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5:35
《科創板日報》8月6日訊(編輯 宋子喬) 今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上海市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實現具身模型、具身語料等方面核心算法與技術突破不少於20項;建設不少於4個具身智能高質量孵化器,實現百家行業骨干企業集聚、百大創新應用場景落地與百件國際領先產品推廣;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該方案自7月28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7月27日。
上述方案對補貼方向、產業鏈協同、投資招引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劃。
補貼技術、平臺、應用場景創新 5000萬元封頂
方案提出,重點支持感知決策、運動控制、具身語料、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攻關,按照覈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30%且不超過5000萬元支持,其中對購買語料服務產品的企業給予最高500萬元/年的語料券支持;建設算力、實訓場、中試、投資、租賃五大平臺,對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項目,按照覈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50%且不超過2000萬元支持,其中對達到一定算力租用規模的具身智能企業給予最高4000萬元/年的算力券支持;以物流裝配、工業製造、商業零售、醫療康養、家政服務等領域為牽引,探索具身智能應用新業態,對產業創新融合示範應用項目,按照覈定項目總投資,給予最高20%且不超過1000萬元支持。
另外,方案還提出對銷售或租賃具身智能機器人的企業,根據合同額按規定給予最高5%且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
零部件、終端兩手抓 以浦東張江為核心承載區
其中提到,發揮羣鏈集聚效應,加快開發具身智能終端產品,推動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要發揮上海自主智算芯片、本體機器人與大模型企業集聚優勢,加快具身智能專用芯片、核心主板等核心零部件研製;推動關節模組、智能傳感器、視覺相機等高價值零部件企業研發生產基地在滬落地;支持以公版機為代表的終端研發,推動量產進程;鼓勵開發操作型、智慧型具身智能終端產品,打造「熱銷單品」。
另外,要建立市區協同培育機制,以浦東張江為核心承載區,加速具身智能全產業鏈佈局,協同具身智能相關重點區域,形成功能互補、差異化發展的特色產業集羣。
強化投資招引 探索算力和語料作價入股等模式
方案提到,強化市級人工智能先導產業母基金戰略牽引作用,推動優質企業設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CVC)、產業生態基金,健全「早期培育+早期投資」機制,精準支持具身智能領域相關企業。探索算力和語料作價入股等模式,支持發展面向具身智能的新型金融工具,提升中小企業融資可及性。
另外,要深化與央企國企戰略合作,推動一批區域總部、功能總部落户,支持行業優質企業、科技和互聯網大型企業等在滬設立具身智能實體公司。
機器人行業各種催化不斷,國內明星企業在軟硬件方面你追我趕,7月26日,剛落幕不久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智元機器人發佈「靈渠OS」開源計劃,劍指打造具身智能「Windows系統」;宇樹科技發佈新品人形機器人R1,搭載26個關節,售價3.99萬元起,標誌着消費級機器人產品多樣化發展……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將於8月8日-12日在北京舉辦,埃斯頓、宇樹科技、銀河通用等200余家機器人企業的1500余件展品將同台展示,其中首發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將帶來最新展品及行業解決方案,人形機器人整機企業參展數量創同類展會之最。
國泰海通認為,通用場景下的精細操作能力是人形機器人相較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的核心優勢,預計將成為其商業化落地重點。
國元證券表示,步入2025年,多家整機廠商的量產計劃密集落地,行業正從技術驗證階段邁入規模化生產,具身智能量產元年特徵突出,有望帶動產業駛入快速發展通道,為后續市場開拓與技術迭代夯實基礎。
從產能規劃看,特斯拉2025年預計產能超5000台,2026年目標年產5萬台;優必選2025年產能達1000台,2027年有望實現萬台交付;智元機器人年初已有千臺下線,二期工廠將支撐萬台級產能;figure首年計劃生產1.2萬台,未來四年規劃量產10萬台;AgilityRobotics2025年產能擴展至1萬台;宇樹科技工廠二期投產后,四足機器人產能將從1.5萬提升至5萬。
應用場景方面,當前具身智能技術仍在迭代完善,工業場景因技術成熟度與市場需求的適配性較高,成為廠商優先攻堅的「試驗田」。因此,特斯拉、優必選、figure、AgilityRobotics、宇樹科技等主流廠商中短期都將重心放在工業場景的突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