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6:57
(來源:金融小博士)
人形機器人板塊異動拉昇
長盛軸承漲超10%
今天盤面上,人形機器人板塊異動拉昇,奧比中光、中大力德、浙江榮泰、勝宏科技盤中創歷史新高,華密新材30cm漲停,豪森智能20cm漲停,南京聚隆、福立旺、索辰科技漲超10%,長盛軸承、萬達軸承跟漲。
人形機器人板塊今日大幅拉昇,主要由以下兩則消息驅動:
1、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啟幕。據悉,將有100余款新品在大會上首發亮相,數量是去年的近2倍。
2、上海: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 建設不少於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
人形機器人成為「類人智能終端」,重構生產力範式,在醫療、教育等領域深度滲透。隨着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開啟,工業與家庭場景率先規模化,技術迭代與成本下降驅動需求爆發。
人形機器人板塊投資邏輯與核心標的梳理
一、板塊異動驅動因素
人形機器人板塊在2025年8月6日的異動拉昇,主要受以下多重因素催化:
政策與產業規劃密集落地
上海市明確提出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並建設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加速了技術迭代與商業化進程。
行業盛會與新品發佈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8日在北京舉辦,預計100余款新品首發(數量為去年近2倍),涵蓋工業、醫療、家庭服務等多場景,展示技術突破與場景創新。
量產元年開啟與成本下降
人形機器人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工業場景(如汽車製造、物流)率先落地,家庭服務場景滲透率加速提升。隨着諧波減速器、精密軸承等核心部件國產化率提高,單機成本從百萬元級降至十萬元級,推動需求爆發。
二、核心投資邏輯
核心部件國產替代
:精密減速器、力矩傳感器、靈巧手等關鍵部件打破海外壟斷,如綠的諧波諧波減速器市佔率超60%,中大力德行星滾柱絲槓適配特斯拉Optimus。
AI算法賦能
:多模態大模型提升機器人感知與決策能力,如科大訊飛為宇樹機器人提供智能語音交互技術,英偉達GEAR部門專注多模態基礎模型研究。
工業場景
:特斯拉Optimus、智元機器人等在汽車製造、3C產線實現應用,訂單規模超億元,如智元與宇樹合計中標中國移動1.24億元代工項目。
家庭與醫療場景
:優必選Walker系列應用於家庭陪護,傅利葉GR-1落地醫院康復訓練,老齡化需求推動長期市場擴容。
成本下降與產能釋放
國產供應鏈規模化生產(如PEEK材料、諧波減速器)帶動成本下降,特斯拉Optimus目標價降至2萬美元以下,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50億美元。
三、重點標的及核心優勢
核心業務
:精密減速器、伺服系統。
技術亮點
:國產諧波減速器市佔率超30%,適配特斯拉Optimus、宇樹機器人等產品,行星滾柱絲槓技術突破替代金屬方案。
市場地位
:國內減速器龍頭,深度綁定頭部客户。
風險提示
: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壓力。
核心業務
:機器人關節部件(滾珠絲槓、齒輪箱)。
技術亮點
:收購金力傳動切入微型傳動領域,為特斯拉、智元供應關鍵部件。
市場地位
:全球雲母絕緣材料龍頭轉型機器人賽道。
風險提示
:新業務產能爬坡不及預期。
核心業務
:機器人PCB板(主控板、驅動板)。
技術亮點
:英偉達GB200服務器PCB核心供應商,單臺機器人PCB價值量500-800元。
市場地位
:全球PCB廠商第13名,AI算力硬件核心標的。
風險提示
:原材料價格波動,客户集中度高。
核心業務
:特種工程塑料(PEEK、PEI)。
技術亮點
:航天級材料實現進口替代,為優必選、傅利葉供應關節部件。
市場地位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材料國產化主力。
風險提示
:研發投入高,市場拓展周期長。
核心業務
:智能生產線(動力總成、電驅系統)。
技術亮點
:氫燃料電池產線技術領先,佈局人形機器人裝配測試設備。
市場地位
:全球汽車智能裝備龍頭,海外收入佔比20%。
風險提示
:氫能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
核心業務
:高性能複合材料(碳纖維增強樹脂)。
技術亮點
:高鐵尼龍材料市佔率第一,佈局無人機輕量化部件。
風險提示
:下游需求波動,產能釋放壓力。
核心業務
:精密金屬零部件(連接器、彈簧)。
技術亮點
:AIPC供應鏈核心供應商,金剛線母線技術突破36μm細線。
風險提示
:消費電子周期波動,光伏業務競爭加劇。
核心業務
:CAE仿真軟件(多物理場聯合仿真)。
技術亮點
:全流程自主可控求解器,佈局機器人結構優化算法。
風險提示
:技術迭代風險,民用市場拓展難度。
四、風險提示
技術迭代風險
:核心部件(如靈巧手、力傳感器)技術路線尚未定型,存在研發失敗風險。
成本控制壓力
:減速器、電機等部件降本速度影響商業化進程。
政策落地不及預期
:地方產業扶持政策若延迟,可能拖累行業增速。
倫理與安全爭議
:人形機器人在醫療、公共服務等場景的應用可能引發社會爭議。
五、總結
人形機器人板塊兼具技術突破與場景革命雙重邏輯,短期關注政策催化與新品發佈,中長期需跟蹤量產進度與成本下降曲線。建議優先佈局核心部件國產化(減速器、PCB)、場景落地明確(工業裝配、家庭服務)的標的,同時警惕技術迭代與市場競爭風險。核心企業如中大力德、浙江榮泰等憑藉技術壁壘與頭部客户綁定,有望在行業爆發期佔據先機。
【免責聲明】本文引用官方媒體和網絡新聞資料,如有錯誤,請以最新信息爲準。本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交流探討,請審慎閲讀。市場有風險,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理性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