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有望奪回全球IPO市場份額

2025-08-06 16:20

中國內地監管機構正在鼓勵企業恢復境內募資。與此同時,香港IPO儲備項目強勁。我們認為,在中國內地IPO活動回暖和香港IPO儲備項目強勁這兩方面因素的推動下,中國有望從美國手中搶佔更多全球IPO市場份額(按交易價值計算),中國內地經濟前景以及與美國的貿易協議應會為IPO活動提供支撐。

美國投行主導地位面臨挑戰

中資投行有望奪回全球IPO市場份額

此前,對申請上市企業以及投行盡職調查的嚴格審查讓A股IPO市場經歷了兩年相對低迷的時期,但監管機構於今年6月放寬了上市規則。證監會表示,為支持創新,未盈利的優質科技公司可恢復在深交所創業板和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同月,國務院宣佈,將允許總部位於大灣區的H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截至6月30日,中國內地活躍IPO申請數量從4月9日的190宗躍升至280宗,主要集中在北交所、上交所科創板和深交所創業板。

包括中金、華泰、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在內的中資投行,有望從摩根士丹利、高盛等美國主承銷商手中奪回全球IPO市場份額。根據彭博終端功能顯示的承銷排行榜數據,美國投行是上半年全球股票IPO的最大主承銷商。2025年上半年和2024年全年,沒有一家中資投行躋身前五,這與2023年中資投行包攬前四名的強勢表現形成鮮明對比。香港和內地新股上市前景向好,這有望推動中資投行排名提升。

中信建投相較大型本土同業,更專注於境內投行業務,由此可能會在A股IPO反彈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中信建投在全球股票IPO承銷排行榜的名次已從2024年的第27位回升至上半年的第10位。

境外上市審批速度加快

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A股巨頭雙重上市以及在美股面臨摘牌風險的中資企業回國上市的推動下,香港IPO儲備項目有望保持強勁勢頭。

從2023年4月境外上市規則生效至2025年4月底,中國證監會已批准超過280家公司的境外上市申請,這與中國內地市場收緊IPO形成對比。2025年上半年,香港在全球IPO市場的份額則從2024年的8%上升至18%,增長超過一倍。根據彭博行業研究統計顯示,2025年,中國香港IPO業務融資規模或將超過22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一倍以上。在目前排隊境外上市的企業中,赴港上市佔了絕大部分,少數公司申請赴美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

穩定幣有望繼續帶來上漲功能

不僅中國的IPO市場走熱,且上漲動能強勁,2025年以來除了傳統板塊之外,穩定幣也為港股市場帶來上漲動能。

彭博行業研究對漲幅最大的股票的分析顯示,在香港推行穩定幣帶動的上漲行情中,在Web3技術方面具有優勢、有資產代幣化計劃以及與數字人民幣有關聯等因素有望為A股部分科技股帶來支撐。5月21日香港穩定幣法案通過以來,恆寶股份因其在數字貨幣技術方面的專長以及圍繞由中國央行發行的數字人民幣的佈局,股價上漲近兩倍。參與香港金管局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mBridge)項目的Web3平臺運營商四方精創飆升了145%。京北方上漲近一倍,主要得益於資產代幣化Web3基礎設施的開發。和螞蟻集團在AI以及能源資產代幣化領域展開合作的協鑫能科上漲79%。霍普股份也因類似原因上漲,而深耕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的楚天龍上漲近一倍。

發行了穩定幣USDC的Circle自6月5日上市以來股價上漲了六倍。作為Circle早期投資者的中國光大和華興資本自Circle進行IPO以來股價平均上漲近50%,自穩定幣法案通過前分別上漲了92%和71%。移卡同期上漲86%,主要受其跨境支付業務的推動。RD Technology(潛在穩定幣發行人)的合作伙伴及股東連連數字和眾安的股票表現也較為突出。 

(作者系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文中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