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7 10:00
作者 | 張子怡
編輯 | 彭孝秋
今年春天,明星李現帶火一個小眾賽道。
他分享的觀鳥vlog被生態環境部公開表揚,此后一連數日的熱搜都跟「觀鳥」、「打鳥」相關。
國內「觀鳥」破圈之際,在美國,這是個市場規模超千億美金的大市場。
《State of the Birds》報告顯示,2025年美國已有近1億觀鳥愛好者,佔美國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些愛好者每年在觀鳥旅行、設備、服裝、攝影器材等方面的支出總和已高達1080億美元。
美國是全球鳥類產品最賺錢的市場之一,美國人對野生鳥類尤為痴迷,觀鳥是美國人的第二大户外愛好。對野生鳥類市場而言,投喂和觀賞是最重要的場景和需求。
已有不少品牌商家嗅到商機,其中有兩家智能鳥類餵食器品牌硬氪關注最多。
一家是美國企業——Bird Buddy,其智能鳥類餵食器憑藉月銷售額超500萬美金的單品成績,一躍成為亞馬遜智能家居領域的「現象級」存在。
另一家是一家中國跨境電商企業——Netvue,其在2020年推出子品牌Birdfy,其智能鳥類餵食器同Bird Buddy產品價格相差不大,卻也曾衝上過亞馬遜BSR,月銷百萬美金。
相比而言,傳統鳥類餵食器價格低廉,玩家眾多,競爭激烈。
而Bird Buddy和Birdfy代表的新玩家,能憑藉敏鋭的產品洞察捕捉到小眾產業風口。當然,取得高業績是捕捉需求的第一步,接下來的產品設計與本地化運營纔是更大挑戰。
Bird Buddy的官網
打開Bird Buddy的官網,很難不被各式各樣靈動的小鳥吸引,超高清的圖像質量高度還原了不同鳥類彩色的毛發,以動圖狀態呈現的鳥類吃食,都讓消費者以第一視角感受到智能餵食器的使用感受。
Bird Buddy首代智能餵食器,於2020年在Kickstarter上推出,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智能餵食器。眾籌金額達419萬歐元,支持者超2萬人,是頗為驚人的成績。目前,其推出的智能餵食器Pro系列售價在199美元到329美元(包含折扣)。
有意思的是,Bird Buddy聯合創始人Ziga Vrtacic曾談到設計智能餵食器的靈感來源,系在YouTube上看到了海鷗偷GoPro相機視頻,視頻里有多個鳥類看相機的近距離鏡頭,讓他意識到:觀鳥還能有新的角度。
GoPro或許沒有想到,它激勵過影石Insta360研發全景運動相機,竟然還能啓發Bird Buddy研發出餵食器。業績雖然江河日下,產品的開創性意義卻始終存在。
回到Bird Buddy產品本身,其內置的AI算法能識別超1000種鳥類,搭配500萬像素攝像頭與紅外夜視功能,即使是夜晚環境,也能捕捉到鳥類到訪。當鳥類靠近,設備自動拍攝高清照片或視頻,通過Wi-Fi實時推送至手機APP,並匹配雲端數據庫,即刻呈現鳥類名稱、習性等信息。
Bird Buddy的官網
新一代的Pro版,配備了升級版HDR攝像頭,傳感器尺寸更小,對焦範圍和視野更廣,支持慢動作拍攝的2K HDR視頻,並配備高保真麥克風。其模塊化設計支持功能迭代,太陽能板配件則能實現能源自給。
在APP設計上,Bird Buddy也簡化了操作界面的設計,用户只要安裝設備-連接APP-等待鳥類。
外媒《連線》雜誌測評發現,APP會發送每天結束時的摘要,包括訪問次數和不同鳥類的數量。主頁包含相機拍攝的「明信片」列表。每張明信片都包含多張高清照片和一段有聲視頻,視頻時長從幾秒到兩分鍾不等,具體取決於鳥類的活動。還有保存最愛照片和查看其他用户精選片段、提醒自清潔等功能。
對於用户在社交平臺的抱怨:餵食器引來貓和浣熊等其他生物導致破壞,Bird Buddy也推出了APP提示不明生物的功能。
Bird Buddy的官網
當然,Bird Buddy也存在一些鳥類識別不準確和漏識鳥類的問題,但更大的問題還是產能,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用户都曾反饋過發貨時間過長,客服郵件回覆緩慢。
Birdfy官網
Birdfy在智能餵食器領域的異軍突起,要歸功於中國跨境電商公司敏鋭的商業嗅覺,且善用其技術優勢。
Birdfy的母公司Netvue在智能可視門鈴、智能監控、室內、室外攝像機等領域深耕多年,是一家老牌智能家居企業,出海經驗豐富。
有熟悉安防產業的出海人士告訴硬氪:「Netvue原先安防產品業務下滑很多,是靠智能鳥類餵食器的產品又盤活了,這幾年利潤過億,活得很好。」
而據品牌方舟報道,Netvue注意到有不少户外攝像機用户,在品牌的社交媒體和應用程序社區上,會積極分享產品意外拍攝到鳥類訪客的場景。因此,Netvue曾考慮過製造觀鳥相機,智能觀鳥在海外一直是空白賽道。由於鳥類警覺性極高,長期以來,觀鳥愛好者通常只能靠着長焦鏡頭或望遠鏡,在距離較遠的情況下拍攝或觀察,費用高昂,體驗也不盡人意,於是誕生了將智能相機+鳥類餵食器的想法。
Birdfy於2021年推出智能餵食器,在Kickstarter和IGG上進行眾籌,正式進入智能觀鳥領域。
Birdfy的產品售價在279.99美元到119.99美元(包含折扣)。在基礎的配置上,Birdfy內置高清廣角攝像頭,支持1080P實時錄像與拍照,能夠清晰捕捉到鳥類細節。並配備了自研的AI識別系統,可以識別超過1000種鳥類,並自動標註和歸類。
在細節功能上,Birdfy支持可調節餵食量,精準控制飼料消耗;紅外夜視功能保證用户在低光條件下依然能清晰記錄鳥類活動;此外,Birdfy設備的拆卸、清潔與安裝過程簡單,降低了維護成本,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和維護門檻。
外媒《連線》雜誌測評后認為,Birdfy鏡頭的視野廣闊,能夠捕捉到餵食器周圍所有的景象,但圖片質量上不盡如人意,照片會有顆粒感。在某些條件下,例如清晨或深夜光線較弱的情況下,視頻質量可能會下降,出現一些色差和壓縮,視頻質量在小屏幕設備上效果不錯,在大屏幕上可能看起來不太好。其視覺輸出效果更適合普通觀鳥愛好者。此外,Birdfy的攝像頭也能作為額外的安防措施使用,能夠發出警報。
Birdfy官網
Birdfy也有AI識別鳥類不準確的問題。這或許正是目前智能餵食器普遍存在的行業問題。
Birdfy的智能餵食器,某種程度上也完美展示了中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它推出新品的速度極快,同Bird Buddy交付緩慢的周期相比,Birdfy並無這個問題。
當然,Birdfy的圖像質量也是個亟待提升的問題。
硬氪瞭解到,Bird Buddy和Birdfy的成功讓國內許多做安防類產品的企業推出類似產品,由於缺少海外生活經驗,不少產品使用公模生產,未做本地化運營,銷量情況不佳。
對觀鳥愛好者來説。使用智能餵食器很大需求是看鳥,硬件產品附帶的Saas訂閲服務也多是智能餵食器類企業更重要的盈利來源,而能將軟件服務做好則既考驗企業軟件能力也考驗其本地化能力。
鳥類餵食器的市場仍處於傳統餵食器過渡到智能化的階段,機會多但壁壘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