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10:52
8月7日,受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報量正式啟動的影響,醫療器械板塊再度成為A股領漲先鋒。盤面上,醫療器械指數一度漲近3%。對標ETF醫療器械指數ETF(159898)早盤直線拉昇,截至發稿漲幅1.93%。
消息面上,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採報量正式啟動,此次集採涉及55個品種,均為競爭充分的成熟品種。除了報量規則的優化,第十一批集採還特別強調「反內卷」的原則。相關權威部門指出,各企業做好自身成本收益覈算,科學研判市場競爭格局,堅持理性報價、誠信經營,共同抵制圍標、串標等不法行為,共創行業良性生態。
成分股方面,醫療器械再現漲停潮。賽諾醫療(688108.SH)20cm漲停,貝瑞基因(000710.SZ)、科華生物(002022.SZ)、尚榮醫療(002551.SZ)10cm漲停,中紅醫療(300981.SZ)、利德曼(300289.SZ)漲逾10%,英科醫療(300677.SZ)、麥瀾德(688273.SH)、大博醫療(002901.SZ)漲逾7%,安圖生物(603658.SH)、開立醫療(300633.SZ)、科美診斷(688468.SH)、山外山(688410.SH)、三友醫療(688085.SH)、康德萊(603987.SH)、邁普醫學(301033.SZ)等股強勢跟漲。
集採「反內卷」,醫療器械板塊活躍度急速飆升
資金面上,近期也是受集採「反內卷」催化,醫療器械資金面持續活躍。以醫療器械指數ETF(159898)為例,該ETF近期資金面較為活躍,近10日資金淨流入3859萬元,近20日淨流入則升至5437萬元。
從市場表現上看,自今年6月19日低點以來,其標的指數醫療器械區間累計反彈近14%,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
資料顯示,醫療器械指數ETF跟蹤中證全指醫療器械指數,主要覆蓋醫療設備、醫療耗材、體外診斷等醫療細分領域龍頭股,100%聚焦A股醫療器械板塊,β質地較為純粹。前十大成分股覆蓋邁瑞醫療、聯影醫療、愛美客、惠泰醫療、新產業、魚躍醫療、樂普醫療、山東藥玻、英科醫療、華大基因等股,較好表徵A股醫療器械板塊走勢。
擾動因素消退,未來趨勢邊際向好
此前,受耗材集採、醫療合規要求提升等政策因素影響,醫療器械指數過去4年持續下跌。今年以來隨着多重擾動因素消退,醫療器械板塊或迎拐點。
集採「反內卷」:近期第十一批集採工作啟動,國家醫保局研究優化具體規則,不再簡單的以最低報價作為參考。政策引導下的有序競爭、良性競爭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全鏈條支持醫療器械創新轉化:近期,國家藥監局以全鏈條支持舉措加速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轉化。為創新醫療器械產業鏈提供了系統性的支持,進一步激發行業的創新活力,推動產業升級。
設備更新逐步落地:根據智械雲統計,國內整體新設備招投標規模2025年上半年均有較好增長,2025年6月份採購規模同比增長25%,仍保持旺盛水平,2025年上半年累計採購規模同比增長41%。
此外從業績端看,經過2023-2024年的持續消化,疫情業績高基數基本消化,醫療器械板塊有望重回增長趨勢。隨着集採反內卷以及醫療設備招採恢復性增長,疊加2024年三季度低基數,醫療器械板塊有望迎來業績修復。
機構一致預期,醫療器械板塊拐點或至
機構普遍認為,隨着集採「反內卷」風,醫療器械板塊或迎拐點。中信證券研報稱,近來高層多次明確提出「反內卷」、「集採優化不再唯低價論」等原則,支持創新葯械產業發展,產業政策拐點信號明確,醫療器械板塊估值和業績有望迎來修復,重點提示關注醫療器械拐點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表示,受耗材集採、醫療合規要求提升等政策因素影響,A股申萬醫療器械指數過去4年持續下跌,2025年初至今指數有所反彈。隨着政策緩和、集採出清、企業戰略轉型和國際業務拓展,多家公司業績和估值將迎來修復,預計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迎來高增長,部分低估值個股迎來長線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