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點綠成金 織密生態防護網

2025-08-06 07:56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編者按:

內蒙古烏蘭察布地處生態安全核心地帶、防風固沙重要關口,是「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的「必爭之地」。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滿足京津風沙源治理、渾善達克沙地區域性系統治理和黃河「幾字彎」治理等重點工程金融服務需求,創新推出一系列綠色金融產品,以金融「活水」精準灌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王璐 本報記者 趙修彬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寫的是內蒙古草原一帶的秀麗風光。內蒙古烏蘭察布地處生態安全核心地帶、防風固沙重要關口,是「三北」工程三大標誌性戰役的「必爭之地」。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緊扣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工作部署,立足地區銀行保險機構實際,堅定推動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

以生態修復為先,多措並舉治理「生態傷疤」

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地處蒙冀晉三省交界,是京津冀生態防線的前哨站,其生態完整性直接關係華北平原生態安全底線。近幾年,興和縣域城建飛速發展,區域內的礦石被大量無序開採,形成大量歷史遺留無主廢棄礦坑,造成地區資源和土地浪費,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

農發行興和支行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不斷增強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力度,以專業化生態治理方式結合產業發展收益,創新「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固廢填埋」綠色發展模式,支持興和縣鄂爾棟鎮甲壩子村南一帶9處歷史遺留無主廢棄採坑、廢石堆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生態修復治理面積約41.9公頃。該支行行長郭永亮介紹:「我們三級行迅速成立項目專班,高頻次對接地方政府及相關企業,對項目立項、運作、融資和擔保方案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務和指導,攻克項目融資過程中的難點及堵點,採取‘邊投放,邊治理,邊還款’模式,授信1.43億元農村生態環境整治修復貸款,併成功投放首筆信貸資金2100萬元。」

烏蘭察布轄內銀行機構工作人員(左一、左二、右一)走訪企業,調研金融需求。沈建偉/攝

烏蘭察布轄內銀行機構工作人員(左一、左二、右一)走訪企業,調研金融需求。沈建偉/攝

烏蘭察布市環投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清華表示:「該項目解決興和縣工業園區企業無處處理工業固廢的后顧之憂,以固廢填埋收入彌補生態修復公益屬性突出但現金流不足的困境,大力促進當地生態環境的恢復發展。農發行秉持金融服務的專業性,從融資到融智全程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讓金融‘活水’直達綠色產業鏈關鍵節點。」

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滿足京津風沙源治理、渾善達克沙地區域性系統治理和黃河「幾字彎」治理等重點工程金融服務需求,創新推出「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綠水青山衞士貸」「農資節水貸」等專屬綠色信貸產品,以金融「活水」精準灌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目前,共投放生態和環境保護修復類貸款余額6.09億元,草原保險試點覆蓋兩個旗縣、203.19萬畝草原,保險責任涵蓋草原旱災、火災、病蟲鼠患、沙塵暴災四類草原典型災害,為試點地區農牧民提供風險保障4063.8萬元。

以防沙治沙為本,奮力奪取「三北」攻堅戰新勝利

祖國正北方,藍天白雲下,一臺臺大風車擎天而立、迎風轉動,一排排光伏板鱗次櫛比、熠熠生輝,風光資源成了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香餑餑」。曾經這里黃沙漫天,一年300天都在颳風,「風大、風多」一度成為經濟落后的擋箭牌。作為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的主戰場之一,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在20多年的時間里從國家級貧困縣轉變為新能源發展重要陣地,讓金色沙海變為「綠電藍海」。

防沙治沙與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部署的「六個工程」之一,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的創新之舉,烏蘭察布市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化工程化德縣一期30萬千瓦光伏項目由大唐新能源公司進行建設,計劃通過封沙育草、補植灌草和人工種草,實現沙化土地綜合治理4.4萬畝。

大唐集團化德項目部經理許磊感慨道:「一期項目建設期按6個月考慮,面臨設備採購資金缺口大、草原生態修復成本高、項目進度時限緊張三重難題,建設銀行烏蘭察布市分行積極對接融資需求,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全流程貸款審批與投放,及時滿足我們的用款需求。」大唐集團公司部業務員高建宇表示:「建設銀行打破傳統抵押依賴,更多考慮項目價值,激活‘風光資源—碳匯資產—生態價值’轉化鏈條,構建審批綠色通道,實現央企獲得低成本資金,地方政府實現生態治理與產業升級雙重目標。」

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結合「五大任務」戰略部署及「綠色金融」大文章,因地制宜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靈活採取座談交流、現場走訪、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等方式,充分調研清潔能源領域金融服務工作舉措、實際困難及對策建議。目前,全市銀行機構支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貸款余額149.88億元,助推烏蘭察布市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678.8萬千瓦,佔全市電力裝機的61%,建成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清潔能源裝機規模超過火電,實現歷史性突破。

以綠色轉型為基,促進產業向「新」發展提「質」

曾經,鐵合金產業因「雙高」被打上灰色的烙印,2021年全市開展「三個一批」和「五化改造」行動,短短3年時間,成為產值超千億元的地區支柱產業,2024年產量達1132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31%,產業規模3年蟬聯全國第一。烏蘭察布正在全力打造全國裝備水平領先的綠色鐵合金生產基地。

走進興和三美綠色發展科技有限公司,乾淨整潔的廠房、全密閉的礦熱爐,以前「點天燈」的現象不復存在,偌大的生產車間只能看見幾個零星的工人,中控室內,工作人員正通過遠程監控系統,精準地調控着直流爐的每一個環節。該公司總經理王琪坦言:「我們一期項目6台礦熱爐已有兩臺順利投產,計劃年底全部建成投產,100%利用綠電供給,使用直流礦熱爐冶煉技術,可使單位電耗下降10%-15%,焦炭消耗減少10%左右,余熱、余氣循環利用,實現‘變廢為寶’。項目短時間內建成投產多虧蒙商銀行資金支持,為傳統冶煉工藝的優化和升級提供動力引擎,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雪中送炭’!」

「興和三美綠色發展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多回路直流冶煉技術,是一種全新的工藝技術。貸前調查過程中專門組成工作專班赴烏海總公司進行考察,對該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綜合研判風險,及時提交分行審批,成功授信1.5億元,目前已放款7000萬元。」蒙商銀行興和支行行長康川表示。

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積極搭建銀企交流平臺,聯動市人民政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組織轄內銀行機構和40多家鐵合金企業召開政銀企對接會,共商解決鐵合金企業融資難點、堵點,針對交流冶煉技術能耗高、負荷調節能力差等問題,推動轄內兩家城商行主動對接鐵合金產業科技創新資金需求,支持鐵合金直流礦熱爐冶煉技術落地投產。目前,轄內大型銀行及城商行累計為18家鐵合金企業貼現16.73億元,投放貸款余額14.63億元,貸款平均利率4.11%。

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烏蘭察布金融監管分局將繼續拓展深化‘四新’工作成果,紮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打好打贏三大標誌性戰役為重點,立足監管職責使命,推動金融服務北疆生態安全建設,持續創造‘綠進沙退’的治沙奇蹟,讓青山綠草長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