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21:12
(來源:直新聞)
臺灣芯片代工廠、有「護台神山」之稱的臺積電,日前爆出2納米制程核心技術外泄事件:離職員工與在職員工在咖啡館翻拍機密資料時,被臺灣檢調人員當場抓獲,但機密資料已經泄露給日本芯片「國家隊」。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再次盯上臺積電,他已經宣佈要讓臺積電對美投資2000億美元(也曾説過3000億美元),聯繫到目前傳聞特朗普逼臺灣對美投資4000億美元,換取降低所謂「對等關税」,以臺積電為主的新一輪對美投資,看來已經是「刀架到脖子上」。
在民進黨當局所謂「倚美抗中」、「親日」路線下,民進黨、綠營側翼、綠營支持者面對美日低到塵埃的姿態,總會引來臺灣民眾嘲諷臺灣陷入「美國爸爸」、「日本哥哥」困境。不過,現實擊碎了民進黨及綠營側翼一廂情願的天真想法。臺灣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嘲諷説,民進黨長年宣傳與「美日關係良好」,不準民眾發表「疑美論」或「疑日論」,四處宣揚「哥哥爸爸真偉大」。但現在事實證明,「哥哥爸爸實際是要你命」!民進黨的支撐基礎,恐怕將進一步瓦解。
日企在咖啡館偷技術,機密流向「日版臺積電」
離職與在職工程師聯手,竊取臺積電2納米制程機密資料,細節如同諜戰電影情節。至少9名臺積電員工涉嫌在任職期間,非法獲取與2納米芯片相關的關鍵資料,照片高達上千張,外泄數據流向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東京電子」(TEL)的一名臺積電前員工陳姓工程師。實際上,臺積電早已發現泄密,並向臺灣檢調報案,但檢調「按兵不動」。沒想到在7月底,陳姓工程師與臺積電在職工程師,「大膽」相約在新竹科學園附近的一家星巴克會面,臺積電員工打開電腦,讓陳姓工程師現場翻拍,兩人在處理機密資料時,被臺灣檢調人員當場人贓俱獲。
日本「東京電子」不僅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設備商,同時也是日本Rapidus公司的股東。Rapidus有「日版臺積電」之稱,由日本經產省2022年主導推動,大部分經費來自國家補助,主攻先進半導體代工,主要任務是重建日本最先進芯片,是名副其實的「日本芯片國家隊」成員。由於Rapidus剛在7月18日宣佈成功試產2納米芯片,也讓人懷疑臺積電的機密可能早已外流。
臺積電預計今年底前量產2納米芯片,該技術被視為現階段全球最先進的芯片製造工藝,臺積電是唯一一家能將良率提高至60%以上的廠商,后面的韓國三星、美國英特爾及日本Rapidus仍在苦苦追趕且有不小差距。因此,有分析認為,2納米制程技術屬典型「核心關鍵技術」,如果涉案者具備研發背景,並掌握2納米良率調校的關鍵參數與製程條件,就可能大幅縮短競爭對手的追趕時程,進而改變全球芯片製程競爭格局。
特朗普豪搶至少2000億,臺積電加速變「美積電」
「偷」的地點在咖啡館,搶的地點在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8月6日在白宮橢圓辦公室正式公佈,將對芯片與半導體徵收100%的關税,臺積電赴美投資金額為2000億美元,特朗普還一一點名很多製造商都回到美國投資,尤其是臺灣地區。
不過就在此前一天,特朗普受訪時還聲稱,臺積電將在美國投資3000億美元。隨后臺積電迴應表示,「對此無評論,相關信息依公司公告爲準,目前美國的投資計劃就是已宣佈過的1650億美元」。
目前有市場消息傳出,臺灣產業界傳言,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目前在華盛頓。而臺積電的動向,也引發外界關注。美國日前宣佈臺灣的所謂「對等關税」税率為20%,臺灣經濟部門主管郭智輝8月4日在高雄與產業界座談時稱,20%還可以繼續談,投資美國的價碼可能要4000億美元,並問業者希望當局投資還是民間籌措。
這番話引發外界質疑,台當局是否已向美方承諾投資,而且數字就在4000億美元左右。臺灣地區前民代郭正亮認為,「追加赴美投資4000億美元」應為真,因為他在7月初就聽過類似説法。美國彭博社日前也援引消息人士的説法稱,美方已向臺灣透露「最佳税率關税」,要求臺灣地區比照日本與韓國,加碼投資美國。而為爭取15%税率,民進黨當局有意加碼投資3000億至4000億美元。
目前來看,臺積電加碼投資美國是箭在弦上。有島內產業專家分析認為,特朗普説臺積電的3000億美元投資,可能是以臺積電為首或以臺積電作為號召的產業基金,把整條AI生產線,包括芯片製造,從IC、模組、整機、組裝拉到美國製造。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特朗普説臺積電要投資美國的數字,無論是3000億美元還是2000億美元,都像是為即將到來的半導體關税「暖身」,符合特朗普自己説過的「先提出一個極高的數字,再往下談」的做法。
美日掏空「護台神山」,「搶」之后方便繼續偷?
有熟悉臺積電及芯片製造的分析人士認為,此次2納米制造工藝泄密事件,對臺積電的影響可能並不大。臺積電靠着數十年來形成的嚴密內部管理機制,和找來美國中情局(CIA)退休安全專家所構建的AI安全系統,能輕松揪出「內鬼」。還有臺積電工程師指出,2納米高階機密是臺積電關鍵技術,若有工程師開啟機密文件,公司一定馬上知道並立即採取行動,「現在高調偵辦,業界推測殺雞儆猴的意味較大」。
還有業者指出,此次外泄資料屬於「培訓材料」,因此保護層級不高。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就曾表示,「現在的技術精進到一個地步,不是1個人、10個人、100個人可以偷的」。不過,設想一下,如果臺積電繼續向美國轉移產能和工程師,又有什麼技術和工程師是美國「拿」不下的?到時候,臺積電的技術護城河還能剩下多少?
讓島內專家更憂心的是,臺積電泄密案讓美方更有口實加速搶劫臺積電關鍵技術。島內科技作家雁默在臺媒發文分析稱,對美國而言,當務之急是「搶救阿斗」英特爾。這家美企所需要的與日本Rapidus並無太大不同,而如果美方察覺不只臺積電,連Rapidus都可能超越,自然會更加不擇手段迫使臺積電技術轉移給英特爾。文章認為,美國的目的明擺着就是要獨吞臺積電最關鍵的技術,讓英特爾重回王座。因此,這次2納米泄密案形同是一份對特朗普插手的邀請,此次泄密案也重創了臺積電與美國的議價能力。
多名島內專家都警告,民進黨當局如果繼續對美予取予求,島內的優勢產業半導體產業鏈會被連根拔起。臺灣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表示,美國所想要的是半導體上中下游整套搬過去,若再加上重金投資,臺灣經濟量體小,這一切若真正落實等於掏空臺灣,「臺灣的經濟恐怕看不到明天」。
中國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賴士葆表示,特朗普的目的就是要半導體供應鏈都回到美國。而臺灣外銷產品中,有80%左右都是半導體相關的產品,特朗普此舉等於強迫上下游產業都要過去設廠,這影響太大了,動輒上萬個工程師都沒有工作機會,或者都要往美國跑,會讓臺灣的科技人才流失嚴重。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這是在掏空臺灣的半導體產業。
臺灣地區旅美教授翁履中6日表示,臺積電內部爆發的泄密案,反映的恐怕不只是個別行為,而可能代表員工對整體未來環境的焦慮。他直言,臺積電一向以高薪與紀律文化自豪,如今出現異動,可能説明薪資已不足以穩固員工信任,背后更隱藏對社會環境與產業未來的不安。翁履中進一步提醒,台當局不應再對民眾灌輸「技術會留台」的樂觀期待。這場由美方主導、內外夾擊的芯片重組戰正加速展開,不僅動搖臺積電「護台神山」地位,也可能使臺灣地區半導體生態系統遭到全面掏空。他直言,特朗普高喊「3000億美元擴廠」並非單純口號,而是美國結合關税威脅與產能吸納雙策略的具體展現。
作者丨侯軍義
排版丨鄭志佳
編輯丨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