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喜力進、百威退,啤酒巨頭中國市場上演大變局

2025-08-07 12:21

  • 啤酒行業未來高端化戰役的核心,將是品質根基的強化、消費痛點的精準穿透與長期戰略定力的堅持。

    築牢品質根基,讓每一滴酒經得起考驗;精準擊穿痛點,讓高端價值可感可知;保持戰略定力,以系統思維穩步前行——這三重法則,正指引着行業向更醇厚、更可持續的未來進發。

文|宋玥

  全球「啤酒一哥」百威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正在遭遇挑戰。

  百威亞太發佈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市場銷量下滑8.2%,收入減少9.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喜力集團在中國市場高端產品銷量增長超過30%,紅爵啤酒銷量實現翻番。

  喜力進、百威退,這場在中國市場的高端啤酒品牌權力更迭,看似是市場爭奪,實則是渠道體系、消費心智與文化共鳴的全面重構。

百威敗退,喜力破壁

  2025年上半年,百威亞太總銷量為43.63億公升,同比減少6.1%;收入為 31.36 億美元,同比減少5.6%;股東應占溢利為4.09億美元,同比減少24.4%。單看第二季度,百威亞太收入為16.75億美元,按年跌4.6%;純利跌31.1%至1.75億美元,總銷量跌6.2%至23.89億公升。

  這已是百威亞太連續六個季度營收下滑,淨利潤連續十個季度負增長。作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中國市場貢獻了超過七成營收,但表現最為慘淡。Euromonitor數據顯示,百威亞太在中國高端市場的份額,從2015年的近50%跌到2020年的42%,現在已經降至40%左右。

  這些數字背后是百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系統性困境。

  優勢渠道如餐飲和夜場等即飲渠道增速放緩,非即飲渠道佔比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造成渠道結構失衡;消費降級使得更多消費者轉向8元左右的產品,10元以上的百威優勢產品直接收到衝擊;華潤啤酒、青島啤酒等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提升,也對照出百威在本土化方面的深層次問題。

  而喜力,能在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站穩腳跟,成為百威亞太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正是渠道與本土化的勝利。

  雲酒·酒業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啤酒營銷專家方剛認為,喜力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得益於和華潤雪花啤酒的強強聯合,「喜力,本來就是次於百威的、全球規模第二的啤酒品牌,在中國市場上同樣擁有高勢能基礎,同時,它又和華潤啤酒聯合合作,形成了對中國市場的更強認知,通過產品創新、本土化營銷、重點市場進攻等,實現了突破和突圍。」

中國啤酒市場:分化、重構與攻守易位

  中國啤酒市場的結構性變革已進入深水區,百威亞太的持續失守與喜力的逆勢增長,恰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折射出消費行為、渠道生態與競爭格局的深層轉向。

  首先,既要高品質體驗,又要極致性價比的新消費理念,正在撕裂傳統高端市場

  一方面,百威主打的10元以上傳統高端帶持續萎縮,8元價格帶的燕京U8年銷70萬千升,反映出消費行為的結構性轉變,消費者正轉向更具性價比的高端選擇,而喜力紅爵以5.86元/聽定位「可負擔的高端」,實現精準卡位,銷量翻倍增長。

  另一方面,精釀啤酒賽道呈現爆發式增長,呈現出消費者對高端啤酒產品文化內涵和品質體驗的全新需求。2025年市場規模達1300億元,滲透率升至6.3%,辛巴赫憑藉橡木桶工藝切入商務禮贈場景、金星啤酒融合茶文化元素創下單日售罄6噸的紀錄……都在驗證精釀的行業新增長引擎地位。

  其次,渠道結構正經歷從「場景依賴」到「全域觸達」的生態重構

  2025年餐飲業持續疲軟疊加「禁酒令」情緒影響,即飲渠道動能持續減弱,與此同時,非即飲渠道的戰略價值日益凸顯,行業收入貢獻率突破60%。這背后是啤酒消費場景正從社交聚飲向家庭自飲遷移,渠道勝負手從「場景壟斷」轉向「終端滲透效率」。

  喜力藉助華潤200萬家終端網絡實現三四線深度滲透,形成系統性渠道優勢,百威則因在非即飲渠道的滯后佈局不斷退守。

  此外,即時零售也在重塑啤酒消費場景。優布勞通過「鮮扎閃送」模式實現800城覆蓋,青島啤酒「24城鮮啤直送」,都在驗證高端啤酒產品的即時消費潛力。

  最后,存量市場催生「多維戰爭」,國際巨頭與本土品牌攻守易位

  2024年行業數據顯示,全國啤酒產量同比下降0.6%,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7%,成為食品飲料行業中唯一負增長的品類,也宣告啤酒行業徹底告別高速增長期,進入存量競爭階段。

  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的同時,國際巨頭與本土品牌上演攻守易位,百威在高端市場面臨華潤(喜力)、青島(奧古特)、嘉士伯(1664)的三重夾擊,大眾市場則遭受燕京U8等次高端產品的份額蠶食。

  另外,精釀成為新戰場,觸發行業二次分化。精釀啤酒企業整體數量從2023年的2.4萬家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2.5萬家,不僅啤酒巨頭們紛紛加碼,也催生出辛巴赫、優布勞等精釀頭部品牌,行業預測顯示,精釀未來佔比可能達到啤酒產業的30%左右,也將進一步加速啤酒行業的高端分化進程。

高端化新法則

  市場的系統轉向意味着新的法則構建。在方剛看來,啤酒行業未來高端化戰役的核心,將是品質根基的強化、消費痛點的精準穿透與長期戰略定力的堅持

  首先,品質始終是贏得消費者信任與品牌溢價的核心支點,當下消費者對「質價相符」的要求空前嚴格,甚至掀起了「質價比」革命,只表現在價格而未建立在品質上的高端化,將無法在市場立足。

  從精選麥芽、啤酒花的源頭把控,到引入精釀工藝追求風味獨特性,再到建立嚴於行業標準的全鏈條品控體系……頭部品牌正將品質革命滲透在產業鏈的每個環節,全方位夯實品質根基。

  其次,「要從消費端深挖高端需求中的痛點」。這也是本輪行業調整最大的變革所在,企業必須徹底轉向消費者視角,深入理解高端啤酒消費中的真實需求與未被滿足的期待。社交宴請、品質自飲、美食搭配等多元場景,呼喚着差異化的風味與包裝解決方案。

  消費者不僅為產品買單,更為獨特的體驗與價值感付費——這源於藝術化的設計、沉浸式的品牌故事,或是契合健康趨勢的低醇、低卡選擇。擊中這些痛點,意味着創造出不可替代的消費價值,這要求品牌真正走入消費者的生活場景,以創新精準迴應期待。

  最后,「高端化是長期系統的工程,要小步快跑、有節奏推進」。重塑品牌形象、優化渠道結構、培育消費認知、升級組織能力……每一項變革都需時間沉澱,持續投入研發與品牌建設,耐心培育市場,唯有將高端化融入企業運營的血脈,從供應鏈到終端推廣協同發力,才能支撐這場深刻轉型。

  中國啤酒的高端化新階段,標誌着競爭維度從「量」的擴張躍升至「質」的較量與「心」的共鳴。

  築牢品質根基,讓每一滴酒經得起考驗;精準擊穿痛點,讓高端價值可感可知;保持戰略定力,以系統思維穩步前行——這三重法則,正指引着行業向更醇厚、更可持續的未來進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