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泰 | 交運:看好快遞盈利修復,等待航空改善

2025-08-07 07:2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快遞漲價行情提前開啟,等待航空需求改善

7月客貨景氣分化。貨運方面,「反內卷」與「雅下」水電站開工催化公路貨運,中美關税緩和推升集運運價。客運方面,航空暑運客座率良好但票價較弱。展望8月,我們看好:1)快遞:常態化價格戰壓力下,末端加盟商壓力較大,漲價行情提前開啟,若漲價從核心產糧區的低價件拓展到全價格帶與全網,快遞企業盈利有望顯著修復;2)航空:仍處在景氣底部,中期維度看好供需改善帶來的盈利彈性;3)回調充分的跨境電商物流;4)中報業績催化個股。

航空機場:航空暑運表現較弱;機場關注產能擴張周期

6月航司客座率表現良好,但未在暑運向票價傳導。根據航班管家的數據,第27-29周(6/30-7/27)國內線含油均價同比下降7.5%,並且同比降幅呈現逐步擴大趨勢。往后展望,目前民航仍處於景氣底部,我們認為航空供給低增速在中期有望持續,若需求好轉,航司收益水平提升,或將推動航司兑現盈利彈性。機場目前或受益於入境遊,國際線流量維持較快增長,但免税業務仍承壓,流量對於機場盈利的貢獻力度較弱,整體利潤恢復速度較慢,估值吸引力較低。中期需關注機場資本開支周期及對盈利的衝擊。

物流快遞:漲價提前開啟,電商快遞盈利有望修復

1)快遞:6月,商品零售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快遞件量分別同比+5.3%/+4.7%/+15.8%,環比5月均放緩,主因618大促前置、國補投放進度暫緩。7月,核心產糧區提前開啟漲價,疊加「反內卷」催化,板塊出現估值修復行情,7月以來漲幅明顯。展望8月,電商快遞企業估值仍在歷史低位,若漲價從核心產糧區的低價件拓展到全價格帶與全網,快遞企業利潤有望顯著修復。建議密切關注核心地區漲價落地情況和持續性。2)跨境電商物流:關税影響逐步減弱,運營展現一定韌性。3)大宗供應鏈:「反內卷」疊加雅下開工推動大宗品價格上行,往后展望,需求端修復有望帶動大宗供應鏈盈利修復。

航運港口:關税影響減弱,7月出口貨量/集運運價,均環比回落

1)集運:關税影響邊際減弱,市場在經歷4-6月急跌急漲行情后,7月貨量環比回落;運價高位回調,同環比下滑;2)油運:伊以局勢緩和,運價在6月衝高后,7月運價同環比下滑;3)干散:受季節性需求回升+商品價格走高提振,7月運價在前期低基數效應上,環比回升,但同比仍下滑。4)港口:6-7月吞吐量同比保持增長,但環比下滑。展望8月,我們預計出口貨量環比或保持平穩;進口貨量受季節性需求提振,環比或增長。運價方面,市場供需整體平穩,我們預計三大板塊運價或保持震盪態勢。

公路鐵路:風險偏好上行或使公路承壓;關注「反內卷」傳導路徑

近期A股公路整體性回調,或主因:1)風險偏好上行;2)上游行業「反內卷」催化PPI上行預期,利率上升引起紅利股估值下修;3)分紅季結束,部分股東選擇獲利了結。展望8月,公路2Q盈利或缺少亮點,貨車收入受到關税衝突的擾動、僅客車收入維持穩健增長。暑期鐵路客流增長可能平淡,長途客源或繼續受到航空促銷分流影響。鐵路運輸的主要貨源包括煤炭、鐵礦石、礦建材料、水泥、鋼鐵等大宗物資。對於煤炭運輸鐵路,不同地區的煤礦產能優化方案對鐵路的影響分化,我們仍需等待煤炭行業具體措施。對於運輸礦石鋼鐵較多的臨港鐵路,鋼鐵企業的盈利改善則有望傳導至鐵路。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油匯風險,競爭惡化。

正文

航空:暑運表現平淡,等待景氣改善

6月航司客座率表現良好,但未向票價傳導。6月淡季航司運力同比增速下滑,三大航+春秋+吉祥供給同增4.7%,同時客座率維持高位,同增1.7pct至84.6%。分航司來看,三大航供給增速有所縮窄,同增4.4%(5月為6.0%),客座率仍較為優秀,同比提升1.8pct至84.1%,相比19年同期高2.0pct。春秋航空受益於飛行實力提升,6月運力投放仍明顯快於同業,同增12.4%,客座率高位同比小幅回落,同降0.6pct至92.1%。吉祥航空6月供給維持低速增長,繼續收縮國內線規模,整體ASK同增1.9%,客座率表現穩中向好,同增1.7pct至86.7%。不過較高的客座率未在旺季轉化為票價提升,暑運航司票價較為平淡。

暑運國內線票價表現較弱,客座率同比仍稍有提升。2025年暑運旺季或由於公商務需求受到抑制,且旅遊等因私出行價格敏感性較高,國內線票價表現不佳。根據航班管家的數據,第27-29周(6/30-7/27)國內線含油均價832元,同比下降7.5%,並且同比降幅呈現逐步擴大趨勢。不過航司在需求較弱的情況下,客座率部分彌補票價的下降,第27-29周國內線客座率為84.4%,同比提升0.5pct。

收益水平、油、匯共同驅動三大航2Q25業績改善7月三大航陸續預告2Q25業績,國航、東航、南航2Q25歸母淨利潤中值分別為0.94億、-4.05億、-8.00億,合計歸母淨虧損中值同比收窄78.0%,環比1Q25收窄70.7%。我們認為三大航盈利好轉主要因為收益水平改善,根據航班管家數據,2Q25國內線含油票價均價同降3.6%,相比1Q25的同比降幅11.3%明顯收窄,同時2Q25客座率同增2.8pct至84.1%。油匯方面,2Q航空煤油出廠價均價同降16.9%,人民幣兑美元中間價升值0.3%(1Q25為美元升值0.4%),共同減輕成本費用壓力。往后展望,油匯或仍呈利好趨勢,需關注之后8月暑運票價和客座率表現,繼續等待航司景氣改善。

等待供需改善,兑現盈利彈性。往后展望,目前行業整體仍處於景氣底部,我們認為航空供給增速放緩有望在中期持續,待需求好轉,行業景氣有望改善,疊加航司收益管理精進,航司收益水平提升或將推動航司兑現盈利彈性。

機場:關注產能擴張周期及對利潤的影響

6月淡季機場旅客吞吐量穩健較快增長。6月雖為航空出行淡季,但或受益於入境遊,國際線旅客吞吐量增速較快,帶動上市機場整體旅客吞吐量穩健較快增長。上海兩場(浦東+虹橋)、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同增8.1%、11.7%、9.5%、3.7%;同時國際航線增長較為突出,上海兩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首都機場6月國際線同增17.2%、19.3%、18.7%、16.2%,並且浦東機場、白雲機場、深圳機場、首都機場6月國際線恢復至19年同期的98%、90%、108%、59%。

白雲、深圳機場季度業績繼續恢復,關注中期資本開支較少的機場公司。白雲機場和深圳機場預告2Q25業績,伴隨流量繼續提升,公司業績進一步好轉。其中白雲歸母淨利潤預告中值4.58億,2Q24為2.50億,同增83%;深圳機場歸母淨利潤預告中值1.20億,2Q24為0.80億,同增51%。不過從估值角度,由於免税業務受到抑制,機場整體利潤恢復速度較慢,估值水平吸引力較低,股價彈性或有限。另外部分上市機場將在中期逐步進入下一輪產能擴張周期,建議關注機場資本開支周期及對利潤的影響。

航運:7集運/油運運價環比下滑,干散運價環比上漲

7月,1)集運:關税影響邊際減弱,市場在經歷4-6月貨量急跌急漲行情后,7月貨量趨於平穩,運價在6月高基數上,大幅回調。2)油運:6月受伊以局勢升級推動,運價短期衝高;后續伴隨局勢緩和,運價環比回落。基本面角度,7月下游需求整體仍偏弱。3)干散:受季節性需求回升+大宗商品短期走高帶動,7月運價環比走高。展望8月,我們預計市場供需整體平穩,三大板塊運價或保持震盪態勢。

集運:7月SCFI/CCFI/東南亞集裝箱運輸指數均值同比-53.2%/-38.1%/-37.3%,環比-16.4%/+2.2%/-5.8%。其中,歐洲/地中海/美西/美東線運價均值同比分別-57.9%/-51.2%/-71.3%/-60.9%,環比分別+13.5%/-16.4%/-43.7%/-35.6%。1)歐線運價同比下跌,主因上年同期高基數;環比上漲主因關税擾動,部分運力被調往美線,導致歐洲市場運力環比有所減少,推漲運價。2)美線6月受中美關税緩和推動,貨主恢復發貨,短期內大幅推升貨量和運價;進入7月,市場貨量回歸平穩,運價在6月高基數上,大幅回落。展望8月,我們預計關税影響邊際減弱,市場供需相對平穩,運價環比7月或持平,同比或下滑。

油運:7月波羅的海原油運輸指數BDTI/成品油運輸指數BCTI均值同比-13.0%/-28.1%,環比-6.9%/-10.3%,其中BDTI VLCC/Suezmax/Aframax/MR運價均值同比+5.8%/-19.6%/-28.3%/-30.8%,環比-12.8%/-14.1%/-15.4%/-15.5%。7月,原油及成品油輪運價環比下滑主因6月因伊以局勢衝突,運價衝高導致6月高基數;進入7月,伴隨伊以局勢緩和,運價衝高回落。展望8月,考慮末端需求仍偏弱,市場相對平淡,我們預計運價同環比或持平。從中長期看,我們建議重點關注:1)地緣事件或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波動,有利於運輸市場套利需求的增加;2)全球宏觀經濟和原油需求的影響。

干散:7月波羅的海乾散貨BDI/BHSI運價指數均值同比-6.4%/-12.4%,環比+6.9%/+7.1%。干散運價環比上漲主因受季節性需求回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展望8月,我們預計受季節性需求提振+商品價格波動,干散運價同比有望增長;環比因7月高基數影響,或持平。

物流快遞淡季提前開啟漲價,大宗供應鏈隨大宗品價格走強

電商大促提振線上消費,6月「以舊換新」進度暫緩。6月,社零總額/商品零售額/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4.8%/+5.3%/+4.7%,環比5月(+6.4%/+6.5%/+8.2%)均下降,或與618大促提前開啟、國補投放進度暫緩有關,商品零售額分項中,家電類(環比-20.6pct)、通訊器材類(環比-19.1pct)、體育娛樂用品類(環比-18.8pct)6月零售額同比增速較5月有所放緩。2Q25,社零總額/商品零售額分別同比+5.4%/+5.6%(1Q25:+4.6%/+4.6%),仍顯示「以舊換新」對消費的支撐。電商大促亦提振線上消費,2Q25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6.3%,在社零總額中佔比25.9%,同比+0.2pct,環比+1.8pct。

「以價換量」延續,但件量增速放緩,價格降幅收窄。6月,快遞件量同比+15.8%,環比5月(+17.2%)增速放緩,主因大促提前開始,部分消費行為前置;行業件均價同比-5.9%,環比5月(-7.6%)降幅收窄,或因電商促銷期間部分區域季節性提價。二季度,快遞件量同比+17.3%,環比1Q25(+23.0%)增速放緩;件均價同比-6.8%,環比1Q25(-8.8%)降幅明顯收窄,2Q25「以價換量」趨勢仍在,但環比1Q25明顯減弱。7月截至27日,攬收/派送量累計估算同比+14.1%/+18.7%。(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交通運輸部)

豐連續3個月實現30%以上件量同比增速,圓通以價換量。分企業看,6月快遞件量同比增速:順豐(31.8%)>圓通(19.3%)>行業(15.8%)>申通(11.1%)>韻達(7.4%),價格同比增速:申通(-1.0%)>韻達(-4.5%)>行業(-5.9%)>圓通(-6.7%)>順豐(-13.3%)。順豐延續「量本利」正循環,實現連續三個月件量增速高於30%,並錄得最快收入增速(順豐/圓通/申通/行業/韻達:+14.2%/+11.4%/+10.1%/+9.0%/+2.8%,其中順豐為速運物流業務增速,其余為快遞業務增速)。通達系中,圓通以價換量;申通、韻達件量增速慢於行業,但價格降幅也小於行業平均。

7月,核心「產糧區」義烏、揭陽、潮汕等少見地在7月淡季出現提價行為。提價具備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重驅動力。自下而上,25年價格戰提早開始,終端價格持續處在低位,末端加盟商壓力較大。自上而下來看,郵管局要求保障網絡穩定、避免惡性價格戰,對價格起到託底效應。漲價緩解了網絡經營壓力,7月出現估值修復行情,在「反內卷」號召催化下,板塊7月以來漲幅明顯。展望8月,目前絕大部分電商快遞企業估值仍在歷史低位,考慮到目前漲價以核心產糧區的低價件為主,若漲價進一步拓展到全價格帶與全網,快遞企業利潤有望顯著修復。建議密切關注核心地區漲價落地情況和持續性,看好電商快遞板塊。

關税影響減弱,跨境電商物流運營展現一定韌性6月以來航空貨運運價較為穩定,TAC-浦東出港指數7月28日為4429,同比降幅為3.7%,相比指數低點的5月19日同比降幅14.2%明顯收窄。我們認為通過航線調配等措施,關税及相關運輸需求波動對航空貨運公司運營的影響有限。同時中美航線或由於外航運力部分撤出,供需結構好於悲觀預期。中長期來看,航空貨運供給難以快速提升,我國航空貨運公司或受益於產業升級,景氣度有望持續向上,同時通過提升綜合物流能力,航空貨運公司有望增強抗風險能力,實現穩步增長。

7月,「反內卷」催化大宗品價格環比明顯走強,大宗供應鏈板塊跟隨上漲。7月,南華工業品指數環比+3.3%,同比-3.4%(6月:-7.9%),其中黑色環比+8.3%,同比-14.1%(6月:-22.8%);能化環比+3.5%,同比-14.7%(6月:-18.8%)。7月以來,黑色系價格明顯走強,「反內卷」催化新一輪供給側改革預期,疊加雅下水電站開工對需求預期提振,黑色系價格全線走強。政治局會議后價格有所回落,主因對反內卷表述更為温和。基本面角度,7月PMI為49.3,較上月下行0.4pct,施工淡季、地產偏弱,基本面偏弱。預計大宗品價格消化情緒后震盪為主,大宗供應鏈板塊築底。公路運價方面,全國公路整車運價指數同環比分別+3.2%/+0.1%,大宗商品公路運價7月末走強,大範圍高温天氣持續,居民用電需求提振運煤需求。

公路:風險偏好上行,類債板塊短期承壓

7月公路貨車景氣度邊際改善,或主因中美關税衝突緩和以及「搶出口」效應交通部數據顯示,25年7月1-27日,全國高速公路貨車日均通行量同比增長2.0%,景氣度邊際改善。該指標在1-2月/3月/4月/5月/6月日均同比增長4.4%/3.0%/1.4%/0.1%/1.8%。2Q上游工業生產指標呈現「弱現實、強預期」特徵:製造業PMI從4月低點49.0%回升至6月的49.7%,但全部工業品PPI降幅繼續走闊(4月/5月/6月同比下降2.7%/3.3%/3.6%),5月/6月工業企業利潤轉為同比下滑9.1%/4.3%(1-4月:yoy+1.4%)(數據來源:Wind)。

2Q居民出行意願比提升,或與假期天數增加有關4-6月,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干線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同比增長6.1%(1-3月:yoy+4.5%)。特別是5月出行景氣度明顯提升,或因端午節錯期(今年5.31、去年為6.8),以及5月假期天數(含周末)同比增加。從先行指標觀察,在促消費政策背景下,汽車銷量從去年4Q起延續大幅增長趨勢。據中汽協,24年10-12月、25年1-6月全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2.6%、13.0%。據公安部,截至25年6月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3.59億輛,同比增長4.1%。

暑期出遊或延續高熱度。7月,百度遷徙規模指數同比提高16.1%(1-3月yoy+4.6%、4-6月yoy+9.0%),其中一二線城市同比提高14.3%、三四五線城市同比提高19.1%(數據來源:iFind)。

回顧257月,SW A股高速公路下跌1.9%跑輸滬300/交運指5.4/1.7pctA股公路下跌或主因:1)市場風險偏好上行,資金流出避險板塊;2)上游行業「反內卷」政策催化PPI上行預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7月初1.64%上行至7月末1.72%,引起紅利股估值下修;3)分紅季結束,部分股東選擇獲利了結。展望8月,中報景氣度的重要性邊際提升,我們預計2Q公路板塊淨利同比下降約0.4%(1Q同比增長約5.4%)(華泰交運《2Q前瞻:客運盈利改善,貨運分化》20250706),公路中報基本面可能缺少亮點;若「反內卷」趨勢延續,A股公路資金面和估值也可能繼續承壓。

港股方面,7月港股恆生高股息率全收益指數上漲7.7%,跑贏恆生指數4.8pct港股紅利的強勁上漲,主因:1)高股息率有吸引力;2)香港市場流動性寬裕,Hibor利率處於低位,對紅利估值產生支撐;3)周期股佔比較高,受益於上游行業「反內卷」政策。7月,港股公路板塊漲幅居前的主要為補漲品種。長期視角,我們仍看好港股公路的估值重估,調整即為加倉機會。

鐵路:暑期鐵路客流增長平淡,上游反內卷對貨運影響待觀察

2Q鐵路客流景氣度小幅改善,但仍受到航空促銷的分流影響據國家鐵路局,4-6月全國鐵路客運量同比增長7.4%(1-3月yoy+5.9%),但旅客周轉量僅同比增長3.9%(1-3月yoy+1.7%),反映出行半徑仍在縮短。參考2024年,鐵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同比增長12%、7%,鐵路出行半徑同比縮短5%。這或與高鐵通達性提高、中產消費趨於保守、航空促銷分流長途鐵路客源有關。2Q鐵路旅客周轉量增速(同比+3.9%)繼續低於民航國內線旅客周轉量增速(同比+6.1%),反映鐵路長途客源仍受到航空促銷產生的分流影響。據航班管家,4-6月首都機場至虹橋機場的航班座位數同比下降1.7%,但客座率同比提高6.9pct,平均票價同比下降8.8%。

鐵路暑運客流增長偏平淡,7月客流增長或低於鐵集團預期。國鐵集團預計7月-8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9.53億人次,同比增長5.8%;但7月1-28日的實際客運量僅同比增長4.8%,特別是去年重大會議使7月上半月出行基數偏低以及今年假期開啟時間早,而7月1-16日的實際客運量僅同比增長3.3%。

上半年運煤需求偏弱,但非煤大宗品運量增長較快。6月,鐵路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同比變化+2.3%、-0.1%(1-6月:yoy+1.8%、yoy+1.2%)。分貨種看,鐵路運煤需求或同比下降,受到下游高庫存以及工業生產偏弱的影響;礦建材料、冶煉物資運量或增長加快,主因鐵總大力發展物流總包服務,推動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1-5月煤炭鐵路發運量同比下降4.9%(Wind)。1-6月,國家鐵路累計發送礦建材料、冶煉物資、糧食運量同比分別增長19.7%、8.6%、9.8%;國家鐵路累計發送鐵水聯運集裝箱運量同比增長18.1%。

大秦鐵路1-3月貨運量同比下滑5.6%,但4-6月在低基數上同比增長1.4%。去年山西省實施煤炭安監措施,使大秦線24年5月-9月運量基數較低。5月以來,北方港口煤炭庫存快速下降,已從近6年來的最高下降到中樞附近。

今年以來,上游煤炭行業供給偏寬松。近期,市場對「反內卷」主題關注度升溫。若煤炭行業推出供給側治理政策,或打破煤炭供給寬松局面。對於中游鐵路行業,不同的鐵路線在不同區域內存在有限競爭。不同省份的煤炭縮產方案對不同鐵路線的影響有差異,我們仍需等待更清晰的煤炭「反內卷」措施。

鐵路設備持續升級,集裝箱滲透率進一步提高。集裝箱運輸的高效便捷優勢凸出,隨着「散改集」紅利釋放,全國鐵路集裝箱佔鐵路總貨運量的滲透率已由19年7.6%快速提高到1H25的19.6%,並且較發達國家的30-40%滲透率水平有進一步提升空間。順應鐵路設備升級趨勢,我們認為鐵路特種集裝箱業務發展前景廣闊,既有集裝箱對傳統敞車的替代,也有適箱貨物範圍擴大、拓展全程物流的增量。鐵路貨運及臨港物流、供應鏈管理業務上半年或仍受到區域經濟影響,不過隨着「反內卷」政策升溫,大宗商品價格或有所修復,業務存在改善空間。

港口6貨量同比顯韌性但環比下滑

6月下旬以來,關税影響逐步減弱。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6月全國港口貨物/外貿貨物/集裝箱吞吐量環比-2.0%/-0.6%/-0.03%,同比+4.8%/+1.9%/+4.7%。根據交通部周度高頻數據,7月,中國港口累計集裝箱吞吐量環比下降1.1%,同比增長5.6%。

展望8月,關税影響逐步減弱,我們預計8月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有望保持增長,但環比或下滑。中長期角度,需密切關注歐美整體宏觀及消費需求。投資建議方面,港口屬防禦型基礎設施,建議關注盈利穩健且股息率高的個股。

進口方面,61)全國原油進口量4,989萬噸,同環比表現+7.4%/+7.1%。2)全國鐵礦石進口量1.1億噸,同環比表現+8.5%/+8.0%。3)全國煤炭進口量3,304萬噸,同環比表現-25.9%/-8.3%。其中,6月原油同環比增長主因OPEC+增產提振;鐵礦石同環比增長主因季節性需求及鐵礦石價格上漲提振;煤炭同環比下滑主因需求偏弱影響。展望7-8月,我們預計原油進口整體平穩;鐵礦石受季節性需求提振+近期商品價格走高推動,進口貨量同環比有望增長;煤炭受季節性需求提振+近期商品價格走高,同環比降幅或收窄。

風險提示

1)經濟低迷。航空、機場:經濟增速放緩,可能令出行需求不達預期;航運、港口:全球經 濟下滑,可能使海運需求增長低於預期,需求下挫可能進而拖累運價;物流:需求不足可能導 致快遞業務量不及預期;鐵路、公路:大宗商品需求下滑,可能使鐵路公路貨運量增速放緩。

2)貿易摩擦。航空:中美貿易摩擦,可能影響國際線補貼;航運、港口:中美貿易量下降 影響海運運量、港口吞吐量。

3油匯風險航空:油價大幅上漲,可能令運營成本大幅上升,侵蝕利潤;物流、公路:油價 上漲,可能使道路運輸成本上漲;航空: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產生大額匯兌損失,減損盈利。

4)競爭結構惡化。航空:高鐵提速,可能對航空分流效應加大;航運:老舊船舶拆解量低 於預期、新造船訂單高於預期、行業總體供給增長超預期;物流:價格競爭超預期,導致營收和盈利不及預期;機場:民航控準點率可能影響機場時刻容量;鐵路、公路:公路降費、「公轉鐵」、治超載構成多重擾動;港口:港口區域整合進展低於預期。

研報:《看好快遞盈利修復,等待航空改善》2025年8月6日

沈曉峰 分析師 S0570516110001 | BCG366

林珊 分析師 S0570520080001 | BIR018

林霞穎 分析師 S0570518090003 | BIX840

黃凡洋 分析師 S0570519090001 | BQK283

耿岱琳 聯繫人 S0570124070117 | BVZ96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