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14:42
截至2025年8月7日 14:32,恆生科技指數(HSTECH)上漲0.38%,成分股華虹半導體(01347)上漲3.85%,舜宇光學科技(02382)上漲3.03%,ASMPT(00522)上漲2.81%,阿里巴巴-W(09988)上漲2.06%,京東集團-SW(09618)上漲2.04%。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上漲0.27%, 衝擊4連漲。最新價報0.76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1周累計上漲0.53%。
流動性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盤中換手8.54%,成交2.12億元。拉長時間看,截至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1周日均成交2.89億元。
消息面上,8月6日,據世界機器人大會服務平臺消息,在即將舉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上,京東作為大會「獨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將攜手宇樹科技、智元、天工、眾擎、星海圖、逐跡動力、千尋、松延動力等全球頂尖機器人品牌,共同打造沉浸式黑科技展區。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儘管6月下旬以來港股相對偏震盪,港股科技相較於創新葯等階段性跑輸。但港股科技、消費類資產與當前AI應用、新消費等產業趨勢相關度更高,且基本面更優,相較A股而言仍具有稀缺性。因此,港股科技、消費、紅利等稀缺性資產在宏觀偏弱環境下仍具備較強吸引力。預計下半年港股互聯網巨頭或將加大AI基礎設施領域的資本投入,大模型迭代與AI應用落地進度有望提速。隨着本輪AI浪潮的產業周期向上趨勢進一步確認,有望推動相關的港股科技龍頭重新跑贏市場。
規模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規模達24.62億元,創近1年新高。
份額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份額達32.83億份,創近1年新高。
從資金淨流入方面來看,恆生科技指數ETF近7天獲得連續資金淨流入,最高單日獲得6358.52萬元淨流入,合計「吸金」1.94億元,日均淨流入達2764.50萬元。
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佈局中。恆生科技指數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230.21萬元,最新融資余額達2.75億元。
截至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3年淨值上漲30.39%。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33.70%,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23.01%,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7.44%。
截至2025年8月1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57。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今年以來相對基準回撤0.54%。
費率方面,恆生科技指數ETF管理費率為0.50%,託管費率為0.15%。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ETF近3年跟蹤誤差為0.047%,在可比基金中跟蹤精度最高。
從估值層面來看,恆生科技指數ETF跟蹤的恆生科技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1.48倍,處於近5年19.38%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5年80.62%以上的時間,處於歷史低位。
恆生科技指數ETF緊密跟蹤恆生科技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代表經篩選后最大30間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8月6日,恆生科技指數(HSTECH)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騰訊控股(00700)、網易-S(09999)、阿里巴巴-W(09988)、小米集團-W(01810)、快手-W(01024)、中芯國際(00981)、美團-W(03690)、京東集團-SW(09618)、比亞迪股份(01211)、理想汽車-W(02015),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9.34%。
(文中個股僅作示例,不構成實際投資建議。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恆生科技指數ETF(159742),場外聯接(博時恆生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38;博時恆生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39)。
以上產品風險等級為: 中高(此為管理人評級,具體銷售以各代銷機構評級爲準)
風險提示:基金不同於銀行儲蓄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收益情況不同,投資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決策並自行承擔風險,不應採信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銷售行為及違規宣傳推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