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5:5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基本面力場
近日,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即將上會審覈,公司主營產品是協作機器人整機產品,作為國內「協作機器人三傑」之一,節卡產品銷量規模穩居行業第一梯隊。
引起力場君關注的是,作為今年6月才推出的科創板「1+6」政策,允許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疊加機器人產業爆火的大背景,節卡股份此次IPO上會很有標杆性意義。單是科創板「1+6」政策要求具備的「技術重大突破、持續研發投入大、商業前景廣闊」三大特質,在一定程度上就已暗示了節卡股份這個標杆的硬實力,具體到詳細信息披露,節卡股份都「硬」在哪?
硬性能背后的技術重大突破:關鍵指標領先
科創板「1+6」政策要求的第一個特質就是技術重大突破,節卡股份的核心產品是協作機器人,憑藉「柔性製造」和「人機共融」兩個核心特點,成為具身智能重要的演進方向,節卡股份提出的口號是:「人人皆可自由使用的機器人」。
具體到突破,有兩個層面很值得一提。一方面是關鍵性能指標的突破,節卡股份的協作機器人在自重負載比、重複定位精度、力控精度、碰撞安全監測響應時間、防護等級、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等關鍵參數,整體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並是協作機器人行業內首家取得MTBF80000小時認證的企業。
以力控精度指標為例,這是考覈機器人或自動化設備在執行任務時,對力的控制準確性和穩定性,反映協作機器人進行柔順操作的能力;其核心挑戰在於高速運動與精準出力的平衡,如在高速大出力場景下,執行器接觸工件瞬間易出現力的「過沖」,導致易碎或高精密工件損傷,直接影響良品率。根據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節卡股份產品的力控精度指標參數明顯優於競品,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另一個方面的突破則體現在高端應用場景方面,正是基於多項關鍵性能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節卡股份的協作機器人產品系列實現了在「中國天眼」 (FAST)運行維護、地外探測模擬系統、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葉片打磨、航天裝備部件裝配、半導體封測、經顱磁輔助治療等高端技術場景的應用突破。
而且節卡股份還走在持續技術突破的探索之路上,公司表示未來將加大在柔性協作機器人、末端執行裝置、機器視覺、控制單元、高精度運動控制、OTA等方面的研究和開發,突破多傳感器融合、環境感知、機器視覺等核心技術難點,進一步鞏固其產品的科技護城河。
硬技術背后的研發沉澱:軟硬件自研自產
科創板「1+6」政策要求的第二個特質就是持續研發投入大,招股書數據顯示在2022年至2024年,節卡股份研發投入金額逐年上升,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92%、20.92%和21.53%,最近三年累計投入超2億元。
憑藉多年自主研發創新的積累,節卡股份搭建了模塊化硬件平臺、算法+OTA雲端系統平臺和前沿技術研發3大平臺,成功掌握包括智能模塊化關節、高品質運動控制、新型示教與快速部署、人-機智能融合與安全協作、智能產線與集成5大核心技術體系,完整掌握機器人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和軟件系統關鍵技術。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取得授權發明專利53項,實用新型專利132項,軟件著作權67項。
因此,節卡股份纔有資格深度參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參與制定了《GB/T39590.1-202機器人可靠性》《GB/T 44589-2024機器人自適應能力技術要求》等國家標準,纔有資格主導制定了《T/CEEIA 602機器人智能化評價》《T/CEEIA 593—2022工業機器人耐久性測試方法》等團體標準,並多次入選標杆企業與應用場景推薦目錄及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項目。
硬科技背后的商業前景:複合增幅有望超30%
科創板「1+6」政策要求的第三個特質就是商業前景廣闊,其實對於機器人行業,這是一個無需過多解釋的問題,伴隨着協作機器人產品技術水平的日益成熟及下游細分應用場景的持續開拓,這個行業一直處在高速擴張的進程中。
根據IFR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還只有1.1萬台,截至2023年達到5.7萬台、複合增長率在32%左右,是工業機人領域中發展最為迅速的品類。
往后看更不得了,綜合MIR睿工業、GGII高工、MarketsandMarkets等第三方機構研究數據,未來中國以及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總體均將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趨勢,至2030年有望達到50萬台的市場規模;2029年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8億美元,接近500億人民幣。
節卡股份必然會是協作機器人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受益者,這主要是基於其穩固的市場地位。根據MIR睿工業統計數據,作為國內「協作機器人三傑」之一,2024年節卡股份在全球主流協作機器人品牌中銷量僅次於UR、排名第二,穩居於協作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得到了豐田、東山精密、中國中車、星宇股份、立訊精密、偉創力、施耐德及智元新創等國內外知名客户羣體的高度認可。
硬數據背后的投資價值:加速步入收穫期
「技術重大突破、持續研發投入大、商業前景廣闊」三大特質,最后還都需要業績數據的驗證。財務數據顯示,節卡股份2022年至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077.75萬元、34955.62萬元和40043.16萬元,呈快速增長趨勢。今年一季度末在手訂單金額超1.1億元,這正是公司業務拓展的后勁兒所在。
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毛利率達53.52%,相比上年度的45.28%明顯提升,疊加銷售收入放量,即便是在研發投入持續高增的背景下,2024年已實現盈利。更突出的體現則是經營性現金流,2022年至2024年經營性淨現金流入分別為-10463.92萬元、2112.39萬元和3178.21萬元,展現出持續向好的趨勢。
市場需求的高增,卻凸顯出節卡股份的產能存在瓶頸,2024年在產能同比增長60%的背景下,產能利用率仍然達到了99.10%,處於滿坑滿谷的狀態,成為限制公司需求更大突破的緊箍咒。但這也是節卡股份此次IPO計劃投建的募投項目的動因,未來5年將分步釋放年產4萬套機器人產能,將滿足更多國內客户的採購需求,進而推動節卡股份自身經營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最后落腳在資本市場層面,力場君覺得節卡股份的IPO,很值得期待。發那科是節卡股份的競品之一,2024年10月,上海電氣(601727.SH)宣佈收購發那科股權,直接引爆了上市公司走出一波漲幅約2倍的行情。當時針對這宗收購,上海電氣表示此舉是為積極響應「中國製造2025」戰略,推動中國製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的有力舉措。
現在,行業第一梯隊的領軍代表、國內「協作機器人三傑」之一的節卡股份,即將走上國內資本市場的舞臺,又將給A股市場和投資者帶來怎樣的期待,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