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貸款也能領「補貼」,銀行細則待出,如何影響你我錢包?

2025-08-07 18:25

來源:華夏時報

  在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后。近日,多家國有大行迅速響應,率先表態將積極落實相關政策。

  8月7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貼息政策有助於降低居民消費成本,提高消費意願,同時對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有助於更好推進投資經營,提升服務質量,為居民消費結構優化等帶來便利。對銀行來説,在辦理消費貸款業務時需要進行認真調查,嚴格按照業務流程辦理,確保貸款用途真實,在必要時採用受託支付的方式有效管控貸款資金流向。

  記者以用户身份走訪了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獲悉,尚未有網點收到相關通知。有大行客户經理稱,目前沒有這個優惠,后續或許會有。

六大行齊表態

  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實施消費貸、經營貸貼息新政的部署后,近日,主要國有大行均已通過公開渠道明確表態積極響應。

  記者從交通銀行獲悉,交通銀行已研究制定《支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共提出六大行動、35項具體措施,推出個人貸款整體品牌「交銀惠貸」,加大對以舊換新、汽車、家電家居、文旅健康、餐飲零售等重點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

  交通銀行對本報記者表示,將積極貫徹落實國常會貼息政策要求,切實做好政策傳導,以數字化手段和創新金融產品支持提振消費,更好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精準滴灌經營主體金融需求,讓政策紅利充分惠及各類主體,發揮交行在促消費、擴內需、惠民生方面的積極作用。

農業銀行8月4日在公眾號發文稱,農業銀行加大個人消費和服務業主體貸款投放力度的同時,積極有序組織貸款貼息政策落實工作,不斷提高金融服務質效。下階段,將積極部署政策落地實施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貼息政策精準高效傳導至千企萬戶,助力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融資成本,持續為穩增長、擴內需、促消費和惠民生貢獻農行力量。

  同一時間,「郵儲銀行+」公眾號顯示,郵儲銀行將積極組織開展個人消費貸款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落地實施工作,紮實推動政策傳導落地。郵儲銀行將發揮遍佈城鄉的網點網絡優勢,切實降低城鄉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全力確保國家政策紅利及時、便捷、高效地惠及廣大消費者。

工商銀行8月2日在官網發佈公告稱,工商銀行正在依法依規、積極有序推進個人消費貸款與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組織實施工作。工商銀行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優化辦理流程,簡化辦理手續,推動政策儘快實施。

中國銀行8月1日發文稱,將全力抓好貼息政策的組織實施,推動政策儘快落地,以高效、精準、優質的金融服務,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廣大消費者和服務業經營主體,為激發國內消費潛力貢獻金融力量。

  「今日建行」公眾號則顯示,建設銀行將切實做好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的傳導落實,讓消費市場參與方更加便捷地獲得國家政策紅利,激發消費潛力,提升市場活力。

暫未執行,多地已有先例可循

  8月7日,記者以用户身份走訪了北京地區的多家銀行網點,某大行客户經理表示,該行目前無論消費貸還是經營貸均沒有貼息政策,利率以個人測出來的數據爲準,最低3.4%左右。另有某大行大堂經理稱,沒有收到這一通知。另有個貸經理稱,以對公名義貸款,首貸户貼息是第一年在貸款批下來的利率基礎上減1%,且利率減免只有首年纔有,不過這個優惠一直都有。此外,還有某大行客户經理稱,目前沒有這個優惠,后續或許會有。

  隨后,記者又前往股份行網點,某股份行個貸經理稱,目前沒有收到貼息的通知,消費貸最低利率按照個人系統中的折扣券執行,最低為3.05%。

  不難看出,當前不少銀行正密切關注貼息新政,但暫未有具體方案。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本報記者表示,總行響應政策發佈公告后,要制定詳細細則,涵蓋貼息對象、比例等關鍵要素,多部門研討論證后傳達至分行,分行結合本地情況細化再落實到網點。此過程涉及文件流轉、會議溝通、系統配置等環節,且網點接到通知后需內部消化準備,組織培訓讓工作人員理解政策,存在時間延迟。

  此前,就有四川、重慶等地開展了個人消費貸貼息,貼息標準多在1.5%,具體流程多為消費者先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實際消費完成后,按要求提交申請材料,審覈通過的將給予貼息。限定購買的商品品類包括汽車、電子產品、住房裝修等,限定商户包括家裝、家電、家俱、廚衞等,此外也有地區對申請的人羣作出了限制。

  有銀行從業者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次貼息新政估計需要借款人成功申請貸款后,再申請補貼,以防止套取補貼。貼息標準可能會在1%到2%之間,也可能會設補貼上限與申領次數限制。

  王鵬分析道,此次貼息的形式可能會是貸款發放或到期時,一次性給予補貼。也可能是定期補貼,按月或按季度,根據利息支付情況給予補貼。對於借款人可能是直接減免每月利息,或者正常還息后返還部分利息。

貸款貼息引領金融促消費新模式

  今年以來,銀行業在消費貸打響了一場「利率爭奪戰」,不少銀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紛紛降至2%左右。進入4月,銀行對消費貸利率做出調整,其下限不得低於3%。這一變化也意味着,此前銀行業間圍繞利率展開的「價格競爭戰」告一段落。同時對於經營貸來説,上半年不少銀行經營貸利率同樣有所下調,最低可做到2.35%。

  在婁飛鵬看來,貸款貼息充分發揮財政和金融的政策協同優勢,降低消費者申請貸款的利息支出,與銀行無序競爭下調利率有着根本的不同。

  從銀行角度來説,一方面,貼息覆蓋了部分成本,有利於保護銀行的息差,優化信貸結構。同時貼息政策分擔了部分貸款風險,降低銀行潛在壞賬壓力,保障了資產質量。另一方面,銀行具備渠道優勢和用户基礎,貼息有利於擴大業務規模。

  王鵬表示,長期來看,若貼息刺激貸款需求規模擴大,銀行利息總收入增加,淨息差可能回升,銀行也可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等。但若市場競爭加劇,銀行提高貼息比例或降低利率,淨息差會持續受壓。

  金融促消費的核心之一是讓金融機構有動力、有能力為居民消費提供支持,而貼息通過改善銀行的經營環境,消除了銀行因「降息提額」可能陷入的內卷式競爭。

  對個人來説,貼息政策能夠直接降低居民的信貸成本,減輕月供壓力,激發了人們的借貸意願和消費熱情。對服務業經營主體來説,貼息為眾多中小微服務企業送來「及時雨」,緩解其融資壓力,為消費市場帶來新活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