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磅大會在即!行情提前爆發

2025-08-06 19:20

 

要説近期熱門的科技板塊,必然要提到機器人。

重量級的展會一場接一場,前不久上海剛剛結束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2天后北京又將召開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

產業界也有不少突破性進展,8月5日,宇樹科技發佈新一代四足機器狗,成功引爆機器人賽道。

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今日飆漲4.34%,本周漲幅9.33%,位居ETF全市場漲幅前列。

 

 

從6月底至今,機器人板塊已經持續上漲了一個多月,勢頭卻沒有消退的跡象。

 

 

 

 

 

 

 

 

01

 

 

 

 

 

 

 

 

多重利好


 

 

 

在經歷上半年的調整之后,機器人板塊迎來密集催化。

催化因素中,必提的是相關展會,比如WAIC,以及即將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從資金面的動向、股價的上漲等多個指標相互印證,都明顯看到資本湧入機器人板塊。

而此次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預期亮點也非常重磅,包括特斯拉Optimus最新版本全球首秀、工信部將發佈《人形機器人標準體系》、以及HW公佈"機器人+鴻蒙"生態計劃,等等。

同時,商業化層面、資本層面、政策層面,都釋放出了更多的利好進展。

在商業化層面,近期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央企巨頭正在批量採購機器人。

據內部人士透露,中移動已啟動"數字員工"計劃,首批採購500台服務機器人;國家電網的變電站巡檢機器人訂單同比激增300%。比亞迪也宣佈引入1000台物流機器人。

在資本層面,7月宇樹科技正式啟動IPO輔導,計劃登陸科創板。

作為全球四足機器人出貨量第一的企業(市佔率超40%),宇樹此舉可能開啟人形機器人資本化的新時代。而今年以來,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持續火熱,上半年行業融資事件達39起,披露金額合計近42億元。

政策層面,也有很多新的動向,定下高增長目標、給出大量資金支持。

《具身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發佈(2025-2027),明確將人形機器人定位為"顛覆性產品",提出2027年實現量產突破,成本降至20萬元/台以內,建設10家以上中試基地,給予土地、税收優惠,政府採購傾斜,公共服務領域機器人替代率超30%。

上海發佈《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目標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集聚100家骨干企業,落地100個創新場景,推廣100件國際領先產品。

關鍵支持措施,企業最高可獲4000萬元/年算力券支持;企業銷售或租賃具身智能機器人,按合同額給予最高5%、不超過500萬元獎勵;

北京經開區發放機器人消費補貼,個人消費者購買機器人產品最高補貼1500元;企業消費者最高補貼25萬元,覆蓋醫療、工業、陪伴等7類機器人產品;深圳計劃2027年培育10家估值超百億的具身智能企業;杭州建設中試基地,宇樹科技CEO王興興出任首席科學家。

等等。

最后,也是必須要提及的,是機器人技術本身的進化速度。

在WAIC上,特斯拉Bot工廠實測視頻曝光,能夠完成電池分揀、設備檢修等複雜任務,量產時間表提前至2026Q1。

國產機器人也有新突破,8月5日,宇樹科技宣佈發佈新一代四足機器狗Unitree A2,整機僅有37千克,空載續航可達20公里,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最大攀爬高度1米,能輕松翻越障礙穩定前行。

此外,貿易談判進展良好,海外技術限制放寬,對於機器人而言也算宏觀上的利好因素。

多因素密集催化,加上機器人板塊過去數月調整相對充分,因此促成了最近一個多月的持續上漲。

 

 

 

 

 

 

 

 

02

 

 

 

 

 

 

 

 

全球都在搶灘機器人


 

 

 

近年來,隨着人形機器人硬件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對機器人的關注點也逐漸從「能不能造」「能不能動」到「能不能使用」,而機器人的應用落地需要大小腦及模型的進步。

在巨大的產業趨勢面前,全球的科技巨頭都在加緊爭奪產業的主導權。

海外方面,科技巨頭正在加碼AI投資,亞馬遜、Alphabet、微軟、Meta發佈財報,預計2025年累計支出達3640億美元,高於此前的3250億美元的預期,這將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AI大模型的進化。

對於人形機器人來説,隨着計算資源持續驅動着AI邊界延伸,AI將逐漸逼近和跨過AGI的臨界點,有望更快速和更智能的提升機器人理解能力,推動人形機器人大模型實現加速突破。

國內方面,有積極搭建具身智能開放平臺,加速機器人應用的。

近期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與福田實驗室聯合發佈具身智能開放平臺Tairos「鈦螺絲」,以模塊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開發工具和數據服務的具身智能軟件平臺,通過即插即用的方式連接機器人,提供感知世界、規劃任務及自主決策等能力。

更有加速應用場景落地的,特別像宇樹、智元、優必選等有直接終端產品出售的公司。

先不説產業競爭問題,現在全球科技巨頭合力推動,毫無疑問將加速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

這正是機器人賽道,今年徹底爆火的核心邏輯。

而相關主題ETF強勢吸金的現象,則證明了這個產業對於資本的吸引力。

其中,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近20交易日資金淨流入17.58億元,居同賽道第一;年內資金淨流入額32.93億元,規模較年初暴增1979%。

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備受資金青睞的原因可能在於其跟蹤的國證機器人指數,在覆蓋機器人產業鏈各核心環節的同時深度聚焦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含量在所有ETF跟蹤的指數中排名第一。

自2025年4月10日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修訂以來,其累計收益率達29.63%,同期中證機器人指數收益率為21.73%,滬深300收益率為11.57%。

拉長時間看,自去年924以來,國證機器人指數收益率超80.74%,大幅跑贏中證機器人指數和滬深300指數。

 

 

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是跟蹤國證機器人指數中規模最大的ETF,最新規模達36.80億元。

易方達國證機器人產業ETF聯接(A/C:020972/020973)為場外投資者一鍵佈局機器人賽道提供了便捷工具。

 

 

 

 

 

 

 

 

03

 

 

 

 

 

 

 

 

行情已捲土重來?


 

 

 

回顧今年以來的行情,儘管中間有高低起伏,不同板塊相繼崛起,又進入回調,輪動特徵明顯,但科技板塊,尤其是以AI、機器人、創新葯為代表,一直都是市場的熱點。

年初,以DS、宇樹機器人的驚艷亮相,打破了市場對於中國AI技術嚴重落后的擔憂,引發了一場浩大中國科技資產重估潮,機器人板塊佔據其中的C位,表現亮眼。

兩個月的時間內,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上漲37%。

 

 

其后,由於漲幅過大,以及宏觀事件(地緣衝突和關税戰),科技板塊步入回調,不過很快隨着關税戰暫停而反彈。

此后一個多月,板塊走勢經歷了一定的高低起伏。

到6月下旬,機器人板塊再度出現上升趨勢,而這一次,是在關税問題出現更多確定性的情況下,尤其是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進展較好。

宏觀環境的改善,促使市場情緒變得樂觀,也有動力以更為樂觀的態度去重新定價機器人板塊,並延續至今。

一般而言,作為高成長、高彈性的科技板塊,在宏觀環境、貨幣環境比較差的時候,通常會遭遇比整體市場更負面的定價,反之,則會容易得到高於整體市場的正面定價。

這或許正是6月底以來,機器人板塊的上漲更為持久,大有捲土重來之意的核心原因。

至於后續,潛在的利好還不少。

基本面方面,隨着算力、AI模型,以及本身機器人技術的飛速發展,商業化進展預計會較之前快;流動性方面,美聯儲9月降息的概率正在上升,屆時就有望帶動全球央行跟進。

另外,關税問題的不確定性已經大幅減少,宏觀環境也趨向好轉。

這些都將利好機器人這類成長板塊,也為目前的機器人行情提供更多可持續因素。

 

 

 

 

 

 

 

 

04

 

 

 

 

 

 

 

 

結語


 

 

 

機器人的價值無需再做證明,在投資方面,重點也不用再去證明其未來的空間有多大,因為這已經是市場的共識。

把握產業發展的節奏,以及資本市場對其實時定價的合理性,纔是重點。

有句話説得好,資本市場的價格,總是圍繞着價值上下波動。

4月初的時候,由於宏觀因素衝擊,機器人板塊曾經一度大跌,定價過度悲觀,但回過頭看,那不過是市場砸出的黃金坑。

所以,在順勢和逆向之間保持平衡,是非常有必要的。

順勢,説的是順應產業發展的趨勢,對價值有清晰且堅定的認知;

逆向,則更多是在市場定價極度悲觀時,不要隨波逐流,而要思考是不是存在超跌機會,相反,在市場狂熱定價時,保持清醒和理性,更不要隨波逐流。

在經歷了上半年超低點后,機器人板塊已經進入反彈趨勢中,目前正處於密集的利好消息催化期,值得好好把握。(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