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這種船,訂單不停,根本停不下來!海豐再來4艘!

2025-08-06 17:49

這種船型訂單不斷,海豐國際也下單訂造4艘

在支線型集裝箱船市場熱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區域航運龍頭企業海豐國際也迅速行動,追加下單新船。

2025年8月2日,海豐國際(SITC International, 港交所代碼:1308)發佈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海豐船東(SITC Shipowning)已與黃海造船簽署建造4艘2700TEU集裝箱船的合同,總價最高達1.53億美元,單船造價約為3818萬美元,計劃於2028年7月31日或之前全部交付。

這批新造船的引入,將進一步擴充海豐自有船隊規模,以滿足集團在亞太區域內不斷增長的集裝箱運輸需求。根據海豐公告,這4艘船的交付安排為:第一艘將於2027年12月底交付,第二至第四艘則分別定於2028年3月、5月與7月交付。付款方式為五期,前四期各支付10%,最后一期支付剩余60%,資金來源將通過公司內部資金及/或外部融資方式籌措。

此次訂單是海豐國際在2025年的第三筆造船合同。此前,海豐已於2024年與黃海造船就1800TEU Bangkokmax型集裝箱船簽署系列訂單,並於2025年1月和4月分別行使了兩組備選船合同,使該系列訂單增至10艘。加上最新這4艘2700TEU船舶,海豐當前持有的手持訂單總數已達到14艘,合計運力達到28800TEU。

根據Alphaliner最新數據顯示,海豐國際目前運營122艘船舶,總運力約18.8萬TEU,其中自有船舶佔比超過85%。這使其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排名中位列第14位。隨着這批新船的加入,海豐將進一步穩固其「區域班輪+自有船隊」雙重優勢,增強中短程航線的運力自主調控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海豐並非唯一正在押注支線型集裝箱船市場的企業。根據信德海事網此前報道,支線箱船已成為2025年最炙手可熱的船型,在黃海造船,同樣接連收到多家希臘船東的訂單:Minerva Marine和W Marine分別訂造了2+2艘1800TEU船舶,而Chios Navigation則在招商局金陵船廠下單了一批類似船型。

這波熱潮的背后,是全球支線集裝箱船隊普遍老齡化、可用運力緊缺與區域化貿易快速發展的共同驅動。航運企業在應對市場波動與服務需求提升的同時,也開始主動進行船隊結構優化與更新換代。

對海豐國際而言,此輪加單2700TEU船型,不僅是對自身業務增長的前瞻性響應,也體現出其在船型選擇上的靈活調整與對船隊現代化的堅定推動。從早期專注於中小艙位曼谷型,到如今擴展更大噸位的支線船,海豐正在不斷重塑其區域航運版圖的硬實力。

隨着市場對高效、節能、環保型船舶的需求不斷加強,像2700TEU這一「靈活船型」將被越來越多地採用。而海豐此時的主動佈局,無疑將為其未來的競爭優勢打下堅實基礎。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