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8:01
(來源:木魚ETF)
必須説,發現的有點晚了!
剛剛瀏覽指數公司網站,才發現8月12日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即將修訂,一個重大變化:去除醫藥外包服務!
所謂醫藥外包服務就是CXO,這曾是黯淡的大醫藥行業中為數不多的景氣方向,而現在要被「剝離」。而且國證指數調整效率很高,比恆生相關指數的調整,還要快一個月,東大效率!
這個影響可不小,我們火線分析三大影響,支持木魚ETF的朋友先雙擊頁面支持一下!
- 影響哪些ETF?-
如果你的ETF是以「港股通」開頭的創新葯,那麼可能就是。
簡單的方法,是打開F10,看看基金全稱。比如159570這隻全稱里有「國證」字樣,那麼就是8月12日要調倉的這批了!
而159570這隻港股通創新葯ETF也是主力品種,規模超130億日均成交30、40億,規模和流動性都是同類遙遙領先,可以想象有相當多的朋友參與其中。
那麼必須重視下這次調倉的影響了!
- 影響多大? -
我們看看國證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的成分股,評估下調倉影響。
如果按指數修訂規則來調整,那麼藥明系三隻之外,還有晶泰控股、康龍化成、泰格醫藥、昭衍新葯和凱萊英等一共八隻CXO相關成分股即將離開ETF,總權重比例近18%!
那麼,18%會帶對主題投資帶來什麼影響?
01 | 創新牛可能兑現更強
如果我們把ETF和主要成分股放在一起,對比今年的漲幅,會發現CXO成分股其實是明顯「拖后腿」的。
也就是説,如果沒有CXO,而且它的權重分給其他創新葯,比如康方、信達權重可能會更高,那麼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理論上可能會多漲一些。
這也就是説,雖然CXO也很牛,但真正領軍的還是醫藥行業的「創新牛」。我們的創新葯企,在特殊窗口被海外巨頭認可,價值重估。
如果這個「牛」繼續下去,理論上8月12日調倉之后的港股通創新葯ETF會更純正地兑現產業景氣度。
02 | 走勢更為獨立
我們常説CXO是「外門」主力品種,這是因為北美是藥明系等CXO企業的主要市場,藥明生物北美營收佔比達57%。一旦外貿關係有變,必然被機構迅速反饋。
康龍化成海外佔比高達85%之多,雖然國產創新葯崛起,有利於CXO「出口轉內銷」,但這個價值鏈沒那麼快轉過來。
4月7日藥明生物單日跌27%還是讓我們記憶猶新。對於外貿關係過於敏感,手又沒機構快,那麼始終是一個風險點,誰能拿捏懂王?
因此CXO走了之后,走BD模式出海的港股通創新葯ETF對於外部環境敏感度將大幅降低,4月康方、信達等基本不調整就是一個明證。
03 | 波動更大、對投研要求更高
當然這樣問題來了,單純創新葯的話,可能對新葯臨牀、BD大單、競品藥的兑現會更為敏感。比如康方生物的新葯對標百濟神州,曾讓后者難受了好一陣子。
而如果BD大單黃了或臨牀效果不好,消息面更靈通甚至有卧底的機構可能砸盤更快。容錯率低了,這也需要投資者加強行業投研,並且接受可能變大的波動。
- 主被動投資分析 -
從159570這隻主力港股通創新葯ETF的份額變化來看,上周的調整無法阻擋市場的熱情,其規模一路走高。
可見,目前階段仍然是主升牛窗口,市場仍然對於新的BD大單有強烈預期。僅上周一周內,恆瑞醫藥、石藥集團、樂普醫藥就先后公佈重磅BD,其中恆瑞醫藥與GSK的大單潛在總額高達120億美元。
從主動角度,技術趨勢在,容錯率依然會很高,可以通過資金數據評估趨勢慣性,同時關注中報是否有預期差距。
而如果從定投角度,兩隻相關聯接基金021031(C份額)、021030(A份額)其實在過去一年都有121%的收益,讓人有點「恐高」。但有的朋友也說了,白酒當年一年2倍,牛就是牛。
那麼如果認牛,定投角度可分批入場降低成本,而觀察過去幾個月走勢,回踩20日均線時或是「性價比」較高的時間點。
以上就是一個大致的影響分析,關鍵是8月12日就要調整了。之后的港股通創新葯ETF是否是你喜歡的那種,自行評估。
但不變的是,我們對國產創新葯創業重估的期待,加油!
木魚ETF原創分享,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