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9:00
三連陽的滬指從上周的回調中反彈,指數繼續向年內新高發起衝擊。
截止收盤,滬指漲0.45%,收報3633.99點;深證成指漲0.64%;創業板指漲0.66%。
多重利好驅動的軍工板塊,無疑是這三連漲背后的主要功臣,今天繼續着強勢表現。
這波軍工行情,到底能走多久?
01
漲停潮繼續
板塊題材方面,硬件裝備細分賽道一齊開花。Peek材料、液冷服務器、軍工裝備、人形機器人板塊走高,水電、醫藥板塊調整。
具體來看,硬件賽道表現出色的板塊有一些共性,那就是和AI都有強關聯。AI產業鏈里提供硬件設備的細分環節,自下半年以來表現一直很出色。步入8月,行情進一步擴散至液冷服務器、人形機器人這些領域。
作為CPO、PCB這些有業績支撐的細分領域以外的補漲環節,液冷服務器近期上漲趨勢明顯。
根據浙商證券,25Q2海外大廠Capex上修明顯,AI產業「投入-成長-再投入」正循環邏輯持續強化。整機櫃產品形態驅動液冷滲透率加速提升,英偉達GPU及各大雲廠商自研ASIC芯片液冷需求明顯,海外液冷市場有望加速放量。
再看人形機器人領域,材料、零部件多個環節在多重催化下放量上漲。
消息面上,宇樹科技昨日發佈新款四足機器狗產品Unitree A2,該產品整機約37千克,空載續航20km,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最大攀爬高度1米。根據視頻演示,A2能夠在佈滿石頭沙礫的不平整複雜山坡及路面上行動自如,且能輕松攀爬石階。
供應鏈方面也爆出利好,汽車零部件巨頭近日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擴大布局。
根據中國區CEO表示,該公司將在中國落地一家機器人公司,據稱目前對接T諧波減速器、關節模組電機、關節總成等環節,將構建起全產品線,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佈局最明確的Tier 1。其中機器人ETF鵬華(159278)標的指數年內漲幅26.34%,同期中證機器人指數21.55%,超額主要因為國證機器人指數人形含量高,產品8月12日上市交易。
今天軍工板塊繼續強勢,多股漲停。國防ETF(512670)年內漲幅擴大至23.02%,位居同類ETF第一,月K線已實現3連陽。
軍工邏輯我們前兩天已經反覆強調,這種短期有催化(9.3閲兵,業績披露),長期敍事足夠吸引人(十五五規劃、軍費開支增長趨勢)的賽道就十分受資金青睞。
當前,軍工板塊處於一個景氣大周期里。主題活躍,疊加訂單確認,再到業績提振,將構成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三重奏,共同推動板塊整體行情的反彈向上。
02
預期重塑
主題不斷強化
從主題催化再到訂單驅動的邏輯交替,是驅動軍工板塊今年強勢表現的核心因素。全市場國防軍工類指數大概5只,中證國防指數年初以來漲幅高達22.95%,領先其余同類指數約4%。
國防軍工賽道受到市場關注的背后,有多重因素共振影響。
情緒面上,地緣政治變化對軍工板塊估值的刺激在影響力度和時間長度上明顯提升。
隨着全球地緣形勢日趨緊張,各主要經濟體軍費進入預算增長期,未來中國在國際軍貿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4年全球軍費開支達2.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4%再創新高,歐洲及中東軍費開支增速高達17.1%/15.3%。中國目前在全球軍貿市場的佔比近4.3%,且過去五年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下滑。
不過,中國武器裝備在國際舞臺的表現有目共睹,有望給軍貿出口帶來更多機會。尤其是印巴衝突,中國殲-10C戰鬥機與PL-15遠程導彈出色的打擊能力展露無遺,有利於進一步打開中國在國際軍貿中的市場。
同樣,6月份的第55屆巴黎航展也給板塊帶來催化效應,中國攜帶殲20、殲35A、殲10CE等多款戰鬥機、無人機等參展。
再來看基本面,從內需角度,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五五」規劃預期之年。
儘管軍工行業去年表現依舊不佳,隨着「十四五」進入攻堅階段,航空、兵裝、導彈、無人機以及水下等領域陸續迎來了新一輪訂單的落地,今年一季度板塊整體已經有回暖信號,包括軍工電子、航空裝備等細分領域合同負債和存貨也在同比增長,預示着下半年存在需求爆發的跡象。
新一輪訂單周期確定性高,短期內行業整體景氣度有望保持上行,細分環節(主機廠、發動機、兵裝等)基本面修復有望同步發力,下半年業績整體將好於上半年,實現逐季度環比提升。
根據證券時報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已經披露中期業績的42只軍工股,實現淨利潤接近56億元,環比增長超45%,創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再者,從資金流向來看,機構在連續10個季度減配軍工后,今年Q2首度開始增配。
具體來看,二季度國防軍工行業主題基金規模為995億元,相比1季度大幅增長360億,其中被動指數貢獻267億。
排除軍工主題基金,主動偏股型全基重倉股在國防軍工板塊的持倉比例為4.07%,超配比例為1.07%,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持,但相比2022年3季度的高點仍有增持的空間。
其中,軍工板塊龍頭股成為資金競相重倉的熱門股。
03
尾聲
主題活躍,疊加訂單確認,再到業績提振構成了軍工板塊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三重奏,共同推動軍工行情的再次上升,整體可以類比2020年「十四五規劃」驅動的兩波軍工行情。
高確定性機會帶來理想的預期收益,是普通股民能夠把握的,但選股難度可能會稍微大一些。這是因為,一方面軍工行業壁壘較高、保密性強,投資者瞭解到的信息也比較有限,另一方面,軍工產業鏈比較複雜,每個環節都有不少企業,隨着軍工上市公司數量增加,軍工板塊內部表現差異巨大。
國防ETF(512670)作為獨家跟蹤中證國防指數的ETF,成分股隸屬十大軍工集團旗下、以及給軍隊提供武器裝備、或與軍方有實際裝備承製銷售金額或簽訂合同的相關上市公司,是當之無愧的「軍貿重估」純正標的。前十大重倉股涵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龍頭,同時覆蓋航空裝備、導彈、新材料等細分領域,全面佈局軍工核心賽道,更充分捕捉軍工板塊的彈性。
自大盤6月23日轉向以來,國防ETF(512670)距「技術性牛市」差臨門一腳,年內日均成交額為2.27億元,流動性居同類產品前列。
亮眼的走勢吸引資金加速湧入,國防ETF(512670)6月23日-8月5日獲資金淨流入3.94億元,槓桿資金的融資買入額更是高達10.56億元,帶動產品份額年內新增38.33億份,增長率高達89.82%,最新規模躍升至67.6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國防ETF(512670)的管理費+託管費為「0.3%+0.1%」,是軍工行業ETF中唯一一隻費率最低的ETF。
糾結選哪隻股票只會錯過時機,不妨試試ETF。(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