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烘焙的倒閉故事,還在繼續

2025-08-06 11:05

來源:創業邦

一大批烘焙走上了倒閉路

烘焙的倒閉故事還在續寫。

自2023年新中式烘焙雙子星——墨茉點心局、虎頭局·渣打餅行雙雙陷入困局后,一大批網紅烘焙接連走上了「倒閉路」,整個烘焙賽道在這兩年多的時間里,與「撤店」「收縮」「破產」「跑路」「負債」深度綁定。

就2024年與2025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烘焙的「倒閉情況」並未出現變好趨勢。甚至,倒閉的更多了、更快了。

2025年7月,老牌網紅烘焙品牌面包新語被爆出大面積集體閉店。根據美團顯示,此前在成都的11家麪包新語門店,目前均為歇業關閉狀態。

同樣在7月,被譽為「法國國寶級」烘焙品牌的Gontran Cherrier,其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門店發佈了閉店公告,最后營業日為7月10日。不少網友表示可惜,直言GC倒閉的原因是「他家不宣傳、不花里胡哨、不打卡也沒活動,就是簡單好吃。但現在是花里胡哨的麪包店纔有生意。」

6月,網紅烘焙品牌「歡牛蛋糕屋」突然發佈公告宣佈倒閉,表示因「成本激增、市場競爭如潮及管理失誤」停止品牌運營。這家曾因為「豆乳盒子」紅極一時的品牌,現在到了被加盟商維權、被消費者找上門要退款的地步。

還有更多網紅烘焙店悄無聲息的倒閉。去年開始走紅的2元麪包席捲全國,但今年再看不少已經停止了營業。比如廣州出現的不少2元菠蘿包門店,多家停止營業;廣東消費者表示身邊陸續開出5、6家2元麪包店,不到3個月就倒閉。

一位餐飲行業分析師表示,「今年的烘焙倒閉還會持續。因為還有大量烘焙店,都已經進入到了‘死緩’的狀態。」

再看2024年,幾乎一整年的每個月都有不同烘焙品牌的閉店消息傳來。

2024年初,虎頭局申請破產;3月,網紅蛋糕品牌熊貓不走資金鍊斷裂,全國門店基本全關;7月,ABC Cooking Studio關閉12家門店,退出中國內地市場;8月,韓國CJ集團旗下知名烘焙品牌多樂之日退出鄭州市場;10月,聖安娜餅屋接連關閉10家廣州門店、廣州連鎖烘焙品牌勿理堂資金鍊斷裂破產清算;11月,在天津有12年經營歷史的慢城蛋糕天津門店全關;12月,「烘焙第一股」克莉絲汀正式退市。

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賽道新增門店10.3萬家,關店9.5萬家,淨增長不足8000家,2024 年全年烘焙品牌開店率和閉店率分別為 37.1%、34.2%。

最近一個月,烘焙淨開店出現負值,淨開店數量為-1986家,淨增長率為-0.7%。

烘焙品類「新舊大洗牌」

精品崛起、大佬入局

不過,儘管烘焙賽道倒下一批又一批品牌,但「烘焙」的熱度依然居高位。這個「甜蜜的賽道」,仍舊出現着新聲量。

一批區域型走「精品」路線的網紅烘焙品牌開始猛擴張,憑藉「產品創新」「品質原料」「視覺美學」等標籤,成為年輕人的烘焙新寵,也成為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等新中式烘焙的接棒選手。

從武漢走向全國的烘焙品牌UH祐禾,人均60元,一個吐司35元、一個麪包28元,但在進入上海、深圳、北京后幾乎店店「爆火」;濟南起家的烘焙品牌「石頭先生的烤爐」,目前全國門店已有超過50家。2024年末,石頭先生的烤爐進入北京市場,在北京大熱商場合生匯開出品牌首店,開業前一周創造了排隊神話。

超級工廠店崛起,用2元、9.9元任選成為下沉市場的王者。

從去年開始,烘焙賽道中多了一批「工廠」新力量。十豆川、大豫人家等超級烘焙工廠在縣域市場以 「大而全 + 高性價比」 模式擴張,2025 年縣域門店數量預計較 2020 年翻倍。而藴含着巨大消費潛力的下沉市場,也將成為烘焙行業新的增長點。

餐飲大佬跨品類強勢入局,茶顏悦色、海底撈等品牌加速「收割」烘焙消費者。

7月中旬,長沙知名茶飲品牌茶顏悦色,在長沙本地悄悄開出了一家烘焙店,定位新中式烘焙領域,品牌名為「茶顏餅坊」,產品定價集中在3-6元,其中5元區間的產品佔了絕大多數。

門店剛開,線下就排起了長隊,不少消費者表示需要提前1小時排隊才能搶到,上午10點營業,下午兩點不到就售罄了;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開始針對茶顏餅坊的產品進行測評。

去年底啟動「紅石榴計劃」后,海底撈持續開展多元佈局,陸續加碼砂鍋菜、炸雞、燒烤等賽道。今年3月,海底撈官宣加碼烘焙賽道,5月1日,海底撈旗下烘焙品牌「拾㧚耍」全國首店落地杭州西湖銀泰。

海底撈的首家烘焙店定位「平價高質」,直接將烘焙賽道以往的預期價格打了骨折,基礎款的日式海鹽卷,原味低至6塊8一個;基礎款的法棍,也只要10多塊就能拿下;以及小麪包系列,均價五六塊錢一個。

精品與低價並行

中間被加速洗牌

烘焙屆時常流傳着一句話,「烘焙行業5年洗一次牌」。這句話出自知名烘焙連鎖品牌鮑師傅的創始人鮑才勝。

在餐飲行業的版圖中,烘焙賽道一直佔據着獨特而重要的位置,但進入 2025 年,烘焙行業的肉眼可見的洗牌速度越來越快,閉店猛增的數據也劇烈沖刷着消費泡沫。

根據當下的數據來看,目前烘焙賽道門店的存活率中位數已經降至了8.2個月。半數以下的品牌活不過8個月。

烘焙賽道開始呈現出兩級分化趨勢:市場以 「高端化」 與 「平價化」 並行,而夾在兩頭中間的烘焙門店,被急速洗牌出清。

另有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一線城市客單價超 30 元的手工烘焙增速達 20%,而縣城市場 10 元以下高性價比產品滲透率達 65%。越來越多的區域精品烘焙品牌,從去年開始轉而進攻一線城市,而2元烘焙、烘焙工廠店等正式加速佔據下沉市場。

不過,隨着海底撈、茶顏悦色等頭部品牌的入局,推出5元左右的平價麪包,將高價烘焙的泡沫戳破,也進一步將行業從「高端化」整體拉回「質價比」的競爭維度。一線城市的烘焙平均客單也開始出現下滑跡象。

與此同時,烘焙品類中「差異化」競爭與「效率化」競爭也在不斷出現分化。

走「精品」路線的烘焙品牌大多強調手作、現制、健康低糖等關鍵差異化產品路線,不斷通過「獨家定製」的標籤來強調品牌的特性,不盲目跟風類似「玉米撻麪包」這樣的網紅產品。

而走「質價比」路線的烘焙品牌,則將重點放在供應鏈效率上,比如海底撈這樣的餐飲大佬跨界入局,以自身供應鏈優勢,將成本管控進一步壓縮,以更低的價格實現有相當品質的標準化產品。

公共政策研究機構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烘焙行業,質價比、健康化、定製化將是未來趨勢。海底撈等品牌的低價策略可能重塑行業價格體系,但同時也需警惕同質化競爭導致的利潤下滑。品牌需要在追求價格優勢的同時,注重產品創新和品質提升。

戰略定位專家詹軍豪也同樣指出,以品牌力和供應鏈效率為支撐點的「質價比」,未來或成主流趨勢。

小結

2025年,烘焙行業加速洗牌的本質是供應鏈效率、消費洞察與品牌韌性的綜合較量。

隨着海底撈等頭部餐飲的加碼入局,大部分頭部烘焙品牌正通過資本併購、工業化生產和數字化升級等策略持續鞏固優勢,試圖進一步實現烘焙真正的「質價比」;中小品牌則開始更多聚焦細分市場,比如走健康烘焙路線、針對區域做特色產品等差異化生存路線。

而未來,烘焙行業或許也將呈現 「健康化、場景化、數字化」 三大主線,能夠精準把握消費趨勢、構建護城河的品牌將主導市場,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加速出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