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9:13
(來源:問道徽商100人)
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個大「變量」,出現在安徽。
安徽汽車產量149.95萬輛,全國第一。新能源產量73.09萬輛,同樣第一。
廣東呢?131.34萬輛,跌落多年王座。
【01】比亞迪的產能,已不算廣東的了
這次反超,和一場「統計口徑」調整密切相關。
過去汽車產量按「法人地」統計,比亞迪合肥基地產出的車算深圳/廣東。
現在按「生產地」統計,合肥生產,就歸安徽。
結果?比亞迪合肥單廠拉滿,直接把安徽送上冠軍寶座。
【02】不是「口徑之爭」,而是「產業兑現」
如果説統計方式的調整是「明牌」,那安徽產業鏈的爆發是「底牌」。
奇瑞、比亞迪、蔚來、大眾安徽等7家整車企業扎堆合肥、蕪湖,配套3000+規上零部件企業。
新能源產業集羣不是「組團打工」,而是「系統作戰」。
✅ 蕪湖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暴漲157%,
✅ 安徽汽車出口增長超110%,全國領先。
安徽不只是產得多,還賣得遠、賣得快。
【03】「強省會+組團戰」雙驅動,打通新能源閉環
合肥強省會帶動全省協同:
合肥:智能電動+主機廠總部
蕪湖:出口與整車製造
蚌埠:新能源汽車零部件
寧國:密封、熱管理系統配套
從研發→製造→出口,安徽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上打出了「全鏈路閉環」,而且是低調但效率極高。
【04】廣東輸在哪里?
廣東並不是掉隊,而是受「法人地→產地」調整影響大。
比亞迪不少產能從廣東賬面消失,廣汽新能源增速又偏弱。
更關鍵是,廣東傳統「強制造+弱整合」的問題,在這場新能源變局中被放大。
【05】結語:別小看這場「排名變化」
這不僅是一場產量數字的更替,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地圖的一次重構。
一個不沿海、沒合資背景的中部省份,靠政策+產業+組織力,打破了長期格局。
如果説廣東代表了「過去20年中國製造」的路徑,安徽更像「未來10年新質生產力」的模板。
關鍵詞:安徽汽車產量|比亞迪合肥|新能源汽車出口|國家統計口徑變化|安徽汽車逆襲|汽車產業鏈閉環|合肥強省會|蕪湖奇瑞|中國車市格局重塑
---
📬 關注我,獲取真實、專業的汽車內容,讓您輕松知曉汽車圈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