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6:50
來源:東西財經
「老將退場、新帥就位、合併傳聞沸沸揚揚——華安基金這艘昔日‘老十家’巨輪,正站在7000億規模與排名下滑的十字路口。」
日前,執掌華安基金逾十年的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學華因年滿60歲退休,招商基金原總經理徐勇已正式接棒黨委書記,並按慣例有望隨后出任董事長。根據徐勇履歷,其兼具保險與基金業深厚背景,任職招商基金期間曾推動規模躋身行業前十。
此次人事更迭恰逢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併落定,旗下公募基金整合亦成為業界關注焦點。值得一提的是,儘管華安基金管理規模突破7000億元,但2024年營收、淨利雙降,且行業規模排名已滑落至第15位,市場普遍猜測擁有社保、年金稀缺牌照的海富通基金或將合併華安基金。然而,該傳聞未來走向仍待監管最終拍板。
在高層更替的同時,華安基金兩名核心「老將」相繼離任並引發連鎖調整。5月6日,權益明星李欣一次性卸任7只基金產品,所涉基金由劉暢暢、馬丁、熊哲穎等接棒,但《東西財經》注意到部分接任者短期業績尚未明顯超越同類平均;3月17日,「固收一姐」孫麗娜卸下近3000億元貨基與債基,主要交由李邦長等「老將」過渡,卻因李邦長管理產品較多再增聘新人。
此外,昔日爆款締造者饒曉鵬管理的華安聚優精選縮水九成、任期回報大幅落后;華安基金多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僅1億元左右,人才梯隊青黃不接的隱憂浮現,后續投研穩定性與品牌修復成為華安基金亟待破解的難題。
01
—
華安基金或換帥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稱,華安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學華卸任黨委書記,由招商基金原總經理徐勇正式接任。后續,徐勇或將接任公司董事長一職。
此前,業內就有「朱學華退休由徐勇接任」的傳聞。5月20日,招商基金公告稱,徐勇因個人原因離職,彼時外界即猜測,徐勇將接替退休的朱學華。
朱學華自2014年9月掌舵華安基金至今,已超10年,且今年正好年滿60周歲,亦到了退休年齡。wind數據顯示,自朱學華擔任華安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近11年的時間里,華安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從630億元增長至超7400億元,增長超10倍。
在朱學華加入華安基金之前,歷任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併兼任海際大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新帥」徐勇自2022年7月擔任招商基金總經理,在任期間促進公司資產規模增長,在公募行業中的排名也有所提高,成功躋身前十名。
徐勇工作經歷整體看來較為全面和融合。2009年進入保險行業,在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均有任職重要崗位,加入招商基金前,擔任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因此,業界對其的加入能否使這家昔日「老十家」巨輪再度起航給予了高度關注。
據悉,此次華安基金的重要人事變動,或與外界爭論的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合併事宜相關。
稍早前,海富通基金即已換帥。今年4月,海富通基金發布了董事長變更公告顯示,董事長路穎因工作調整離任,謝樂斌為新任董事長,任職時間為2025年4月21日。據悉,謝樂斌自2021年6月28日起擔任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併后,擔任國泰海通證券的副總裁。
原國泰君安副總裁去原海通證券控股的海富通基金擔任董事長一職,這一調整也被市場解讀為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或將合併的訊息。
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的合併是新「國九條」政策下首例頭部券商整合,自2024年9月雙方突發停牌,拉開吸收合併的序幕,到2025年1月,合併方案獲上交所併購重組委審覈通過;3月4日,海通證券A股終止上市,再到4月11日,A股簡稱正式變更為「國泰海通」。雙方旗下控股的公募基金華安基金和海富通基金誰去誰留,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雖然華安基金管理規模遠高於海富通基金,但是海富通基金勝在牌照優勢,比如擁有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人牌照。據多方信息瞭解,社保基金牌照稀缺,且牌照主體名稱不得變更,因此,外界紛紛猜測華安基金會被海富通基金吸收合併。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不能因為牌照原因就決定海富通基金合併華安基金。
無論誰去誰留,近些年,華安基金無論是業績亦或是規模排名均出現下滑。2024年,華安基金營業收入為31.10億元,同比下滑9.56%;淨利潤為9.10億元,同比下滑2.66%;且截止2025年6月30日,華安基金的管理規模剛超7000億元,為7096億元,在公募基金中的排名也下滑至第15名。
作為「老十家」公募基金,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等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華安基金。2024年,這三家基金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1.09億元、80.31億元、75.23億元,華夏基金、南方基金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61%、11.59%;淨利潤分別為39億元、21.58億元、23.52億元,分別同比上漲15.33%、7.20%、16.92%。
目前,華安基金的淨利潤排名位列第13,低於興證全球的14.13億元,高於交銀施羅德的8.79億元,來自頭部公募基金的擠壓較為明顯。
02
—
兩名「老將」先后卸任
在規模排名下滑的同時,華安基金的兩名「老將」於近期先后離職。5月6日,李欣卸任在管的7只產品,華安基金安排了7位基金經理接手。在其卸任前,截至2025年3月31日,李欣管理規模超80億元。
李欣自2012年5月加入華安基金,歷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2015年7月9日正式擔任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的基金經理,正式開啟其基金經理生涯。卸任前,在管的7只基金產品分別為華安科技創新混合A/C、華安智聯混合(LOF)A/C、華安低碳生活混合A/C、華安科技動力混合A/C、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A/C、華安匯宏精選混合A/C、華安中小盤成長混合。
其中,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A的在管時間最長,為9年又304天。目前,該基金的規模僅為8.51億元,但是任職回報高達230.54%。
目前,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A被劉暢暢接管,在其管理的近3個月淨值漲幅為16.04%,略好於同類平均13.64%。
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C是李欣卸任前的基金產品中為數不多任職回報為負的,自2021年10月18日擔任華安智能裝備主題股票C的基金經理,任職回報為-9.56%,且規模僅為0.83億元。目前,該產品也是被劉暢暢接手,近3個月淨值漲幅為15.88%,也是略高於同類平均13.64%。另外一個在李欣任職期間回報為負的是華安科技創新混合C,任職時間為2年又20天,任職回報為-18.70%,產品規模僅為0.04億元。
劉暢暢也是華安基金老人,自2010年7月應屆畢業加入華安基金,歷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基金投資部基金經理助理,2020年1月8日開始擔任華安文體健康混合A的基金經理,任職回報181.27%,遠高於同類平均36.86%,同類排名19|2762;不過華安文體健康混合C的任職回報為-4.96%。另外,管理的華安品質甄選混合A/C、華安安華靈活配置混合A/C、華安產業精選混合A/C等的任職回報均優於同類平均。
華安科技創新混合A/C由馬丁接管,此前由李欣和馬丁共管。自其任職以來,華安科技創新混合A、華安科技創新混合C的任職回報分別為3.67%、-9.39%,均低於同類平均的4.20%、0.57%;且馬丁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僅為2.57億元。
華安低碳生活混合A/C目前的基金經理是熊哲穎,任職回報低於同類平均。2023年7月17日熊哲穎開始管理華安新能源主題混合,該基金產品的任職回報低於同類平均;另外熊哲穎管理的華安先進製造混合發起式A/C的任職回報也低於同類平均。可見,熊哲穎在管的3只基金產品的任職回報均低於同類平均。
隨着李欣卸任7只基金產品,接棒基金經理能否真正頂上去,尚待時間驗證。
在李欣卸任前,被譽為「固收一姐」的孫麗娜便於3月17日卸任在管的7只基金產品,卸任前管理規模高達2999.26億元。在卸任前管理的產品中華安日日鑫貨幣A的規模最高,為1466.41億元;其次為華安現金寶貨幣B,規模為829.41億元。兩隻產品均為貨基。
《東西財經》梳理發現,孫麗娜卸任前管理的7只產品,有6只被李邦長接管,另外1只由康釗管理(華安鑫福定開債A/C)。其中,李邦長管理華安現金寶貨幣A/B僅7天,就交由李可穎接手;且部分基金產品又增聘了基金經理與李邦長共管。
信息顯示,李邦長目前在管基金產品較多,其也是華安基金的「老將」。自2010年3月加入華安基金,先后從事基金運營、債券交易和債券研究等工作,2014年9月起擔任基金經理助理,2016年3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一職。現任基金資產總規模2134.55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44.90%。目前在管的基金產品包括華安鑫浦定開債A/C、華安現金富利貨幣A/B/C/E、華安鼎豐債券發起式A/C/E、華安現金潤利、華安匯財通貨幣、華安日日鑫貨幣A/B/H等6只基金,管理壓力較大。
李邦長在管基金產品中,華安日日鑫貨幣A的規模最大,為1577.22億元。在孫麗娜卸任前,由兩人共同一起管理。需要注意的是,該產品的規模雖然大,但是淨值漲幅卻相當一般。今年來,淨值漲幅為0.75%,同類平均為0.45%,同類排名688|891;近1年淨值漲幅為1.31%,同類平均0.81%,同類排名712|880;近3年淨值漲幅4.80%,同類平均4.49%,同類排名593|725,均處於靠后的位置。
在「老將」出走的同時,華安基金昔日明星基金經理饒曉鵬也跌落神壇。2020年7月,其發行的華安聚優精選,3天時間募集近300億元,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該基金的規模僅為37.30億元,且淨值漲幅的表現差於同類平均。其中,近3年淨值跌幅高達26.55%,同類平均為-6.46%,同類排名2581|3068。饒曉鵬任期回報為-33.52%。
除此以外,饒曉鵬管理的華安聚弘精選混合A、華安聚弘精選混合C、華安升級主題混合C的任期回報分別為-32.48%、-34.06%、-17.99%。
值得一提的是,華安基金多位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僅在1億元左右,包括馬韜、劉淑生、許瀚天等多位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