應堆的初步設計研究。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核能巨頭西屋電氣公司以及初創科技企業「直覺機器」和X-energy的合作團隊參與了研究。
然而,這三項研究都未能實現將核反應堆的重量控制在6噸以下的目標。
「直覺機器」公司負責核空間項目的執行董事文森特·比拉多(Vincent Bilardo)表示:「在40千瓦的功率水平下,重量更可能在9到10噸之間。」
X-energy太空核計劃負責人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稱,100千瓦系統的體積和重量可能更大,因為輻射屏蔽裝置以及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設備會變得更大。
此外,《紐約時報》指出,根據達菲下達的指令,用於將核反應堆送往月球表面的着陸器需要具備15噸的有效載荷能力。但目前還沒有滿足這一要求的航天器,只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正在研發的「星艦」以及藍色起源公司正在研發的「藍月」着陸器有可能滿足需求。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